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多家共享单车企业早已进军海外市场,据海外媒体报道,巴黎市政府日前拟以“商业用途占用公共空间”的名义,对无桩共享单车经营公司进行征税,并希望对这个日益火爆的市场设立管理框架。 巴黎市政府表示,“不能接受因乱停车或在公共道路上随便弃置车辆,导致共享单车侵占巴黎人行道的情况”。为此,政府打算与所有共享单车公司合作,在服务质量与业绩标准上定立一套行为准则。巴黎市政府强调,目前正在研究设立一项税款,拟以商业用途占用公共空间的名义对共享单车经营公司征收税金。 巴黎负责城市规划的副市长米西卡此前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运营商在使用公共空间,必须遵守相关规律法规,同时必须付费申请牌照。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这是一项中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申请的电池专利 电动汽车最让人烦恼的无疑是续航能力。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为 200 到 300 公里,跑起长途来捉襟见肘。 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Fisker)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家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固态电池专利,可以将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到 500 英里(约 805 公里),而且充满电只需要 1 分钟。也就是说,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用现有电池可以跑200 到 300 公里,但如果用这家公司的电池,将可以跑800 公里。 (专利示意图 图|Fisker) 区别于目前主流电动汽车采用的液体电池,菲斯科正在申请的专利是固态电池。事实上,固态电池一直是电动汽车行业希望采用的电池形态。但受限于电极电流密度低、使用的温度范围有限、可用的材料有限、电极层结构内的接触阻力高、离子流动性低等诸多因素,固态电池在放电能力(和续航能力相关)、安全性等方面还不如目前主流的液态电池。 菲斯科公司表示,正在申请的这项专利突破了一些关键性难题。该公司采用三维电极来克服固态电池放电能力差、对温度要求高等问题。由于三维电极的表面积是普通固态电池薄膜电极的 25 倍,虽然提高了重量,但因此也具有较高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和低温操作,放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据称,随着材料与制造研发水平的进步,菲斯科公司预计可以在 2020 年将固态电池的成本降低到常规锂离子电池的三分之一,并于 2023 年正式向市场推出这款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由宝马前设计师亨利·菲斯科(Henrik Fisker)在2005 年年创立,但在 2014 年 2 月,中国万向集团以接近 1.5 亿美元的价格将其收购。如果这项待批准专利的效果真如该公司所说,将是一项重大突破。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两种新的自毁开关,能够用于防止经过生物工程学改造的微生物失去控制。研究人员出于各种研究目的对生物工程改造的微生物进行了测试,其中涉及到人体内的疾病诊断和蚊子绝育等多个领域。 但是人们仍然对于向自然界释放生物工程改造的微生物有着担忧。比如说,它们增强的基因是否会带来意外结果?它们是否会变形和繁殖?而自毁开关能够确保微生物在完成自己的预定目标时得到有效的关闭或者自杀。虽然自毁开关已经在实验室证实能够有效执行,研究人员表明自毁开关技术需要得到改善才能确保现实世界的安全性。 哈佛大学威斯生物工程研究院的研究人员Pamela Silver在一篇新闻通讯中说道:“我们需要继续之前的研究工作,并且研发出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而且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同样有效的自毁开关。” Silver与她的同事研发出两种全新的自毁开关来增加安全性。第一种被称为提炼器,它借助了另外一种被称为记忆元件的自毁开关。记忆元件借助一种感染细菌的病毒基因,在微生物基因组内建立了一个警报系统。这个警报系统被设计成能够记忆一种特定分子的存在,这种特定分子能够代表微生物是否偏离预定目标的信号。 当感知到目标时,噬菌体基因就会被激活,能够杀死微生物的病毒就会被释放出来。但是随着微生物的进化,它们会随机扭转它们的基因。经过几代的演变,这些基因改变就能够让它们具备适应性。它们也能够破坏预先设定的自毁开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设置了提炼器。研究人员将噬菌体基因叠加到微生物基因的另一部分。这些改编后的基因能够确保少量毒素被制造出来,而最初的记忆元件被设计成能够制造少量的抗毒素,确保微生物的存活。当最初的记忆元件失去功能之后,提炼器就能够产生更多的毒素并且最终杀死微生物。 参与该项研究的研究生Finn Stirling称:“为了创造这种复杂的检测和平衡系统,我们也确保自毁开关本身仍然能够保持完整,这是确保未来应用的重要前提。我们已经证实经过大约140次细胞分裂之后它们仍然能够保持正常功能。” 第二种自毁开关被科学家们称为cryodeath。这个开关借助了类似的毒素和抗毒素DNA接合方法。但是这一开关与温度同步,而不是另一只自毁开关。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表明温度从37摄氏度降低到22摄氏度时,毒素基因就会得到激发,而抗毒基因会被抑制。 研究人员在本周的《分子细胞》杂志发表了论文详细介绍了他们设计的全新自毁开关。