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由网贷之家主办的“上市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公司资本对接恳谈会”在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本次对接会邀请到天津海运、东湖高新、深圳赛格、力源信息、从玉农业、大连控股、北亚资源、洲明科技、生命人寿九家上市公司参加。广州E贷、投之家、粤商贷、恒信易贷、人人聚财、合拍在线、汇通金融、融资易、E速贷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携手参会,就互联网金融的资本市场发展展开广泛讨论和资源对接。
会上,普华永道香港资本市场部的高级经理陈达亮发表了主题演讲。他从创业资本和情怀角度,为现在的嘉宾分析了
P2P平台如何与资本市场对接。
资本运作可助力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
事实上资本运作和理想、情怀是不矛盾的。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资本运作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捷径之一。只要拿到上市公司投资,拿到上市公司的信用背书,就可以产生跨行业的合作。获得上市公司带来的B、C端的供应链上的很多的资源,可以提升公司管理,可以增加企业实力,尤其是原来创业者的财富积累、文化创意等等。这些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P2P平台上市路漫漫
在A股市场,P2P想要上市,必须要有监管机构核定企业为合法合规运营,必须凭借这个文件才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报材料。但直到目前,P2P平台的监管部门还未能明确。所以,P2P平台要在A股上市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
在A股上市受阻后,不少P2P企业把上市希望寄托在了港股市场。但是在香港上市对企业的资金账目要求非常高,必须做到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每一笔资金的去向都可以查明。此外,在税收方面,企业自己的交多少税,投资人投资受益的个人所得税,这些都是一笔糊涂账。
有人认为买壳上市会是一条捷径,其实不然。目前港股的壳资源售价大概是5到8亿港币之间,价格昂贵。此外,必须要找到业务相近的公司,才能够避免反向收购。
资本市场的路线图,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过程中所有的股东的想法,需要考虑不同的利益方的想法,需要考虑个人的情怀。我给我所有的客户的意见,是当你走资本市场运作道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可能今天会决定去A股上市,明天决定去香港上市,后天又去美国了,可能在上市不成功的时候,临时调整方案。
以下是陈达亮先生的演讲全文:
其实我在很多场合讲过互联网金融的东西,今天是第一次写了一本东西来讲的,就是因为今天上午知道要出这个东西,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这些人就不能乱讲话了,需要有一些的范围来限制。
来之前我把今天的演讲主题稍微改了一下,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创业资本和情怀”。
所以今天讲资本市场只是我的主题当中的一部分。
4年前有一位上海的互联网金融的创业人士,他当时穿着拖鞋到我的办公室去找我,当时谈的是P2P的商业模式到底应该怎么设计,这个市场会不会有,会不会直接被市场给干掉?两个星期之前,这位老板又到香港中环的办公室来找我,带着30几万的手表,穿着十几万的阿玛尼西装,非常有信心的对我说:怎么样?现在又有A股的上市公司找我,又有香港的上市公司找我,我到底是应该把自己卖给A股的上市公司,还是应该自己到香港借壳上市,还是做自己的IPO的上市?
这个速度很快,只有4年,4年当中我自己的公司只涨了20%,他已经从100万的注册资本发展到25亿规模左右的P2P平台。
或者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因为这一群人代表了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家,他们已经从追求做小微金融的梦想转到要把这个业务做好的金融市场,变成资本大佬的情怀和梦想。
我接触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有一些人找我谈,互联网金融怎么和音乐,电影,影视制作相结合;怎么和游戏,怎么和物联网,人脸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新能源技术相结合;甚至有人谈互联网金融和易经,阴阳八卦也是可以很好的融合的,而且是存在商业模式的。但是这样的人最近越来越少。
事实上资本运作和理想、情怀本身和资本运作是不矛盾的,资本运作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到互联网金融企业走捷径。大家可以很容易的拿到上市公司的钱,拿到上市公司的信用背书,可以产生跨行业的共鸣。可以拿到上市公司带来的B、C端的供应链上的很多资源,可以提升公司自己的管理,可以增加企业,尤其是原来创业者的财富积累、文化创意等等。他们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资本市场又是一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的地方。
我看到的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已经有很多人在资本市场吃过苦头,花了很多钱,也没能解决问题。
我今天就想先在资本市场这一块展开一点点,给大家一些直观的印象。
