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场对限售股出借争议不断。有观点认为,允许战投出借限售股,存在公平性以及制度一致性等问题,战略投资者可能通过该机制变相减持。金帝股份(603270.SH)上市首日出现的2亿元融券“卖盘”,再次引发了市场关于限售股出借是否意味着绕道减持的质疑。9月1日,金帝股份登陆A股,并同步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数据显示,上市首日该公司股份就遭融券卖出458.3227万股。当日该公司转融通共借出券470万股。巧合的是,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的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股数量为470.0871万股,对此有市场声音一度猜测,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被融券卖出的458万多股正是来自战略配售限售股。由此也引发投资者热议:限售股是否可以通过融券进行变相减持?这背后是否存在钻制度规则漏洞或者对规则的不公平利用?不过,首先需要确认的是,金帝股份被融券卖出的458万多股到底是谁出借而来。9月15日,第一财经向金帝股份进行求证,该公司董秘办人士回应称,目前尚不清楚相关情况,需要进一步确认。在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被大量融券卖出之前,盛邦安全(688651.SH)在7月26日上市首日遭遇9000多万元融券卖出,该公司称“为战略投资者出借”。在这之后则有指南针(300803.SZ)控股股东提前终止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近期市场对限售股出借质疑不断。有观点认为,允许战投出借限售股,存在公平性以及制度一致性等问题,战略投资者可能通过该机制变相减持。上市首日现2亿元融券“卖盘”9月1日,金帝股份登陆A股,发行价为21.77元/股,当日盘中最高冲至61元/股,最终收报48.27元/股,收涨121.73%。第二日股价有所上涨,第三日开始则持续下跌,截至9月15日,股价已跌至33.40元/股。上市以来累计下跌16.29%。在上市的同时,9月1日,金帝股份也被纳入融资融券标的。9月1日~9月14日期间的10个交易日中,该公司的融券净卖出量分别为458.32万股、-49.5万股、26.11万股、-55.11万股、20.32万股、-37.69万股、5.34万股、-17.84万股、19.45万股、-15.41万股。以此来看,该公司上市首日的融券“卖盘”明显高于后续交易日的融券净卖出量,且首日融券卖出额高达2亿元,由此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数据,9月1日,金帝股份融券余量458.3227万股,融券卖出量458.3227万股,融券偿还量为0。另据Wind数据,9月1日,金帝股份融券卖出额为2.06亿元,融券偿还额为0,融券卖出额占成交额的比例为10.99%。中证金融公司官网数据显示,9月1日,金帝股份转融券融出470万股,期末余额2.27亿元。这470万股分成7笔融出,期限均为27天,融出数量分别为39万股(融出费用21.6%)、141.3万股(融出费用22.6%)、16万股(融出费用23.6%)、247.7万股(融出费用24.6%),2万股(融出费用25.6%)、8万股(融出费用27.6%)、16万股(融出费用28.1%)。值得注意的是,9月1日,A股市场其他股票的融出费率多数在5%以下,绝大部分低于10%,融出费率高于20%的股票为极少数。有量化私募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费率有两种,一种是固定费率,由券商规定固定的费率;第二种是议价,现在市场上使用这种方式的是一些比较好的券,就是波动率较大券,估值较高存下跌空间的券。一般新股是比较好的券,因为股价在短时间内超涨,后续存在下跌空间。出借人是谁?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卖出的券的出借人到底是谁,成为市场的一大疑问。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试行)(2023年修订)》(下称《 证券出借办法》)的规定,可参与证券出借的证券类型包括:一、无限售流通股;二、参与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战略配售的投资者(下称“战略投资者”)配售获得的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的股票;三、符合规定的其他证券。另据规定,证券出借人仅限于机构投资者,证券出借暂不实施竞价交易。根据金帝股份公告,此次上市发行数量为5477.6667万股,全部为新股发行,无老股转让。