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金融观察
跟A股上市公司的任性停牌说再见
发布时间:2018-11-08 08:27 来源:敲敲格

A股计划和上市公司动不动就停牌、停牌后还久久不复牌的任性举动说再见。

11月6日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来划个重点:

要进一步缩短重大资产重组最长停牌期限;

明确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其股票原则不停牌;

并购重组委审核期间,上市公司股票在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召开当天应当停牌;

上市公司股票超过规定期限仍不复牌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强制复牌。

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了关于上市公司审慎停牌的基本原则:以不停牌为原则、停牌为例外,短期停牌为原则、长期停牌为例外,间断性停牌为原则、连续性停牌为例外。

此外,如果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期间,持续时间长,应当分阶段披露事项进展;上市公司在停牌期间要严格保密,对信息做好管理。

为了落实这些原则,证监会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健全上市公司停复牌申请制度;强化上市公司停复牌信息披露与做好停复牌相关的配套工作。

A股的老大难

上市公司停牌任性、时间久,一向是A股的老大难问题。股民们随随便便就能举出一个任性停牌长达半年、一年的(知名)公司:

暴风集团,2017年7月21日起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直到当年12月8日才复牌;


乐视网,从2017年4月17日起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2018年1月24日复牌,停牌时间达282天;


万达电影,从2017年7月4日起因“披露重大事项”而临时停牌,结果停牌时间长达16个月,于2018年11月5日复牌。

这些公司的停牌缘由大部分都是“重大事项”或者“重大资产重组”,也就是说,多半与企业的重大并购、重组有关。但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随意停牌、停牌时间长,受损的无疑是投资者,也会导致大量资金被锁定。市场上长期停牌的企业一多,势必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流动性。

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11月6日,A股仍有66家公司处在停牌状态:其中有20家公司停牌天数超过100天,4家公司停牌超一年。ST新亿停牌超过三年,沙钢股份和深深房A停牌均超过两年时间。

制度上的种种不全面导致了A股市场的停牌乱象,使得A股与国际接轨的道路走得更加坎坷。2017年6月1日,A股终于被纳入MSCI指数;今年9月27日,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体系——这两个指数对于交易市场制度的完备程度、市场整体的流动性都要求很高,为了能够顺利被纳入其中,A股付出了长久的努力。

同时,那些长期停牌的企业无法被纳入国际指数中,据澎湃新闻报道,MSCI亚太地区研究主管谢征傧曾表示,如果发现某个公司停牌超过50天,就会将其从指数中剔除,而且至少12个月内不会再重新纳入。

港股是怎么做的?

不妨来看看比A股更成熟的资本市场在停牌这件事上是如何规定的。

提到港股的停牌公司,最出名的莫过于停牌超过3年的汉能薄膜发电,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前中国大陆首富李河君。2015年7月15日,汉能薄膜发电因被港交所质疑“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涉嫌操纵股价”而勒令停牌,算下来,已停牌了3年零4个月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汉能薄膜发电的停牌不是自己申请,而是被港交所勒令停牌。根据港交所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可能导致被强制长期停牌:上市公司出现财政困难或没有实质业务;上市公司被发现违规或被调查;未能公布业绩或存在内控严重不足;其他,包括公众持股量不足等等。由此可见港股市场对于公司经营状况的深切关注与市场监管力度之大。

2018年5月25日,港交所刊发除牌新规,持续停牌18个月的上市公司可被除牌,新规将于2018年8月1日生效。

对汉能来说,在此新规下,倘若股份自生效日期起再连续十二个月(即截止2019年7月31日)继续停牌,按照规定港交所将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很明显,汉能薄膜发电面对明年7月的“生死大限”,没有找到复牌的合理之径。10月23日,汉能移动能源发布公告称,鉴于汉能薄膜发电停牌已经超过三年,出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10月12日汉能移动能源已向上市公司提出了私有化要约,经过10月18日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同意私有化建议。

11月6日,汉能薄膜发电在港交所发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就公司股份私有化的提议:收购价格为每股不低于5港元,以现金收购或股票置换,私有化之后公司拟在A股市场上市;按公司现已发行股份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约73.96%本公司已发行股本计算,收购规模将约为548.7亿港元。

然而在港交所无法复牌的汉能薄膜发电,能以28%的溢价(停牌价为3.91港元)成功进行私有化、回A股吗?

A股监管层目前将基本制度的完善放在了很高的优先级上,股份回购、退市制度、停牌复牌制度等近期都有了新消息。A股渴望迅速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与任性停牌现象说再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