威斯研究院的创建者Donald Ingber称:“这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团队不仅能够借助合成生物学对微生物进行编程,创造出活体细胞装置实现有效的医学和环境修复,而且能够以安全的方式实现这些应用。”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2020年,世界上第一个漂浮国家将出现在太平洋塔希提岛。 未来几年时间里,非赢利组织海洋家园协会将建造酒店、住宅、办公区、餐厅等。 漂浮岛屿主要以水产养殖农场、医疗保健、医疗研究设施和可持续能量发电站为特色。 这项创新计划是由PayPal(全球最大在线支付平台)创始人彼特-泰尔提供资金,这意味着未来人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立的“创业国家”漂浮公海,并遵循着自己的法律秩序。 海洋家园协会指出,这个实验性海洋漂浮体能验证一些新的观点,例如:如何在海洋上获取食物、治疗患者、净化大气层,使穷困人群获得财富。预计2018年将对漂浮城市草拟法例,将于2019年开始建造。 “漂浮城市”项目发言人乔-奎克解释称,第一座漂浮城市将建在11个矩形网络体和五边形平台上,因此这座漂浮城市能够依据居民需要重新排列,就像一个浮动的拼图。 “漂浮城市”项目发言人乔-奎克解释称,第一座漂浮城市将建在11个矩形网络体和五边形平台上,因此这座漂浮城市能够依据居民需要重新排列,就像一个浮动的拼图。 “漂浮城市”项目发言人乔-奎克解释称,第一座漂浮城市将建在11个矩形网络体和五边形平台上,因此这座漂浮城市能够依据居民需要重新排列,就像一个浮动的拼图。 “漂浮城市”项目发言人乔-奎克解释称,第一座漂浮城市将建在11个矩形网络体和五边形平台上,因此这座漂浮城市能够依据居民需要重新排列,就像一个浮动的拼图。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最近科学家提出一种隐身的新方式,能够将照向物体的光线散射出去,让它无法被探测到。这一思路可用于创造一种 “隐身衣”,它能够分散物体周围的光波,从而能够完全在人们面前隐身。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科学家们将开始打造一种隐身衣原型,来证实他们让物体隐形的方法真正可行。如果他们的研究成功,这项技术将与其它技术一起为军方服务,比如说隐形飞机上吸收雷达的深色涂漆,局部光学伪装,阻止红外探测的表面降温以及电磁波扫描等技术。 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Alina Karabchevsky博士称:“我们的研究表明有可能借助一种光学芯片让物体周围的光线发生弯曲。光线不与物体发生交互作用,那样就会让物体实现隐身。” 这项研究表明,将物体放置在一个由隐形材料打造的表面上时,物体周围的光线会出现散射。这个物体将对我们的肉眼隐形,但是它仍然能够被红外传感器或者雷达探测到。科学家们是在超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隐形方法。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致力于通过观察光线怎样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对光线的探索和操控。当光线照射到实体时,它的路线就会发生偏斜,超材料是一种能够反射光线的新型材料。 美国能源部的研究人员也在使用这种材料,他们创造出一种隐形的 “皮肤斗篷”,能够适应物体大小并且让它难以被探测到。这种隐形斗篷创造于2015年,但只能用于微观层面。研究人员也一直在探索为大物体研发一种更大版本的隐形衣。 科学家们将继续向光线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极限发起挑战,他们将借助X射线、红外线和光波进行未来的实验。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塞尔吉卡纳瓦罗(Sergio Canavero) 人类头颅移植真的有可能吗?最新消息显示人们离这个目标或许又进了一步。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7日报道,意大利都灵高级神经调节小组的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卡纳瓦罗(Sergio Canavero)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被他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实施手术的地点正是在中国。 参与此次手术的专家小组表示,目前他们可能已经成功找到了头颅移植手术中重新连接脊椎、神经、血管的方式,这次手术共花费了18小时时间。而卡纳瓦罗教授也宣称他们很快将在申请参加实验的病人身上进行类似的手术尝试。 卡纳瓦罗和他的团队是于当地时间17号早上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态。卡纳瓦罗表示,来自中国的任小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的进行,完整的报告将在未来几天之内被公布。“如果真的未来能够成功实施人类活体头颅移植手术,这将改变一切。”卡纳瓦罗在发布会上表示。 除开极其复杂的手术方式以外,此前“头颅移植”也引发了道德与伦理上的争议,头颅移植成功之后,新生命体的身份应该等同于原身体的部分还是原头颅的部分引发争议。《新科学家》杂志也曾经就此评论,先不谈“身首异处”后头部是否可能存活,“头部移植”手术势必引来极大的道德争议。比如说,如果病人康复后有了孩子,那孩子在生物上属于捐赠者,因为卵子或精子来自于新的身体。此外,一具全新的身体也可能给病人带来庞大的心理压力。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外媒报道,美国新媒体创业公司Axios在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2000万美元融资。