举个例子,P2P平台这样的盈利能力都非常好,所以早在一天半之前,甚至两年之前已经有P2P说我要自己开始上市,可是上市不是那么简单的,上市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监管意见的红头文件,要有监管机构说你是合法合规经营的,你要有这样一个文件才能向中国证监会申报你的材料。问题是今天之前,甚至到了今天,我们直接的监管者到底是谁还是不知道。似乎银监会好像是我们的监管机构,似乎地方的金融办对我们也有监管的权利,似乎人民银行也在管我们,因为我们的资金是它在负责。
但是这个红头文件你永远拿不到,于是你要在A股上市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证监会说你要上市可以,你要拿红头文件,但是你拿不到。很多P2P公司已经放弃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碰到一个好的专业机构的话,他们会告诉你,其实没关系的,你没有这个红头文件还是有可能上市的,比如说去香港,在香港上市这个红头文件本身不是必须的,因为香港的保荐人、律师做净值调查的时候,不需要你拿红头文件。他说你可以带着券商去监管机构做访谈,如果可以访谈到一位司处级以上的干部,你还是可以上市的。但是要证明你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这个话很多当官的人都愿意讲,因为他没有注意到你有任何违法违规或者是跑路的现象,这个话是可以讲的。所以如果能够拿到这样一个东西,他不用盖红章给你,只要他愿意这么表述,你想去香港上市还是可以的。
但是去香港上市真的这么容易吗?并不是,去香港上市你的帐需要非常的干净,通常我们都知道去香港上市,必须要求公司的帐很干净,公司的内控要良好。很多P2P可能要打退堂鼓了,说这个东西对P2P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受的事情。我们P2P行业做到今天,自己都有一些个人现金帐户的问题,我们这么多年来放了这么多贷款,收了这么多所谓的服务费,有多少开过发票?基本上都没有开过发票。我们可能会有,员工的成本问题,给他们交的社保是能少交就少交,可能还有很多帐务上不规范的事情。这个时候,好的专业机构还会告诉你,其实你也不要担心,这是中国的特色,基本上所有想上市的公司上市前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只要愿意把社保补了,只要愿意按照会计师的要求把帐目搞干净,如果有个人帐户,只要个人帐户里面的每一笔资金进进出出可以查干净,还是可以上市的。P2P的老板又乐了,没问题,我请律师,会计师进来,你帮我做上市。
即便这样上市还是有很多实际的障碍。比如说税收,我们这个行业从来没有人说过税收要怎么交。这么多年来,我们赚很多钱,我们交了多少税?应该是很少。还有一些投资人通过我们的平台去投资,他有没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完全都不知道。如果税收是一盘糊涂帐,上市又会搁浅了,又有很大的问题解决不了。
如果有一个专业的机构跟你说,自己上市怎么着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你就借壳上市吧,在香港如果有钱可以买一个壳。最近的壳大概是5到8亿港币之间,如果你有钱就去买壳吧,然后就有一些P2P的老板非常振奋,我也不容易,我已经赚了一点钱了,为了做一回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为了那天可以敲一个钟,寻找这种自我实现的感觉,我也要去上个市。没问题,我花钱,我买个壳。
这个股票如果涨得好,其实我很快就可以把我买壳的钱赚回来。
但是事情真的有这么容易吗?其实不是,中介机构会来泼冷水的,他说这个壳不是你想花钱就搞得定的,香港是一个法律非常完善的地方,他告诉你,P2P的老板想买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如果我超过它30%的股权,或者是改变了上市公司原来的股票经营业务,技术上的这个东西是反向收购,他不是以兼并收购,不是以买你的股权为目的,是以反向收购,联交所不傻,它一看就看出来你是反向收购,如果是反向收购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如果是反向收购,你就要像正式的申请上市一样走一遍上市流程,于是又发现走不了。
所以我们这个行业要上市还是很困难的。
听到这里,基本上很多P2P老板已经怒了,说了这么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到底还能不能上市?这个时候我还会鼓励你,还是有办法的,我们这些干专业技术活的人,基本上两三个晚上不睡觉可以想一个方案,想好这个方案以后,把你初始的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设定在多少以下,找一个业务相近的公司的壳还是可以实现借壳上市的。
持股比例要在30%以下,很多P2P的老板就说没问题啊,我先做二股东,拿29%的股份,过两年上市规则有改变我再增持,我拿36%、37%,甚至是40%,基本上又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了,交易又完成了,就借壳上市完成了。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要提醒各位,如果你愿意这么想,你又错了!因为你们找专业的中介机构帮你们做上市,可能它只是这一波帮你拿了29%的股权,他就撤了。但是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问题呢?如果两年之后,你说我原来有29%的股份,我跟大股东想都别想,因为在香港有一个公司收购与合并守则,如果你超过30%的股份之后,你今年内再争取2%,你就要向所有的股东进行全面邀约收购。就是要把大大小小所有股东的股票买回来。这个老板就说我花这么多钱买壳,既然要求我把所有股东的股票买过来,先不说我到底有没有这个钱全部买过来,如果是没有流通的盘,就是一个公司的私有化,等于这个公司退市了,我买这么多股票回来干吗?
