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网贷财经! 电话 400893721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在线客服

网贷财经- 权威财经门户,价值、与您分享!

热门关键词:网贷财经 财经 科技 投资 创新 基金 互联网金融
首页 财经资讯 国内经济 国际经济 宏观经济 产经新闻
财经资讯
基层外汇局实施主体监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0 09:37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趋多,外汇管理任务艰巨。随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权限下放、业务便利化的同时,新矛盾、新问题凸显,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各层级外汇管理部门在主体监管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部门岗位设置滞后,主体监管奏效难。目前,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及岗位设置仍遵循业务类别,如按资本项目、经常项目等划分,所谓主体监管仍然围绕本部门、本岗位的业务条线进行,条块分割,难以跨部门和岗位实施穿透管理,不能从市场主体的全流程生产经营、投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探究。加上基层外汇检查人员不足,造成可疑线索不能迅速查验、违规问题无法及时查处,主体监管效果差强人意。

  人员转型慢,主体监管落实难。受行为监管的惯性思维影响,基层外汇管理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较多停留在对相关业务单证的表面审核上,并且只熟悉做过岗位的业务,只能进行简单的备案、查询等操作,系统功能利用不充分,缺乏关联分析、逻辑推理、比较研究等思维,综合判断能力不强,未能达到主体监管的要求,在管理和服务上容易被银行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牵着鼻子走。

  系统和数据支持较弱,主体监管到位难。目前外汇业务系统虽已整合到统一应用服务平台上,通过跨系统授权,不同岗位及人员可对所有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查询操作,但各业务系统之间关联度不高,同笔业务导出数据甚至差异较大,缺少科学的非现场核查指标和衡量标准,更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数据信息,无法对市场主体和其他生产经营等行为进行全面监测分析,主体监管到位难度较大。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建议:

  重置岗位,编配人员,转变工作理念。基层外汇管理部门按照监管的市场主体类别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如按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因私个人、综合管理等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编配,从而实现对市场主体的多维立体监管。通过实行前台与后台、非现场与现场定期交叉轮岗制度,倒逼员工学习新知识、新业务,熟悉各个业务系统操作,同时增加外汇管理人员编制,强化检查力量,尽快适应主体监管的要求。

  加强联动,提升外汇主体监管水平。全面掌握市场主体信息,助推主体监管的实施。加强内部联动。建立内部业务协调机制,形成非现场和现场联动、前台和后台协调、监管和服务同步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将跨部门联合监管落到实处,不留盲点。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合作。构建与商务、税务、海关、公安等部门监管合作与协调机制,加强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通过了解市场主体在其他监管领域有关信誉情况、违法违规等重要信息,综合分析甄别可疑违规操作行为,增强主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为实施主体监管提供平台及技术支持。整合系统信息资源,在现有《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基础上,以市场主体为主线,建立一个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统一数据采集口径,避免数据错配、导出导入错误等,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实现对市场主体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和全口径监测、关联分析、交叉核对。同时建立动态预警监测指标,在宏观上满足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全面性、动态性需求。在微观上具有可操作性,形成统计、监测、预警等为一体的指标体系。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财经wdcj.cn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新闻】

下一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崔瑜:建议支持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网贷财经-财经观察
网贷财经-大咖专栏
网贷财经-互联网金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