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
从一猴难求到有价无猴:猴哥身价10万 科研单位直呼用不起
发布时间:2021-09-08 13:53 来源:第一财经

不管是在疫苗还是在原创药的研发环节上,非人灵长类动物都是关键的一环。新冠疫情下,疫苗和药物研发也加大了实验猴的需求量。

“年初的时候实验猴还是6万元/只,现在最高甚至快到10万元了。”科研单位工作人员林云对第一财经表示,一般而言,任何一款药物想要上市都需要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在药物临床前,需要在实验动物身上作安全性评价,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大部分在进入临床前,都必须在实验猴上进行安全性评价。

而近5年来,随着国内生物医药研发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新药安评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前研究所需的用猴量逐年增加。另外,实验猴由于其与人类高度的基因同源性,对于疫情有高度的易感性,使其成为疫情发生后最有效的实验动物对象。

“现在涉及新冠疫情的实验项目非常多,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买不到猴子。”林云告诉第一财经。

“一猴难求”到“有价无猴”

食蟹猴和恒河猴是我国两种最主要的实验猴,猴子从出生到性成熟,一般需要四到五年。

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相关负责人今年4月对媒体表示,目前全国两种主要实验猴存栏24万余只,除幼猴、种猴外,实际商品猴存栏约10万只,如果再去除被海外预订、包销的,年龄太小的或“更年期”猴,国内存量仅有约3万只。

这种存量,应对目前生物医药界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林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一个新药的实验大概需要实验猴70~80只,如果需要做几个新药安评,需求量就非常大。现在针对新冠疫苗、治疗的药物是头等紧急任务,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新药比如治疗肿瘤的也需要实验猴。因此,“一猴难求”之下,如果能找到实验猴,就是拼价格了。

“现在一只猴子就算是8万元甚至是10万元,10只猴子就是快100万元了,这么多的费用一般科研单位一下子是拿不出来的。我们还需要走流程审批,和部分资金充裕的CRO(药品研发外包服务)企业不同。”林云说。

除了科研机构、企业等使用方,实验猴养殖公司也对这种“有价无猴”的情形体会明显。

云南一家中小型实验猴养殖公司(年产200~300只)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对实验猴的需求量有些大,客户要得很多,但是他们提供不了这个量。“现在我们公司没有成品猴,可以售卖的成年猴早已被预订售完,价格是在5万/只左右。养殖场现在只存有部分种猴,这些是不能出售的。”

广西一家中型养殖公司负责人张屿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司主要是和老客户签订合约,他们的猴源也早已被预订一空。“疫情前一只猴价格是在一万出头,疫情中期是在三四万元,目前已经到了六七万元一只。而且也没有了。”

张屿解释说,因为一般当年的订单都是前一年签订,所以去年依然是按照疫情前的价格签订,只有今年的订单价格上涨了一些,但是他们并没有卖到十万元一只。

“猴子是群养,从出生到可以售卖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大概会淘汰20%。不过因为成本比较固定,没有上游的涨价,因此现在一猴难求纯属一个市场行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会就持续上涨。”张屿对记者分析。

原因几何?

在林云看来,当前出现“一猴难求”有诸多因素。

“国内的各大猴场是有养殖能力的,特别是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天然的养殖环境良好。但这两年疫情背景下实验猴用量激增,总量逐渐减少。”

按照相关规定,每只实验猴都必须有详实的遗传档案和健康档案,而猴源的减少也导致能做实验的成熟猴不够。“做实验必须要求三岁以上的猴子,而从出生到三岁,这期间养殖方也要付出不小的成本,现在达标的成熟猴并不够。”

让林云更为忧心的,是猴子的种群保护。她说,一般饲养场每年都要留一部分种猴来保证未来的繁殖,但是现在随着猴子总量的减少,有部分养殖公司甚至开始售卖种猴,“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会影响到未来的猴子数量”。

张屿也认为,当前实验猴短缺最大的问题,就是猴子的种群。“种群问题并不是刚刚出现,因为中国已经暂停进口种猴近十年。”

他说,我国现在既不能采购种猴,现有的猴子种群又老龄化严重,无法繁殖,疫情又加大了需求量。“我国主要的实验猴——食蟹猴大概占整个猴子产业的八成,但它不是本土物种,需要从国外比如东南亚引进。而国内的实验猴需求量并不是一直这么大。以他们公司为例,“在金融危机那几年,猴子严重滞销根本卖不出去,有两三年都是每只身价3000块。大概十年前,我国就暂停了种猴的进口。”

“2018年底,国家批准部分猴场可以进口种猴。不过没多久新冠疫情就暴发了,毕竟连进口冷冻海鲜都会携带病毒,更不用说活体动物了。”张屿说。

2020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要求“各地饲养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种群因素之外,2015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启动的中国药监系统改革也让实验猴的需求量激增。是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药品审评审批速度,这也导致国内新药研发近年来快速增长。

“在2015年之前,实验猴的用量并不多,不像现在一个新药安评就要数十只,猴子的存量被快速消耗。”张屿说。

今年4月,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首席科学家李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实验猴销量和使用量,从2013年的七八千只涨到了2019年的近3万只,前几年还是成千增长,从2017年开始,变成了成万只地增长,主要用于药物研发和安全评价。基础研究则是实验猴的另一个主要“使用场景”,每年用量大约在5000只。李秦解释,两种主要品种的实验猴产能开始下降,从过去每年总产量4万只左右,降至2020年的3万只~3.5万只,每年出口加内销的总量为4万只~5万只,用不了几年,存量就会消耗殆尽。

在不变的既定存量下,实验猴的身价也随着市场需求水涨船高。

林云对记者透露,早在几年前,部分CRO企业就已经将国内几大猴场(年产约2000只)的猴源买断了,不仅是成年猴,他们还会把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猴先买到手养着。疫情发生之后,这些企业接着向中小型猴场收购实验猴,“他们的资金比我们这些科研单位充裕,因此目前我们很难买到实验猴。”

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紧急协调安排多批次的实验用猴,用以疫病治疗药物研究。

今年科技部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及“揭榜挂帅”榜单,就布局了涵盖实验动物在内的四个方向,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制研究、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服务质量提升和实验动物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将连续五年、每年拨款1亿元予以支持。

加强战略储备

今年年初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任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90%的实验猴都控制在私人企业手中,应该加强实验猴战略储备。

任进彼时建议,上海市可启动实验猴政府定点采购计划。比如,相关部门能否到现有实验猴繁殖饲养基地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将实验猴的资源调拨纳入政府资源调配规划,首先满足国家战略项目需求。另外,是否可以有条件地打开实验猴进口的通道,紧急从国外调拨实验猴资源,统一调配、统一定价,并对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和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调配和使用。

而在养殖户看来,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做好猴场的疫情防控,严格把控猴子的质量。

“我们还在扩大养殖场规模,土建工程已经做完了。”上述云南一养殖场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接受采访的多位猴场负责人表示,由于一猴难求的情况还在持续,他们基本都是优先提供给医院、科研单位等新冠疫情相关研究的老客户。

“做这行已经十几年了,还没有扩张的计划,毕竟种猴进不来。另外,虽然行业内有个别开始售卖种猴的情况,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坚持保留相当比例种猴的。另外,现在公司也不会将猴子售卖给非紧要项目的需求方,比如一些高校的生殖类基础研究。”张屿说。

(应受访者要求,林云、张屿为化名)

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

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

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

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

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

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