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物美成功拿下麦德龙!败下阵的有厚朴,博裕,高瓴,永辉,阿里,还有万科
发布时间:2019-10-14 08:31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2019年10月11日,麦德龙集团、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联合宣布,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麦德龙继续持有20%股份。多点将成为麦德龙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

初期至少有8家公司参与了麦德龙的竞购,包括复星国际、万科、永辉、腾讯、大润发、苏宁和阿里巴巴,今年七月份最后一轮竞购名单上仅剩永辉和物美,在收购家乐福失败后,外界普遍认为永辉这次势在必得,结果被认为最可能拿下麦德龙的永辉超市这次又败北了。

今年已经有两大外资零售巨头“卖身”退出中国业务,家乐福中国以作价6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苏宁易购,而援引36氪消息,麦德龙中国此次交易中的估值是19亿欧元,若物美80%的股份全部是现金收购,推算此次交易的金额在15.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19亿,比此前家乐福卖身苏宁的48亿人民币要贵出不少。

规模收入皆不及家乐福的麦德龙为何却卖出了更高的价格?

多方竞购

入华23年屡次受挫的零售巨头麦德龙,还是选了“卖身”。今年1月,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康德曾对媒体表示,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力否谣言。仅一个月后,麦德龙再一次传出已通过招标的形式出售其在中国的业务,麦德龙欲借股权转让补业务短板,有多方竞购者对麦德龙变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比如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博裕资本和房地产开发商万科组成的财团、厚朴投资与生鲜移动电商平台美菜网组成的财团,以及高瓴资本与永辉超市组成的财团。其他竞购方还包括苏宁控股、超市运营商物美集团和私募股权公司春华资本。

众所周知,麦德龙是仓储式的大卖场,它最大的优势是B端用户多,粘性高,再加上会员制政策,让麦德龙在B端占据了优势。 阿里巴巴几次三番地求合作,也就是想利用麦德龙在B端的优势,加速布局To B业务。

而为了提升收购的胜算,物美一度在腾讯的支持下,联合高瓴资本与厚朴基金等PE机构共同参与竞购。

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就曾表示,麦德龙40%销售额来自专业B2B销售。不过,即便有TO B端的优势加持,还是难以掩盖电商攻势下,零售商营收收窄的尴尬,即便是家乐福和麦德龙这样的外资零售巨头,所以,他们的撤出并不令人意外。

惊人意外的是,麦德龙卖出了一个比家乐福更好的价格。

资料显示,麦德龙在中国的59个城市开设了95家商场,2018年营业收入为30.3亿美元,净利润不到3000万美元。而家乐福中国坐拥210家大卖场,尚有一年接近300亿元的营业收入。为何规模以及盈利都不及家乐福的麦德龙,却卖出了它两倍的价格?

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估值的方式与净利润挂钩。从麦德龙中国区2018年财报看,营收仅30.3亿美元,净利润不超过0.3亿美元,按照这个财务数据来看,报价的确高了不少。

实际上,除了B端用户优势之外,麦德龙最大的王牌或是地产,可以发现,这次的竞购对象中出现了房产商万科的身影,对于主营房地产住宅的万科而言,做零售似乎不太可能,更有可能的是看中了麦德龙的地产资源。

看上地产资源

上世纪90年代,来自德国的麦德龙,带着“欧洲第二,全球第三零售批发超市集团”的光环走进中国市场,引进了“现购自运”的仓储式商场模式。

在金融危机席卷欧美的2008年,集团实现历史最高营收655.29亿欧元。这一年,麦德龙在中国市场有38家门店,销售额10.52亿欧元,同比增长15%。 然后十年过去了,如今麦德龙仍只有95家门店。

入华24年,平均每年拓店不到5家,麦德龙慢得有些尴尬。 在这十年里,麦德龙业绩增速放缓并开始下滑,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速则在2014年开始放缓,2017年回升至10.5%,2018年为11.4%。彼时在电商攻势,外资零售放缓脚步导致的门店扩张谨慎之外,扩张慢还和麦德龙的商业模式有关。

同德国一样,麦德龙在进入中国后,仍旧坚持只买不租的开店策略。

与很多外资零售企业不同,麦德龙中国一直坚持买地自建门店,在进入中国后,仍旧坚持只买不租的开店策略。多年下来,积累了庞大的“地产资源”, 而且由于经营的是仓储式业态,麦德龙单块拿地的体量许多都过万平米,在市郊的门店一般上万平方米,有的甚至达3万-5万平方米。

有消息人士称,麦德龙除了在中国有95家门店,还在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拥有房地产资产。这十几年间,中国商业地产租金不断上扬,鼎好房产总经理全其根曾在2018年1月时称,商铺租金每年以5%-8%的速度上涨。更有数据显示,不少租赁期满的大卖场,续租价最高甚至是原有租金的8倍。

有意思的是,麦德龙还将部分土地卖出,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今年7月18日,江阴土拍市场再现一场“厮杀”,其将麦德龙南地块卖出,中粮、金科和旭辉参与抢地,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万科会参与竞购麦德龙的股权了。

只买不租的开店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使其在低价飙升的时候成了扩张慢的主因,而另一方面,麦德龙或许不曾想到,这个开店策略,能让他在撤出中国业务时获得更大的估值,卖出比家乐福高出两倍的价格。

为何是物美?

多方资本都参与了麦德龙的竞购,为何最终选择了物美?

实际上,在一批批同期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纷纷撤出或寻求卖身时,麦德龙也曾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比如进军便利店业务,并在上海开出“合麦家”便利店,最终以失败告终;想要实现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借助阿里突围线上,可线上业务也并没能给它带来多少增长空间,麦德龙中国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今麦德龙或借助物美,弥补这一缺陷。彼时,麦德龙曾给出想合作伙伴的具体“画像”:一是,可以让麦德龙更接近客户,增加数字化引流和客户访问;二是,可以在数字化方面帮助麦德龙快速提升,实现订单实施与交付模式的创新;三是,可以帮助麦德龙获得更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改善供应链。

而物美的创始人在数字业务的能力,似乎比较符合麦德龙的心思。

除了物美,多点Dmal这次也成了麦德龙的竞购者。值得注意,多点的创立人也是物美创始人张文中,多点存在的意义,擅长为商超门店提供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根据协议,麦德龙中国未来将继续以“麦德龙”品牌保持独立经营,合资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领导的目前管理团队之外,还将保留现有的员工团队。

在不久前的一次媒体采访中,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也聊到了麦德龙,他说:“物美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一些投资,来扩大物美的作用,这个也是一次机会。所以我也说中国流通产业整合扩大规模的机会,其实现在反而比以前更好了,更有基础了。”

也就是说,通过和多点的合作,物美将自己的会员转换成了电子会员,从而为麦德龙引流。麦德龙在电商上的失利,或通过合作对象来弥补。不过,或许更重要的是,麦德龙股权转让的价格比较符合它的心意。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