其中,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1032.5796万股,其中928.9523万股无限售期;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3975万股。战略配售股方面,金帝股份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470.0871万股,占发行数量的8.58%。该公司战略配售投资者为金帝股份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即:国信证券金帝股份员工参与战略配售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国信证券金帝股份员工参与战略配售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合称“金帝股份资管计划”),限售期为12个月。按照发行价,获配股数对应金额分别约为9493万元、740.8万元。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融券卖出的458.3227万股,到底来自何方?对此,金帝股份董秘办人士回应称,目前尚不清楚相关情况,需要进一步确认。在金帝股份前十大股东中,聊城市金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8000万股,持股比例为36.51%;国信证券金帝股份员工参与战略配售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第六大股东,持股436.0587万股,占比1.99%。《 证券出借办法》强调,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不得通过与转融券借入人、与其他主体合谋等方式,锁定配售股票收益、实施利益输送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限售股出借存质疑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被融券卖出的股份是否来自战略投资者配售的限售股,目前不得而知。不过之前已有战配限售股被融券卖出的先例。近期市场也对限售股出借存有质疑。7月26日,盛邦安全上市首日也遭遇大笔融券卖出,卖出量为,卖出金额超9000万元。对此,该公司回应投资者称,据了解,当为战略投资者出借。根据转融通业务的相关规定,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可以按规定借出获得配售的股票。不过,就在9月7日,指南针公告称,控股股东广州展新计划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参与股份数量不超过408万股,即不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1%。该计划原定于2024年3月4日到期,现广州展新决定于2023年9月7日提前终止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与此同时,市场传闻频出,一开始传闻“所有融券必须在10月1日前归还”,之后又传出IPO战略配售的限售股出借需要归还。目前这些尚未有官方口径。近期市场关于限售股可融券一事存有较大质疑。有观点认为,允许战投出借限售股,存在公平性以及制度一致性等问题,战略投资者可能通过该机制变相减持。...
澳大利亚灰狗处于中国一个非法产业的核心。快速阅读简而言之: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调查发现了一条供应链,涉及澳大利亚代理商为中国繁育者识别和采购获奖灰狗;澳大利亚灰狗被送往第三国,最后流入中国;一名中国犬类经纪人称,有些集团正在利用澳大利亚出口限制的漏洞来发展中国的非法赛狗业;接下来会怎样?参议院将于周五进行调查,审议联邦政府是否应禁止所有灰狗出口。澳大利亚的灰狗(又称格力犬)被人以每只高达22万澳元的价格购买并出口到中国,此举利用澳大利亚的法规漏洞助长了中国的地下赛狗业。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调查发现一条复杂的供应链,由本地代理商将灰狗卖给中国的买家,而买家则繁育这些灰狗以获取丰厚的费用。一个名为“灰狗YY”的在线饲养网站列出了中国饲养者从2006年起获得的700多只澳大利亚灰狗的记录。尽管中国禁止赌博,但这些灰狗(其中一些血统优良)在中国的非法赛狗活动中的需求量很大。据称,一些富有的中国主人一个晚上在它们的后代身上下注就高达数百万。设于各州的灰狗管理机构不允许行业参与者向中国出口赛狗,由于当地的福祉水平糟糕。虽然向中国出口灰狗并不违法,但会违反赛狗监管机构制定的行业规则,除非参与者在出口赛狗之前获得批准。2016 年,新南威尔士州特别调查委员会呼吁联邦政府加强对出口到中国和其他目的地的监督和控制。