这个买回来的股票基本上就是一张白纸。怎么办?
好的专业机构还会再告诉你,你也不用担心,虽然继续上市,你再增持2%的股份,要做全民邀约收购,但是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可能会豁免这个全面收购的行为。
讲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原来借壳上市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至少你会觉得去资本市场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第一你要有点钱,第二要有专业的机构来背后支撑你,第三有这样的梦想,身边的人支持你,要么自己上市,要么借壳上市,还是可以走进资本市场的。
即便是这样我还会提醒各位,如果你是借壳上市,你记得借壳上市只是上了市,你的股票变成公众公司的股票了,但是还没有拿到钱,所谓的接壳就是把壳买下来,变成公司的股东,所以还没有拿到钱。这个时候如果未来想在资本市场拿钱,扩大自己的业务,把你的市值做大,你还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包括做市值管理,维护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关系,你需要做很多的增发路演的工作,还是要维护那些大妈的关系,因为大妈现在不管在香港还是中国,都是力量源泉。
我曾经跟一家P2P的平台说,如果你能把中国大妈发展成既在你的平台上作为资金端投你的理财产品,又是你的股票的股东,那你就彻底的成功了。你只要有效的利用了大妈的资源,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人物。
刚才台下几位P2P的老板,我一直在看他们的神情。
的确上市的过程是非常痛苦,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以前碰到过有些上市公司的老板,花了两年多时间好不容易把上市搞定了,他告诉我,其实这两年当中他至少想过放弃十几次。上市也真的很辛苦,你作为一个公司的业主,原来做生意已经很辛苦,做P2P要想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客户端,资金端,怎么搞定监管机构,怎么和竞争对手竞争,怎么和别人合作?但是上市更辛苦,上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些投行,律师,会计师,财务顾问,评估师,甚至是连印刷商都能赚好几百万,他一个礼拜不睡觉,就为你的上市天天工作。一句话,如果你真的要上市,你需要有专业的人帮助你才可能实现。
我今天的演讲的主题改成“创业资本和情怀”,到这里为止,我刚才讲了一半,就是创业和资本的关系。
创业成功者才有机会离资本市场更近一些,因为你只有创业成功,你才有可能会有一些闲置的钱,才能把这些财务顾问、投行找进来,帮你做上市的布局。这个布局我们通常叫做设计宇宙或者是上市路线图的设计,才有能力把一家私人的公司转变成公众的公司,做这些公众的股东负责。只有在你的创业成功之后,你才有能力和你的这些社会的公众投资者承担责任,你才会有心思去提升公司的治理,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加强信息的披露等等。你只有创业成功,你才有这点钱,这点心思去做这些事情。
如果你创业还没有成功呢,可能你更多的时候会想着怎么赚钱,改善我的模式,孵化我的市场。这个时候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想上市的事情。
创业如果还没有完全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就不能利用资本市场呢?回答肯定不是的。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正在非常快速的前进,比如说上海证券交易所,我们之前谈到过他们在做战略新兴板的设想,现在很多的新三板已经很火了,大家现在很熟悉的私募股权基金,现在已经有私募股权基金的二级市场,已经很活跃了。
今天的相亲会之前,我们走访了一些P2P的企业,当中就有P2P的老板跟我说,我们只是这个行业来的新手,我们能不能走资本市场。我们给了他不同的方案。举个例子,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很多闲钱,很多钱是董事会审批通过,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今年可以在三个亿的额度里面投资这些固定收益的产品。很简单,你就说服这家上市公司的老板,说你有三个亿,你花300万来投我这个平台,投我的平台,比如说10%或者是20%的股份,或者你出300万,我出300万,我们合资成立一个P2P的平台,把剩下的2.9亿多的钱通过这个平台放贷款,获得收益,如果不是这样,你3亿全部到我这里做投资,有8%的回报,就赚2400万。但是如果做这个事情,可能也可以赚2400万,但是投的300万股权的价值可能过两年就变成一个亿了。于是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听了很高兴,反正多一个子公司,300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做了。300万虽然很小,但是对一个刚刚起步的P2P来说,如果拿到一个上市公司的3亿在平台上滚流量,成长已经是很快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他也可以通过和你的合作获得好处,除了可以赚到2400万的固定收益的投资回报之外,投资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没准儿哪天这个公司的市值可以变成5亿、10亿,所以即使你是很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有机会和上市公司走到一起。
