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全国两会召开,甘肃地方商务部门目光聚焦在这一激动的时刻,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奋发前行,为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
2018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举行了系列宣传活动,在兰州市金轮广场销毁销售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商品共10大类,价值约28.27万。
净化市场消费环境
与2016年度相比,交通工具、服装鞋帽、家居用品仍是商品类投诉的老大难,数量最多。甘肃省工商局消保处副处长张福介绍,比如购车后商家延迟交付合格证;强制消费者在店内购买某企业保险等问题依旧是投诉的热点。电商网购投诉也是居高不下,投诉仍是重灾区,而且,质量抽检令人担忧,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2017年,甘肃省工商局首次组织开展网络交易商品抽检,对京东、天猫等平台交易的商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共抽检1642组商品,服装鞋帽类合格率在68%~97%之间;建筑装修材料合格率最低25%,而最高达到99%;通讯产品类移动电话机100组,合格率24%。办公用品类打印机52组,合格率94%;日用品类箱包80组,合格率65%。网络交易的床上用品6组,合格率100%。
搭建12315绿色通道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服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服务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消费投诉也随之增长。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副主任王海军同志介绍,2017年,商品类消费投诉13803件,服务类投诉15394件,服务类投诉数量首次超过商品类消费投诉量。
全年12315平台登记总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省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在电话、来人、来函等传统投诉渠道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短信、QQ、微信等方式接收登记消费者问题反映,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2017年共接收登记消费者情况反映209746件,同比增加28.02%。其中咨询172032件、投诉29197件、举报4995件、建议3434件、表扬8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4456.63万元。
打击消费侵权违法行为
据介绍,2017年全省工商系统共抽检1642组商品,其中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共抽检16个品种1330组商品,包括网络交易商品4个品种63组,并已通过政务网分批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示,对抽检不合格商品组织市场清查,对销售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依法严厉处罚,通过商品质量抽检,有力保障了消费安全,有效净化了市场消费环境。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媒体见面会上省工商局通报消费维权的典型案例,将定西市恒信华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销售欺诈案、庆阳市宏翔健身俱乐部预付式消费侵权案、甘肃青黛中草药美容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虚假宣传案、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太华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案、甘南州临潭县农村信用联社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权案、酒泉市春光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房屋销售侵权案、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朵玉红销售假冒加多宝商标侵权案、庆阳市合水县大河摩托三轮车专卖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定西市陇西永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强制续保押金案、嘉峪关市亚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三无赠品侵权案列入甘肃十大典型案例,展示了消费维权的力度,表明了加快完善营商环境的决心。
开展放心消费在陇原营商环境建设
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以新消费、日常消费、农村消费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抽检结果公示制度,建立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后处理督办和情况通报制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倒逼供给质量提升,营造安全放心消费市场环境。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突出重点领域消费维权。以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为重点区域,强化农村消费市场监管;突出婴幼儿和老年消费群体,加大服务维权工作力度,维护良好消费市场秩序。将在全省300家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进行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引导和督促经营者强化诚信自律意识,主动承担消费维权社会责任,自觉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绿色消费,努力营造共治共享社会氛围,推动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添发展新动能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