灰狗联邦摩根被利用出口漏洞送到了中国繁育者手中。它后来出现在该网站上。(Supplied: Greyhound YY)尽管如此,对中国的灰狗出口仍在继续,参议院的一项调查正在考虑联邦政府是否应该禁止所有商业性灰狗出口。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调查采访时,中国山东省的一名经纪人王云刚透露了这一利润丰厚的计划是如何运作的细节。他说,富裕的中国买家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雇佣代理商来鉴别、购买及运输澳大利亚灰狗。“中介帮中国买家买狗的价钱都是保密的。中国狗主们能花好几百万买狗,”王先生说。“必须严格保密”王先生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澳大利亚灰狗被出口和繁育,它们的后代被用于非法赛狗和赌博。“澳洲格力犬都是买回来赌博的。把澳洲的狗买回来做种狗配种。宠物犬的话它卖不了那么高的价格,”他说。他补充说:“有的有钱人一个晚上就能在赛狗上赌上千万人民币。”中国灰狗代理王云刚在一系列社交媒体视频中披露了非同寻常的行业秘密。(Supplied)王先生说,大多数地下赛狗场都在中国北方的山东和河北省。在一段宣传视频中,王先生说购买澳大利亚灰狗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他举例说,有一个买家花了12万澳元买了一条灰狗,但未能把它运回中国。“想从澳洲买狗就必须严格保密。”他在网上分享的一份商业合同揭示了购买退役的、曾经屡创纪录的澳大利亚灰狗的过程。合同规定了中国买家如何告诉代理商灰狗的预期年龄范围和预算。然后,买家向代理商支付1.5万澳元定金,以寻找合适的犬只。作为回报,代理商将保证种犬的健康和生育能力。中国的养犬公司或俱乐部将澳大利亚灰狗宣传为“超级种狗”,并以每只2000多澳元的价格出售配种权。根据其在线繁育记录,一只澳大利亚灰狗在抵达中国后的五个月内繁育了40多次。王先生声称,中国的代理商们为了获得珍贵的灰狗而互相竞价,竞争十分激烈,有时甚至通过向澳大利亚当局通风报信来互相使坏。卡托比去了哪里?澳大利亚灰狗不断出口到像中国这样动物福祉程度有限的国家,部分原因是各州的灰狗管理条例存在漏洞,而联邦政府的监督也很有限。一个被中国代理商利用的关键漏洞是将灰狗送到被认为具有足够福祉水准的第三国,然后再送到中国。为了遵守相关规定,赛狗参与者必须向国家机构澳大利亚灰狗协会(Greyhound Australasia)申请灰狗护照,才能将竞赛灰狗出口到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等获得批准的国家。未获得护照可能会被国家赛狗机构起诉和取消资格。赛狗参与者必须向国家机构申请灰狗出口护照。(AAP: David Moir, file photo)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调查组追踪了几只灰狗,这些狗被出口到英国、美国和南非,但后来被送到中国,并在“灰狗YY”繁育网站上做为广告出现。澳大利亚灰狗协会首席执行官西蒙·斯托特(Simon Stout)告诉ABC调查组:“大多数灰狗出口都是在护照系统内进行的,尽管我们承认有一些不良行为者试图绕过该系统。”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灰狗福利组织解放灰狗(Free the Hounds)获得的芯片记录显示,2020年9月,澳大利亚灰狗卡托比(Katoby)被出口到南非。但卡托比最终还是被送到了中国,出现在中国的繁育网站“灰狗YY”上。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卡托比被宣传用于繁育。灰狗冠军卡托比作为宠物正式退役,本应被送往爱尔兰。(Supplied: Greyhound YY)卡托比是由总部位于英国的动物福祉组织国际坎迪灰狗救援组织(Candy's Hound Rescue International)购买的,该组织负责从中国救援灰狗并将它们运送到英国。该组织是代表澳大利亚动物福祉组织解放灰狗购买卡托比的。卡托比最后的注册主人丹尼尔·弗拉纳根(Daniel Flanagan)告诉ABC调查组说,他认为这只狗实际上是被送往爱尔兰的,而且他已从澳亚灰狗协会(Greyhound Australasia)获得了用于转运的护照。他说他不知道卡托比被送往南非,也不知道这只狗最后到了中国。ABC并非暗示弗拉纳根先生对他的狗没有被送往爱尔兰一事知情。解放灰狗组织获得的其他芯片记录显示,2020年从澳大利亚送往美国和英国的另外两只灰狗与其他狗出现在同一个中国繁育网站上。拍到用现金支付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调查发现,一名中国买家曾试图钻第三国的空子未遂,但此举导致一起惊人的绑架灰狗勒索赎金案,并致一名澳大利亚知名灰狗主人被起诉。2021年,墨尔本的灰狗训练师程筱(Gloria Cheng)与中国买家高闯达成了一项协议,出口一只名为“Myrniong and All”的灰狗。