该公司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而大部分当前投资方此次也追加了投资。 当前投资方Greycroft Partners和Lerer Hippeau Ventures共同领投了Axios的此轮融资。(Lerer Hippeau Ventures此前投资了BuzzFeed和《赫芬顿邮报》。)NBC环球、Emerson Collective和格雷格·佩纳(Greg Penner)也再次进行了投资。WndrCo则首次对该公司投资。 Axios于2017年1月由Politico团队的3名前成员创立,包括Politico联合创始人吉姆·范德海(Jim VandeHei)、白宫通讯员迈克·艾伦(Mike Allen)和首席营收官罗伊·施瓦茨(Roy Schwartz)。 Axios并不是又一家关注社交视频和直播的新媒体公司。该公司专注于简洁的内容,帮助大企业高管在几分钟时间里迅速了解所有新信息。 该公司专注于商业、技术和政治领域的报道。 本周,发行商Ziff Davis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ashable。该公司在2016年初的估值曾达到2.5亿美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原标题:德国已经开始禁止儿童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曾经是科技行业的 “必备” 配件。然而,可穿戴设备市场在过去一年中有所下降,而且还将变得更小。根据外媒报道,德国联邦网络机构已经禁止在该国销售儿童智能手表。 针对儿童的智能手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不同的公司已经向儿童出售拥有基本功能的智能手表,比如简单的电话呼叫和GPS 追踪,这些功能通常是通过在父母的手机上下载的应用程序来控制的。 不过,这些功能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被曝光。早在去年10 月,挪威消费者委员会就发现,一些儿童的智能手表不会对他们储存或发送给父母的手机的数据进行加密,这将给戴着设备的孩子带来一些安全风险。 由于缺乏加密技术,黑客可以轻而易举地侵入智能手表,这可能会让心存歹念的人轻松追踪到一个孩子。换句话说,他们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一个戴着智能手表的孩子,然后模仿这台设备,这样就可以给家长发送错误的位置信息。 其他功能也会带来隐私风险。一些儿童的可穿戴设备使用麦克风,让家长可以听到孩子的环境。德国联邦网络机构主席Jochen Homann 表示,使用这一功能的手表应该被视为“一种未经授权的传播系统”,理由是一些父母通过教室里孩子的手表来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并不知情。 由于这些原因,德国联邦网络机构已经全面禁止儿童智能手表,并敦促拥有这类智能手表的父母立即将其丢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不鸣则已,一鸣连续惊人。 近日,波士顿动力发布视频,视频中新版的双足机器人Atlas在进行跳跃动作实验,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在视频中间阶段,该机器人完成了一次惊艳的后空翻动作,动作流畅得就像体操运动员一样,几乎没有机器人的「机械感」,当然,视频最后,波士顿动力也给出了一段花絮,Atlas在测试后空翻时摔了个大跟头,莫名萌感。 新版的Atlas在设计上有所改动,特别是尺寸上的变化,2016年,波士顿动力推出第二代Atlas,当时那款Atlas身高1.9米,体重82公斤,跟一个高大的成年男子差不多,但是这代新的Atlas在尺寸上稍微缩小了一些,身高1.75cm,但是体重上没有太多变化,降低身高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对更高平衡性要求的考虑。 Atlas最初由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的资助与监督,由波士顿动力开发,2013年7月11日第一代Atlas首次向公众亮相。由航空级铝和钛建造,身高约1.8米,重达150公斤,利用蓝光LED照明,需要外接电源。 在第一代亮相的时候,就引起了机器人业界的轰动。通常来说,双足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题,在此前,就算是世界顶尖的机器人团队研发的双足机器人,在特定的、比较平缓的地面环境测试行走时,机器人还会出现磕磕碰碰甚至摔倒的情况,但是Atlas在双足机器人稳定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让人们对拟人双足机器人又有了信心。 待到2016年,Atlas二代亮相,根据当时资料,第二代Atlas配备了内置电池驱动,不再需要外接电线获取动力,造型上也更加紧凑。更重要的是,第二代Atlas的行走稳定性可谓「逆天」,根据当时媒体报道和波士顿动力发布的视频显示,第二代Atlas可以穿越雪地、山坡,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也能保持很好的行走状态,平衡能力达到惊人的恐怖,机器人在打滑甚至被踢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站立,就算被外力推倒,它也能自己爬起来。当时波士顿动力给第二代Atlas,配置了激光雷达与立体传感器,让Altas有了自我导航的能力。 客观说,第二代已经足够惊艳,那么今天第三代的后空翻,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要知道,后空翻这个动作可是大部分人类都难以做到的高难度动作,更何况双足机器人。 