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财
P2P员工血泪:不良公司让员工买理财产品
发布时间:2016-04-15 08:19 来源:网贷财经 作者:财经视角

 

一个曾经的从业者回忆在高调扩张的某P2P平台日子:一年推近500个理财项目! 没看出盈利模式,就想着赚把快钱。

 

  徐刚(化名):  去年5月进入A公司,在签约前并没有认为这是家P2P公司。这说明该公司的包装很成功。

                          ■口述:徐刚(化名)

  拿到中英文版offer顺利入职

  我是在网上看到A公司的招聘信息,美资背景、全英文介绍、互联网金融、新能源项目、上市计划,还有业界大佬领衔及脸熟的明星代言,一切看上去非常不错。我投出简历,很快参加面试,当场就得到“马上可以来上班”的答复。
  除以上种种,具有相当吸引力的薪资水平也是我最终选择A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横向比较,同样的职位,A公司开出的薪水一般比同业其他民企高出两到三成,比起国企或公务员能高出50%、甚至1倍。而且,和其他创业公司一样,A公司还给员工期权。当然,公司“上市”后大家才弄明白这仅仅是“画的大饼”,这是后话了。
  我顺利入职,offer(录用通知)还有中英文两个版本,“高大上”得很。
  A公司快速招揽人才的方式不仅对我管用。就我所见,来自互联网、金融、能源等领域的新员工不断加入,有来自BAT的互联网技术人才,有来自传统金融机构的行业资深人士。据说,公司挖高管和中层开出的条件更优厚。公司很快壮大起来,记得刚进公司时,公司上下不过两三百号人。此后,公司邮箱里每周都能收到欢迎十几位甚至数十位新员工的群发邮件,到今年初我离开时,公司员工已有800多人。
  坦白说,有些人可能是冲着企业的规划愿景来的,而大多数人是冲着这份可观的薪酬来的,想赚一把快钱而已。我亲身感知,企业从快速扩张到慢慢走下坡路,很明显的一个状况是,很多员工知道企业快不行了,随时可能倒闭,但都心照不宣地“窝”在自己岗位上,只要工资“不断”,能混一天是一天。

  培训有点像传销公司“洗脑”

  以高薪为饵,企业疯狂扩张,在大批新晋员工中,像我这样的市场岗位,以及销售岗位是大头。当初参与新员工培训的情景历历在目,现在回过头看,和某些传销公司的“洗脑”套路可以说是一样的。
  企业高层首先向大家“灌输”企业的宏伟蓝图,尽管骨子里是一家P2P公司,但公司从来不认为自己是P2P,偏偏要包装成“互联网融资租赁”,并冠以“全球领先”“全国第一”等名号。说实话,我当初对这所谓的新商业模式还是很认可的。
  随后,管理层就顺理成章地推出所谓“全员营销”计划,其实就是要求员工不仅鼓动客户购买公司的理财产品,更要自己买、让家人买、让朋友买。指标完成得好,大大有赏——有赏金、上荣誉榜,甚至还画了“企业上市时去交易所敲钟”的大饼。
  我个人在公司投的钱不算多,大概有几万元吧,员工购买的话加上内部优惠,算下来年利率相当不错。我看到有同事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投资额,多的有几十万元,这也是在晒给客户看吧。