协议要求将这只灰狗出口到爱尔兰。高先生与程女士签订的合同要求她在两个月内将狗送出,报酬是34,400 澳元。在签订合同时,程女士并不拥有这只灰狗。ABC调查组获得的视频显示,有人将一沓沓现金交给程女士,据称是为了购买这只狗。墨尔本的灰狗训练师程筱被拍到手持一大叠现金,作为所谓交易的一部分。(Supplied)然而,维多利亚州灰狗监管机构阻止了这笔交易,担心这笔交易的“诚意”。维多利亚州赛狗协会首席执行官斯图尔特·莱恩(Stuart Laing)说:“灰狗Myrniong and All 的例子表明,当对拟议灰狗出口的诚意感到不满意时,维多利亚州赛狗协会将出手干预,以阻止灰狗出境。”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找到了买家高先生,他说他最终计划将这只灰狗带到中国。他说他在中国有一个养狗场,专门繁育澳大利亚灰狗。“中国买家喜欢澳洲格力犬。过去二十年都是这个情况,”高先生说。程女士没有回应ABC调查组提出的问题。“一切都可以过去”事情远没有结束。高先生现在正就出口失败一事起诉程女士,这场纠纷还引来了澳大利亚灰狗行业的知名人士文斯·图利奥(Vince Tullio)。图里奥先生是一名水管工,也曾拥有过灰狗,他表示愿意帮助高先生从程女士那里拿回他的钱。根据维多利亚州灰狗比赛规则,文斯·图利奥(左)被判犯有多项罪行。(Facebook: Supplied)图利奥先生破天荒地告诉ABC调查组,他闯入程女士的狗舍,将她的两只灰狗带走,并索要4.35万澳元的赎金以换取这些狗。图利奥先生在一条脸书消息中告诉程女士,如果她不付钱,他就会向维多利亚竞赛灰狗协会报警。他写道:“如果你做了正确的举动,一切都会过去,你可以重新享受赛狗的乐趣。”“我希望周四钱就能准备好......没有游戏,没有谎言,没有借口!!只要确保你准备了钱,我就会派人去收,没有人会发现任何事情。”最终,根据维州灰狗比赛规则,图利奥先生的威胁和绑架灰狗行为导致他被判犯有多项罪行,并被取消从业资格八个月。图利奥先生表示,他已不再参与灰狗比赛。高先生和被称为高先生“澳大利亚代表和代理人”的图利奥先生目前正在维州民事和行政法庭起诉程女士,追讨为买狗支付给她的40,400澳元。程女士否认这一声称及拖欠任何款项,也没有回答ABC的问题。图利奥先生告诉ABC调查组,他在澳大利亚为高先生充当“讨债人”,因为高先生是中国公民,无法亲自提起维多利亚州民事行政法庭诉讼,而且他不喜欢程女士。他说,他没有因协助此案而收到任何报酬,此案仍在审理中。ABC调查组采访到的位于中国的代理商王先生称,图利奥先生不仅是一名讨债人,还帮助中国买家购买澳大利亚灰狗。王先生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中国很多人都认识文斯(Vince)。”当被要求回应王先生关于他参与向中国出口的说法时,图利奥先生最初说“我很有名,这很好”。在参议院进行调查之前,行业领导者称灰狗被送往中国的问题规模较小。(AFP: Robyn Beck, file photo)他否认向中国运送过任何灰狗,也没有参与灰狗的出口,但表示他总体上支持这种做法。“这并不违法。如果这是违法的,那就有问题了,但这并不违法。”“老实说,他们比澳大利亚人照顾得更好。“每个人都认为在中国,他们会这样做,他们会那样做。这都是胡扯。我告诉你,都是胡说八道,它们在中国受到的待遇比在澳大利亚更好。”图利奥先生还被指控与另一个灰狗出口漏洞有关,通过这个漏洞,退役的灰狗在出口前被归类为宠物。新南威尔士州的一只名叫米奇·杜(Mickey Doo)的灰狗退役后被重新归类为宠物,然后直接出口到中国。米奇·杜的最后一位注册主人、著名纯种犬主卢克·穆雷尔(Luke Murrell)告诉ABC调查组说,他将自己的灰狗卖给了图利奥先生。图利奥先生否认有人卖给他这只狗,也否认与这只狗有任何交易,但他说:“如果这只狗已经退役,并且是一只宠物狗,那么它就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米奇·杜退出赛场后,被重新归类为宠物,然后直接出口到中国。(Supplied)各州灰狗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仅限于与赛狗业有关的人员,因此很难杜绝向中国出口灰狗。澳大利亚灰狗管理机构目前正在调查米奇·杜一案,去年还有另一只灰狗联邦摩根(Federal Morgan)也是利用这一漏洞出口到中国的。新南威尔士州灰狗福祉与诚信委员会(Greyhound Welfare & Integrity Commission NSW)表示: “这些灰狗被行业参与者主人重新领养,并列入动物伴侣登记册 (CAR),从而成为宠物。”“一旦之前参与竞赛的灰狗成为了宠物,它们的出口就成为澳大利亚政府的责任。”呼吁加强出口管制绿党参议员梅林·法鲁奇(Mehreen Faruqi)最近提出了一项法案,禁止出于商业目的出口灰狗。她说,目前的行业制度以及历届联邦政府的应对措施都未能阻止灰狗的出口。她说:“该法案将要求,如果有人想以动物伴侣为目的出口灰狗,需要获得部长许可。”“而且携带灰狗的人也有责任确保他们向部长提供证据,证明这确实是此灰狗的用途。”