有了这次突破,双足机器人再加上AI智慧(类人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双足机器人(类人机器人)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原标题:暗访申通:快递员偷吃偷拿 有人偷玩包裹中女性成人用品)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双十一刚刚过去,想必“剁手族”们现在都在翘首企盼着自己的快递,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淘来的宝贝在快递途中有何遭遇。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进入位于崇文门附近的申通快递北京新世界网点暗访,经过近半个月的暗访,记者发现该快递网点的快递员在分拣时,并不是搬运快递,而是随手乱扔,快递飞过员工头顶重重的摔在墙上、地上。快递员在卸车的时候,还会用脚把快递踢下来。此外,快递员还会将有破损的快递打开,从里面拿出食品偷吃,更有快递员拆开快递中的成人玩具拿在手里把玩,然后再塞入快递箱中封好。 快递卸车用脚踢 随手乱扔摔地上 今年10月底,记者通过面试进入北京新世界申通快递网点。入职第一天,记者在分拣快递时发现,快递员们在分拣时为求速度,快递会被丢入到各个不同的区域。很多时候,快递员距离快递分拣区域较远,会被快递员直接从人们的头顶上扔过去,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或者墙上。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该网点每天分拣快递的时间为早7点至9点以及中午1点至3点两个时段。每天早上快递员都会来到网点,从车上卸下上千件快递。在卸车的时候,快递员会在面包车里将快递抛出扔在地上,随着快递不断被扔出,越堆越高。当面包车内的快递快抛完时,车内的快递员会用脚将剩余的快递踢出车内,直到将快递全部踢出面包车。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随后快递员会按照地址区域将快递分拣,由于快递太多,堆满整个库房,快递员在分拣的时候,往往是看一眼地址后,就把快递扔到相应的位置,最远的距离足有10米。在大约近1小时的分拣过程中,库房里充满了噼里啪啦的快递摔落的声音,丢快递砸到人的事件则时有发生。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记者注意到,快递员分拣快递的时候,并不会特别注意快递包裹内是否为易碎品,快递都会被扔来扔去,对此快递员也习以为常。有快递员对记者说:“我们一定要速度快,分拣过程会占据我们额外的时间,这个过程我们是没有钱拿的,只有送出去一个件才有一个件的钱。” 快递员偷吃快递中的食品 “邮寄物品保丢不保损。如果在邮寄过程中,没有填写保价,物品丢失,会按照邮费的3至5倍赔偿。如果在邮寄过程中,物品损坏,申通快递是不会给予任何赔偿的。”一位在申通快递工作时间较长的快递员告诉记者。 在分拣过程中,装食品的快递纸盒破损,快递员有时会把破损的地方撕开,把里面的食品拿出来装进自己的口袋。记者在分拣时曾多次见到快递员从快递箱中取出苹果,小吃,方便面等食品,装入自己的口袋。快递主管看见后还调侃的说:“嘿,少拿点,别让人家看出来了。” 11月13日早7点,一名快递员在分拣时,看到脚下的快递箱子破了个洞,于是伸手从箱子破洞处掏出一个枣子,随手就放进嘴里,然后继续若无其事的把快递扔向分拣区域。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针对快递员随手偷拿快递物品的事情,快递员们不以为然。一名申通快递员告诉记者:“没事儿,外包装完好,里面东西......是吧。尤其是水果,你卸车的时候渴了,偷了吃了一个,偷俩也没关系。水果是没法拒收。” 除了偷吃东西,有时候快递员也会把破损的包裹里的东西拿出来摆弄。11月11日早8点,一名申通快递员在分拣时看到一个包裹出现了破损,于是就把手伸入破损的洞内,掏出了包裹内的东西。当看到是一个女性用的成人用品后,这名快递员还拿在手里把玩,并跟旁边的快递员同事开着玩笑:“你拿走玩吧,没结婚的也能玩。”随后,这名快递员又把这个成人用品塞入快递箱中。 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暗访组 法规 严禁抛扔踩踏 盗窃邮件罚款 为了规范快递服务行业,中国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16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标准,规范快递业务经营活动,保障服务质量,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二) 企业分拣作业时,应当按照快件(邮件)的种类、时限分别处理、分区作业、规范操作,并及时录入处理信息,上传网络,不得野蛮分拣,严禁抛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邮件)损毁。 《办法》第44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16条第(二)项规定的,由邮政管理部门处一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2016年颁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中规定,装载和卸载快件期间,车辆应熄火,拉紧驻车制动;普通快件脱手时,离摆放快件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易碎件不应超过10㎝。 此外,《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28条还对快递人员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快递从业人员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扣留、倒卖、盗窃快件(邮件);(二)违法提供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办法》第48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28条规定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