  我做的是市场,所以没有投资金额方面的指标,而公司的销售人员,一般月度指标在25万元,提成大约在1.5%。如果指标完不成,试用期内会直接辞退,正式员工是末位淘汰。

  宣称的盈利模式似乎不存在

  在市场扩张上,企业的“烧钱”程度令人咋舌。“病毒式”地投放户外广告和网络广告;不惜重金亮相中央级媒体、重量级网络媒体;频繁地举办或者参与商业活动增加曝光率。从一定程度而言,这类营销是成功的,公司有魄力去砸钱轰炸,短期内有轰动效应,公司迅速打开局面。短短几个月,平台流量和用户数暴增,注册用户达1000多万,购买用户达数百万。
  可惜的是,业务发展的进程跟不上资本流失的速度。融来的钱烧完后,只有两条路:一是再融资,二是推出更多理财项目,推动更大的销售额。让我感到恐惧的是,我忽然发现,公司宣称的盈利模式似乎根本不存在,在P2P跑路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风投的钱也不像之前那么好拿了,A公司似乎已不可避免走上第二条路。据我掌握的数字,在2015年一年间,A公司共推出200多个理财项目,而到今年3月,这一数字变成近500个!
  尽管目前A公司还没有发生过兑付问题,但几个可怕的苗头已不难察觉。比如,期限短的项目大多标出“售罄”,只有长期项目一直能购买;锁定期也越来越长,有的至少半年,长的甚至有两三年,而以前半个月左右、具有较好流动性的项目不在少数;与此同时,项目标的也越来越夸张,从通常1000元的投资门槛,飙升到几万乃至十几万的单一份额,这里面的风险就不用我说了吧。

  不断爆发的P2P问题触动去意

  再说说企业内部的情况吧。在这样的企业内,人员流动非常频繁。除了前面说到有些员工为了薪酬,宁可闭目塞听守在岗位上外,也有许多人及时撤出。现在的创业公司圈呈现一种混乱状态,用人方和求职者的信息不对称,许多人在去某家公司前根本不知道公司内情,去了之后才发现情况不对,就马上离职。我们公司最夸张的情况是,有人来了一个星期就走了,快进快出,企业需要花很大力气在招人上,周而复始,伤害很大。
  频繁的流动,加之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导致企业内部根本没有像样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福利、没有员工关怀、没有培训机会,连过年过节也没有任何慰问品。对许多员工而言,这里没有“家”的感觉,如此又何来对企业的热爱度和忠诚度。
  最终触动我下决心离开的,应该是去年四季度以来P2P平台不断爆发的问题,我隐隐感到A公司似乎正在脱离正常轨道。
  事实上,A公司发理财产品始终处于无监管状态,发多少产品、时间多长、回报多少,都自己说了算,甚至还是自己为自己的融资担保。至于理财产品描述中对应的项目,作为底层员工,我们无法知晓投资者的钱是否真的拿去投资了,也许一开始的理财项目确实有实体支撑,但之后如此眼花缭乱地频繁上马,项目的真实性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不敢说A 公司是否真到了这一步,但是拆东墙补西墙是许多P2P公司惯用的手法。等到资金缺口渐大,距离“跑路”也就不远了。
  个人感觉,如果企业潜下心来慢慢发展,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能够做出一番特色,闯出一片天地,但发展的思路过于激进,想要快速夺人眼球,占据市场,却又后劲不足,反而让自己陷入泥潭。
  记得e租宝出事时,同事们也有过讨论,步子不迈那么大的话,或许不会那么快出事。当然,大家也都清楚,如果没有实在的盈利模式,公司不会长久,不过只是“死刑”或“死缓”的区别。

  这段从业经历为不知情者羡艳

  你或许会问,决定离开,期权不要了吗?我只能苦笑。大多数员工后来才发现,这就是个“坑”。
  虽然公司在我离开前在境外市场实现转板上市,但股价一直在跌。由于设置了苛刻的行权价格及条件,几乎我身边的同事没一个人手上的期权能够真正兑现。
  在我离职后没多久,就从以前的同事处得知,A公司开始裁员了。我庆幸自己还算及时上岸,我的想法很简单,不想等公司倒了再离开,那样A公司或许会成为简历上的一个“污点”。
  不过,讽刺的是,A公司的这段工作经历对我入职新公司起到的却是正面作用。我现在回归传统实业,听到旁观者的一些声音,看不清楚个中究竟的人们甚至不无羡艳地认为A公司的野蛮式营销是极大的成功,赚快钱是值得学习效仿的。这样的行业生态及经营者心态,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一名曾经的P2P从业者,只有奉劝各位,尽量别碰P2P,你惦记的是它的利息,而它可能已惦记你的本金了。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