绿党参议员法鲁奇说,目前的行业制度未能阻止向中国出口灰狗。(ABC News: Mark Moore)灰狗行业机构不支持该法案,并认为一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将有助于阻止违反其规定的灰狗出口。维州竞赛灰狗协会首席执行官莱恩先生表示,该组织支持在现有护照系统的基础上,引入联邦农渔林业部(DAFF)通知各州监管机构出口申请的程序。他说,他支持“行业主导的应对措施”,并坚称这是一个“小规模”问题。澳大利亚灰狗协会首席执行官斯托特说,这种方法是“阻止极少数灰狗出口到未经授权国家的最有效手段”。联邦农渔林业部的官方记录显示,自2014年以来,共有109只灰狗被出口到中国。当ABC调查组询问澳亚灰狗协会(Greyhound Australasia)是否审查过中国繁育网站上列出的 700 只澳大利亚灰狗时,该协会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农业部发言人表示,农业部目前正在与各州和领地当局讨论是否可以共享出口信息。七年前一个特别委员会建议联邦政府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保护灰狗。(ABC North Coast: Samantha Turnbull)2016年,在联盟党政府执政期间,前高等法院法官迈克尔·麦克休(Michael McHugh)撰写了一份新州特别调查委员会报告,强烈鼓励联邦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对灰狗出口亲自进行监管。“联邦政府挺身而出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涉及动物福祉的这一重要领域,联邦政府是唯一能够发挥国家领导作用的实体。现在正是这样做的好机会,”麦克休先生写道。从那时起,联邦政府监督灰狗出口的方式一直没有改变。不过,联邦农业部长穆雷·瓦特(Murray Watt)告诉ABC调查组,他将考虑当前参议院调查的结果。他说:“阿尔巴尼斯政府支持强有力的动物福祉标准,并认为所有动物都应得到人道的对待。”...
“最近,我之前买的银行理财收益开始出现单日亏损。”高女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她此前购买的PR2(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近期收益再度出现下降。这引发了她的担忧。9月13日,贝壳财经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看到,针对近两周理财收益再度出现亏损的讨论越来越多。有网友表示,自己在不同银行购买的开放式短期限稳健理财,近期收益都有不同程度回撤。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由于债券市场波动,银行理财收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当前赎回压力进一步传导至负债端,并强化为负反馈的可能性较低。当前理财新发产品并未受阻,9月以来,理财配债仍是每日净买入。展望未来,拉长时间看,基本面的趋势性拐点尚未出现,存款利率和存量房贷利率等广谱利率或继续下调.银行理财产品日收益再现负值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已现“最近我看银行理财收益突然变绿了,就赶紧赎回了。”一位银行理财客户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他此前购买的某国有银行理财公司推出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近期收益率突然转为负值。而他所购买的是一款风险等级为PR2的、主要投向于债券资产的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贝壳财经记者查看了多只银行理财产品发现,近期投资于同业存单、债券等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出现了一定的回撤,部分产品连续多日收益为负。根据光大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9月以来,固定收益类理财收益率下滑幅度扩大。2023年8月,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中枢为2.2%,较上月下滑0.6个百分点。9月以来,随着市场调整力度加大,收益率呈现进一步下滑态势。截至9月7日,固定收益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为0.6%,较8月末下滑0.9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与债券市场波动有关。