首页
科创板
读懂科创板 从业绩波动包容性开始
发布时间:2019-10-31 10:36 来源:证券日报

张歆

科创板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体亮相,市场给予的流量可想而知。在镁光灯下,部分科创板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引起了关注。笔者认为,业绩波动不等于变脸,读懂科创板公司,不妨就从包容性开始。

首先,科创板公司业绩波动性高于传统板块,应包容合理、符合逻辑的业绩波动。

一方面,众所周知,科创板市场对于科创企业包容性的体现之一,就是上市标准的设定。科创板共有五套上市标准,其中最为创新之处就在于弱化了盈利指标,为急需资金的创新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该项制度设计是因为考虑到了科创企业商业模式较新、经营风险较高、业绩波动可能较大,对于科创企业共性存在的业绩不稳定性已经进行了预告。

另一方面,对于业绩波动不能一概而论。从科创板公司三季报来看,天准科技的业绩波动性最大。但是,解读其业绩波动性有三个要点不可忽视:其一,公告中对于业绩下滑的解释,是否跟上市前交易所审核问询中,相关公司的信息披露具有同一逻辑性和延续性。其二,横向比较分析可比公司业绩变动态势,是否具有一致性;其三,中介机构的核查意见是否具有完整性。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天准科技的业绩季节性、客户集中度高、毛利率波动、受外部环境影响等在问询环节均有比较充分的披露。

第二,包容业绩波动,不等于忽视投资风险,应真正读懂科创板公司的较高风险属性,并做好充分的投资能力、心理承受、资产配置准备。

在任何一个市场,科创类公司都是市场中相对的高风险群体,这也是科创板设立较高的投资者门槛并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的原因。其一,自然是因为科创板公司业绩的波动性。虽然笔者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业绩波动,但却并不否认业绩波动背后的投资风险。因此,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创板和注册制市场,投资者更需要对投资标的公开披露加以研读和分析,甚至是形成较为前瞻性的预期。其二,科创板市场的交易制度不同于主板市场,其涨跌幅限制等制度设计符合板块特性,也意味着更高的交易风险,需要投资者提升投资能力、做好风险管理。

第三,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科创板公司主流,值得更多的流量关注,不宜将个体公司在试验田阶段的变化等同于科创板整体发展态势。

笔者注意到,包括科创板在内的资本市场,还有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即沉默的大多数。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中有逾八成公司盈利,其中的绝大多数十分优质,业绩稳健、治理清晰、回报股东积极,但是就因为一切看似顺理成章,这些公司获得的关注流量很少,可以说其流量远远不足业绩出现下滑的少数派,从而沦为了沉默的多数派;而少数派则凭借流量加持,俨然成为市场走向的代言者。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对于投资者理性投资是十分不利的,也并没有代表科创板、科创企业的真实现状。

笔者注意到,4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仅4家同比下滑。净利润方面,近八成公司实现同比增长,涨幅超过100%的有8家,最高的三家公司均超过300%,分别是732%、399%和325%,涨幅低于100%的有20家,2家公司扭亏为盈,另有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风物长宜放眼量!年轻但肩负重任的科创板仅仅开市运行百余日,可能拥有很多光鲜的第一次,也可能会遇到许多的新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困惑、困难,都可能成为成长的契机、契悟。如同科创板包容科创企业的试水,笔者希望,市场能对科创板和科创板公司多一些包容,用理性、全面、客观的态度拥抱科创板、读懂科创板!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