我很想提醒大家的是,是不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在座的各位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
但是P2P,尤其是我们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P2P,我们在甄别这些顾客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小心。几个星期前有另外一家P2P的老板来找我,说我原来准备到境外上市,这个事情没法干了,我已经花了很多钱,也没有太大的进展,国内新三版很火,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如果找一个壳差不多是500万,但是最近新三板的壳价都已经炒到2500万左右了。换言之,如果搞到一个新三板的壳都价值两、三千万。通过新三板运作做得很成功的案例,他们拿到了新的定向增发的资金,所以很多人觉得新三板真的是很好的路子。就放弃了香港上市的计划,说我要去国内新三版上市。
当时他来找我,我就说了四点,第一点新三板只是一个股票存量的市场,如果你想去融钱,你必须要后期增发,如果增发不了,上新三板是拿不到钱的。第二,如果真的有好的机构投资者愿意参加你的增发,你想想他为什么愿意来参加?到底是因为你是一家好的公司,你自己的盈利能力强,以后可以赚钱?还是只是因为你是一家新三板的上市公司,他就来参加你的增发呢?肯定是前者。如果你是一家新三板的上市公司,如果别人愿意参加你的增发,愿意把你的股票做上去,一定是因为你是一个好的公司,不会因为你是新三板的就来参加你的增法。
我们再谈一下政策,在中国之所以打造一个新三板,可能是想打造一个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是他的目的一定不会说今天所有的新三板的公司,我希望你5年后、10年后都会成为主板或者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这是一定的。新三板一定是有期望的,如果你要从这个新三板转到主板或者是创业板,技术上只能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新三板先停牌,走中国证监会的一整套审批流程,在那边上市,在这边退市。不是说新三板不好,只是说如果想通过新三板融资就错了,如果你想通过新三板当做一个通往主板、创业板的一条路,可能也错了。但是如果你想通过新三板有一个市场的明晰的出现,拿一些增资,甚至是把新三版的壳卖了可能是很好的路。
资本市场的路线图,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考虑过程中所有的股东的想法,需要考虑不同的利益方的想法,需要考虑个人的情怀,比如说你以后想去香港联交所敲钟?还是想去新三板敲钟?有些人就是为了敲一下钟,上一下市。我给我所有的客户的意见,是当你走资本市场运作道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你要想想可能今天会决定去A股上市,明天决定去香港上市,后天又去美国了,可能在上市不成功的时候,临时调整方案,说我不上市了,我就去借壳,你也可能上市上到一半,我也不用自己上市了,直接找一家现有的上市公司合作就可以了。
在做资本市场运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除了你原来有认定的那条路一定要往下走之外,一定要通过资本运作方案本身的适应性,来应对现在这样的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个市场真的是每天都在变化的。
最后跟大家谈一谈情怀。
大家可能会觉得谈情怀,一个做资本市场干活的干嘛要谈情怀呢?这个话题听起来有一点点误区。能够保持当时的那份初心,保持当时的情怀真的是难能可贵的。从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来讲,两周前我在接待了一位大老板来我办公室的时候,我内心深处更希望他来找我谈的还是如何做技术变革,如何扩展市场,如何做模式的更新,我不是太喜欢他来找我怎么上市,因为对我们来说资本运作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就像一个厨师每天炒菜是我的工作,我拿固定工资,但是背后的情怀,这个梦想,这个故事才是我们这份工作。资本市场的这些,我们自己认为是一些小白领的真正的心愿。
我们希望在我们的上市过程中,我们帮助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上市,更多的是那些真正的扶持到实体经济的公司,我们希望这些公司上市,而不是那些把周围的经济全都榨干的一个平台上市。我们在上市的过程中,希望上市的公司是一些风险非常分散,产品设计非常灵活,可以带给投资者非常不同于别人的体验程度的平台上市,而不是那些只是把大妈的钱圈过来的上市。
我们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企业上市,是因为我们希望见到中国有很多很多好的公司上市,而不是一群差不多的P2P平台上市,香港一共有3千多家上市公司,大陆也就是两三千家,整个市场就是6千多家上市公司,我们能寄希望于当中出现60家P2P平台上市吗?一定不可能,所以要上市肯定会需要有一些差异化。