实际上,固收类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底层资产大多是政府发行的债券(利率债)和企业发行的债券(信用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上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越高,价格越低。因此,债券市场的走势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净值水平,导致波动。数据显示,8月21日到9月12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27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9个基点,中证全债指数回撤0.36%,均明显小于去年11月调整的幅度。兴业银行财富管理部发文指出,在政策轮番发力、地方专项债加速发行、信贷规模显著放大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而权益市场有所回暖,“股债跷跷板”效应较为显著,多种因素助推之下,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从8月21日起均出现上行,带动各品种债券价格下跌,进而导致固收类产品净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债券回撤背后本轮形成“循环赎回”可能性较小时隔半年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再次因为债券市场的波动而出现回撤,有投资者担忧,投资于债券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会出现持续回撤。对此,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性相对较小。“净值化运作模式下,理财运行波动性加大,将不断面临阶段性赎回压力,但负债端持续赎回并引致资产端被迫抛售,才是形成赎回循环的重要一环,目前反馈强化机制尚未形成。”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当前,理财新发产品并未受阻,9月以来,理财配债仍呈现每日净买入状态。在王一峰看来,当前时点理财资产端赎回部分公募债基等具有客观性,但历经2022年末系统性冲击过后,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安排,客户对净值波动的认知,以及机构和监管对于潜在市场冲击的谨慎程度都发生了新变化。再叠加当前经济环境不支持广谱利率延续快速上行态势,赎回压力进一步传导至负债端并强化为负反馈的可能性较低,即便有部分产品阶段性产生赎回扰动,反应烈度也会相对可控。兴业银行财富管理部相关人士亦指出,与去年债券市场的调整相比,由于目前“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降-投资者赎回-机构抛售债券-债券价格又下降”的负反馈循环尚不明显,因此调整幅度较小。“当前市场对未来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弱于去年 ‘赎回潮’阶段。”兴业银行财富管理部人士表示,对比去年11月,理财产品“赎回潮”也不再是本轮债市调整的核心因素。从今年的情况看,尽管一些机构在止盈诉求下,部分赎回了持有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中长期纯债公募基金,但是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仍在净买入利率债和信用债,增配力量仍然稳健。...
8月底,国内最大规模量化基金的创始人因为豪宅拍卖中标而引人注目,他的公司又因为销售行为受到了监管的处罚。9月1日,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台了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在今年A股表现差强人意的背景下,针对量化投资的批评声音此起彼伏。如果量化策略都是运用“智能贝塔“,以承担风险或者风险变种,或者市场错误定价去赚钱,或者用于指数增强,持仓期也相对较长,那么市场和监管都是欢迎的。但量化里面很流行的套利策略争议就比较大,套利就是利用同一资产在不同市场的价差,或者利用两种或三种强相关资产的价格偏离来进行低买高卖。由于价格变动是公开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套利策略就越来越演变成速度竞赛,成为了高频交易。