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钻-注意事项
从负面事件到行业危机 LC被传统金融绞杀?
发布时间:2016-07-21 09:35 来源:网贷财经 作者:综合

美国P2P的鼻祖、创始者Lending Club(下称:LC),在2014年12月上市时曾经被中、港、美三地投资者奉为互联网金融的“Super Star”。如今,它走下“神坛”,其背后有着众多的原因。此前曾为LC首席架构师的方亮,从需求、征信、数据、移动互联网、政策等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差异。

在他看来,从LC负面事件引发的Fintech行业危机,到美国Fintech监管政策收缩的整个过程中,隐约可以看到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力,以及监管态度向传统金融业的倾斜。从政策环境来说,尽管中国政府正在规范相关领域的发展,但也为Fintech行业提供了相当的空间。

“中国将引领金融科技(Fintech)革命,而不是美国。”在参加近日召开的朗迪峰会(LendIt)时方亮表示,信息科技正在重塑几乎每一个行业的生态,而信息科技的变革和应用,正是这一波Fintech革命的驱动力。它不仅提升在金融服务的效率,信息透明化,也正在打破传统金融业运转和牟利的基石——金融服务中心化和信息不对称。

他曾于2014年作为首席架构师加入美国最大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主导设计完成新一代核心系统架构的工作,以及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项目等,并帮助公司在14年底完成了全球第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顺利上市。现任普惠金融首席技术官。

 

方亮认为,中国引领Fintech发展主要有六大优势:

第一,中国市场给Fintech留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美国金融业成熟稳固,几乎覆盖了每个美国人民的金融需求。高渗透率的传统金融体系,给新兴Fintech行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十分有限。Fintech企业和银行服务类似的人群和需求,并不能形成差异化发展。

像Lending Club这样的企业所能做的只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减少中间成本,降低借贷利率以吸引借款者。从去年的数据来看,美国银行平均信用借款利率是21.7%,而Lending Club则提供14.9%的平均借款利率。

在中国则不同。在中国,金融服务渗透率非常低。征信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及信用“无痕”个人,难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二线以下城镇和农村。以信用卡类借贷业务为例,有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信用卡持卡比例仅有5%,信用卡在农村消费中的构成只有1%。小微企业和信用“无痕”人群的融资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预计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方亮指出,互联网金融或者说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出现,不光改善了金融活动中的效率问题,更实现了闲置资金的有效分配,满足小微企业和信用“无痕”人群的融资需求,且不与传统金融业形成直接竞争。因此,相比于美国,中国存在着更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支持着Fintech的创新、实践和发展。

第二,中国Fintech有机会去塑造征信体系。

在美国,三大征信局几乎覆盖了所有人和公司的信用数据,已经构建了一个足够完善的信用体系。传统金融机构和Fintech企业所拿到并应用于业务的征信数据差别不大,Lending Club等Fintech企业的业务,都是基于征信局的征信体系建立的。在这样大背景下,美国Fintech行业缺乏改造这种征信垄断局面的意愿和能力,很难进行更多征信领域的创新。

但反观中国,征信体系尚不完善,银行虽然拥有最多征信数据,但数据量、深度、广度都远不成熟。而银行业并非全力推进征信数据的深度和多样性进程,也不向Fintech等非持牌机构开放数据。

“在某种意义上,这对Fintech、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扰。但也正是征信缺失,激发中国Fintech企业利用创新技术手段去收集借款人更多、更多元的信息,深度分析并应用这些多元化的数据,定制自身的信用模型。可以说,中国的Fintech企业甚至是有机会塑造一个更高效、更庞大、更智能的征信体系的。”方亮称。

第三,中国Fintech有大数据优势。

方亮表示,大数据是当前这一波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Fintech革命的基础。经过用户授权、互联网爬取,以及商业购买和交换,中国Fintech企业可以获得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个人数据,涉及个人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如今,优秀的中国Fintech企业普遍都在基于数以万级数据维度,根据自身不同的业务需求,结合云计算、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构建独特的信用模型,并可以不断进行算法技术在Fintech领域的创新、完善和再创新。”

而由于美国法律对个人隐私的高度关注,这样庞大且丰富的数据,是美国Fintech企业很难企及的。缺乏多元性的海量数据,造成美国Fintech企业一直以来都围绕着传统征信体系转,难以通过大数据驱动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创新空间不及中国同行。

第四,中国Fintech走在移动互联的前端。

除了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外,中国Fintech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拓展,也领先于美国同行。

有数据显示,94%的中国网民使用智能手机,其中19%的人只依靠移动互联终端,而这两个数据在美国则是70%和5%。“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行为习惯不断促使中国Fintech企业不断深耕移动互联网端的服务,例如在普惠金融公司,我们至少同时为用户提供有6种APP,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却迟迟没有看到美国Fintech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动作。比如,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在IOS应用商店中看到Lending Club的移动端APP。”

第五,政策支持中国Fintech发展。

方亮表示,金融行业大约占据美国GDP的9%,这个数据一方面体现了美国金融业成功,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金融业在美国经济的地位,“华尔街”对于金融监管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美国,Fintech企业实际上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以提供低于银行的贷款利息。可以说,美国Fintech企业是在和银行抢生意。

因此,美国传统金融业与Fintech行业一直存在微妙的对峙关系,Fintech的崛起,对传统金融业牟利的基石——“中心化”和“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一定挑战,“华尔街”必然会对抗游戏规则的潜在变化。

“从Lending Club负面事件引发的Fintech行业危机,到美国Fintech监管政策收缩的整个过程中,隐约可以看到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力,以及监管态度向传统金融业的倾斜。”

他认为,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对新兴行业持鼓励态度,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Fintech领域作为金融创新的代表,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再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从政策环境来说,尽管中国政府正在规范相关领域的发展,但也为Fintech行业提供了相当的空间。”

第六,国内竞争环境促进Fintech创新。

事实上,不论从技术创新本身,还是新技术的应用上,如今的中国与美国Fintech行业几乎没有差别。与美国Lending Club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同,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领域上,中国Fintech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中国Fintech企业的生存压力构建了一个积极活跃且充满危机感的竞争环境,这对刺激技术创新是十分有利的。

方亮进一步表示,“创新活跃度直接反应在中国Fintech企业工作方式上,我们更灵活,更高效。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我们拥有一个6000人的团队,核心团队也有近700人,但我们可以做到产品和技术的高速迭代,推出新产品或新功能都是以星期为计。而在美国,同等规模的Fintech公司普遍做不到这一速度,它们大多数需要以月为计,半年甚至一年的节奏来更新产品。”

不过,方亮也指出,中国Fintech市场也存在瑕疵。“创新缺乏多样性是中国Fintech首要面对的问题。在中国,为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Fintech企业在不断生产新产品和扩大市场规模。但在执行层面,多样性会减慢新产品迭代速度,所以中国Fintech企业往往忽略创新多样性的培养。然而,这并不表示Fintech革命不需要多样性,而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习努力去平衡多样性与效率。”

此外,他还表示,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大,是一个可以自己自足的市场。国内市场为Fintech企业提供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可能会让企业忽略全球市场。虽然国内也有一些Fintech企业在做海外布局,但大多数还停留在资产的层面。中国先进Fintech技术的价值并没有有效外溢,也没有有效反补和影响国际Fintech市场,导致中国Fintech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空间有限.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