当然我们也希望看到来找我们的P2P的公司,你们之间会各有特色,彼此可以做到资源互补,我们希望每一家P2P公司愿意从每年的营业额,营收当中拿出2%成立一个P2P子者的保护基金,当然在证券行业,每家证券公司每年都要从它的经济业务中提2%出来做一个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我们认为这个对我们这个行业是必须的,我们希望有一天有这样一个P2P投资保护基金的出现,这一部分的基金是从每家P2P平台的营收当中拿出一点点的钱来应对这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使得行业出现风险的时候,我们的口碑不会瞬间就垮掉。
我们希望有些P2P公司在香港,美国,中国上市,希望和上市公司合作,就像今天的相亲会一样,产生1+1大于2的效应。我们希望可以看到很健康的资本运作的方式,比如说大的平台去吃掉一些小的平台,这个吃掉,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大的把小的买断或者是大的把小的合并,因为大的吃掉小的可以提升小的风控能力,提升P2P的运作能力,我们也希望看到我前面讲的,更希望看到很多P2P平台能来找我谈一些商业模式创新的东西,比如说怎么和音乐合作,怎么和影视,游戏,物联网,人脸识别,3D打印,和这些东西的合作。事实上这些东西都在爬升,而且已经有人做到能够识别出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的。这个对大家而言可能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也相信大家做得到,我自己做很多行业的上市,P2P的老板是我十几年工作经验下来看到最聪明的一群老板,所以我相信大家能够做得到。
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这个行业,P2P互联网金融行业,造富的速度真的太快,本身是一个用钱赚钱的游戏,而且钱赚钱的利润率高得不得了。世界上没有比中国P2P行业赚钱来得更快的行业了,也是因为财富的迅速增长,这个行业的企业家出现了非常大规模的自我膨胀。加上各方面的资本,把这个行业的企业都炒得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出现互补性的合作,在这个行业每家公司都想做老大,每个老板都想自己做老大。这其实是不太好的,谁都想做老大,会导致很多本应该有的,本来可能出现商业利益上的合作就不可能发生了,因为不可能一家公司有两个老大。比如说你要和一家上市公司合作,如果不愿意做老二,那这个交易就没法玩了。
另一方面,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甚至出现了我们称之为绑架资本的现象,绑架资本的意思就是你投了A轮,我拼命的刷啊刷,把钱花了,如果你不投B轮我就死了,如果投B轮又往前走一步。
平台的坏帐率看起来很低,主要是贷款规模大,整个平台,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坏账率似乎都被粉饰得非常低,很多资本就把平台的估值估得非常高,把平台的估值做得非常高只有一个后果,就是看到非常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开使用烧钱来做扩张,不仅是通过烧钱吸引客户,通过烧钱吸引投资者,更多的时候甚至有平台用烧钱的形式提高杠杆,这个是很恐怖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这个行业会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迹象。
我自己是从做金融机构审批出身的,很喜欢看数字,我现在已经在行业里开始躲一些P2P平台,为什么我会躲呢?因为看他的帐就知道他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出现一个问题,这个钱会断。但是它应该不会断,为什么?因为它背后有非常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在背后已经投了A、B轮,所以应该不会断,因为它断的时候只要问妈要钱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拿不到钱会怎么样?就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问题,而这种行业化的结构性的系统性的风险,其实离它爆发的时间点已经很近了。
关于这一点,我今天没有太多要讲的,因为大家也知道今天上午指导意见出来之后,人民银行很快会在7月30号和8月在上海有两场的政策解读会,希望到时候解读这个东西。
创业资本和情怀,聊到现在,大家听起来有点务实、有点务虚。上市困难,但是要保持理想和情怀,很多人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创业者,如果你进入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会鼓励你,我们会希望你去思考这个资本市场可以给你带来的东西,当企业进入资本运作的时候,请一定记得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否则你会吃苦头。当开始资本运作以后,当你在资本市场去跟这样的K线搏斗的时候,请一定记得自己的初心,一定记得自己当年创业时的那份情怀。
在我们今天的上市公司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相亲会上,我相信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本运作的过程中,除了上市兼并收购和上市公司的合作,通过一些资金的合作,利益的合作等等,我们会发现有非常多合作的可能性,今天的相亲会,我们的心愿是今天在结束的时候至少有一对或者两对可以成功。
我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