重新认识高频交易过去大家也夸高频交易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缩小市场差价,但是2010年发生了两件事情,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高频交易。2010年,美国一家电讯公司花3亿美元修建光纤连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目的就是在和标普500挂钩的的两种资产之间进行套利交易,一个是标普500交易所买卖基金,一个是标普500期货合约。建光纤的目的是让一买一卖的交易通讯时间从16毫秒降低到13毫秒,节约3毫秒,也就是0.003秒。我们眨一下眼睛要400毫秒。就在这个消息公布前一个月,美国股票市场发生了一次没头没脑的闪崩,道琼斯在5分钟下跌了600点,市场亏损一万亿美元。调查发现是高频交易砸盘干的,但是抓到这个干坏事的人花了5年时间,可见技术发展不仅让交易速度变得更快,也让交易变得更隐蔽。尽管金融机构宣称建光纤通信做可以提高市场流动性,缩小买卖差价,但公众普遍认为好处都被高频交易公司拿走,并令其他投资者受损。而且,这样的速度竞赛对社会是一种资源浪费。更让大家意外的是,从2011年开始,高频交易公司就开始用微波,也就是光速来进行通信和下单,速度竞赛就从千分之一秒进入到了百万分之一秒和十亿分之一秒的竞赛了。高频交易恶化市场流动性金融学界仔细研究后发现,过去宣称的高频交易提高流动性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美国市场交易成本下降,买卖价差缩小主要发生在1990年代的末期和2000年的中期,主要是交易所更新了硬件和软件设备带来的,这个时候高频交易还不流行。高频交易是2005年之后才开始发展,更多的证据显示,随着交易速度越来越快,高频交易其实是恶化了市场的流动性,投资者支付的交易成本其实变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过去是人工交易时代,交易速度慢,最快也许就是百分之一秒,这样做市商只要依靠低买高卖,就即能平衡买卖不平衡,提高市场流动性,又可以赚钱。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做市商越多,买卖差价就越小。但是进入到电脑交易时代,只要是连续时间都可以用作交易,千分之一秒还不够快,要发展到百万分之一秒,十亿分之一秒,光速是唯一的限制。这样一来,动作慢的做市商会发现,他们之前提交的买价和卖价,一旦因为公共信息变动过时,但又来不及取消,就会被速度快的高频交易商“狙击“,后者买入前者报的低价,卖出前者报的高价。举个例子来说,因为突发消息,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突然升值,在岸人民币还没来得及调整价格,高频交易商就会低价买入在岸人民币,卖出离岸人民币,这样的套利就赚到钱了。但问题在于,在岸人民币做市商也明白自己速度稍慢,他们为了不亏损,理性的做法就是一开就扩大在岸人民币的买卖差价。在高频时代,谁也不敢说自己快,别人慢,谁都可以狙击别人,也可能被别人狙击,所以大家都会在定价时扩大买卖的价差。在现有的交易制度允许连续时间下,高频交易商进行速度竞赛和狙击策略是最合理的,不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变差了,而且高频交易商不会进行价格竞争,这样套利可以带来的利润就都被他们拿走了,其他投资者享受不到好处。比如前面提到的标普500交易所买卖基金和期货合约之间的套利利润每年基本维持在7500万美元,高频交易速度越来越快,但这些钱都是他们赚走,而不是随着竞争加剧而减少。此前,学界和业界讨论的限制高频交易的措施,例如收取交易税,限制单位时间的报价次数(或报价与交易比例),最低交易间隔要求等等,都无法从本质上改进高频交易商的“狙击”行为,而“狙击”本身就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破坏。好的交易制度为何无法实施?那么,怎么样才能让高频交易商进行价格竞赛呢?答案是要修改目前的交易制度,比如把所有买卖订单集中到一起,采取开盘时的集合竞价方式,每0.01秒交易一次。这样一来,高频交易商的速度优势就没了,他们就会转到价格竞赛。这样他们的利润就会减少,好处就会转到其他投资者身上了。但是,这个人人称赞的改革方案到现在也没法落地。一方面,近些年美股一片繁荣,监管机构不想“吃螃蟹“惹出麻烦;美国政治大环境下,提议修改现有交易制度的人往往被视为”共产主义分子“。因此,很难期待监管推动变革。另一方面,如果监管不介入,市场竞争本身也难以解决市场产生的问题:缺乏颠覆性的创新者,因为一旦成功就会被现有的交易所模仿,前期的投入很难收回成本。而最重要的反对力量其实就是交易所本身,因为高频交易商现有的”加速“技术,大多就是支付费用从交易所直接购买的。每家交易所的制度各有差别,他们开发了符合自身要求的加速技术高价出售。其他出售的服务和商品还包括市场直接接入(DMA)、服务器托管(colocation)、专线数据传输、优先获取高频数据等等。这些方面的收入占到芝商所总收入的15%,在BATS交易所占70%。显然,修改交易制度的建议遇到了奥尔森描述的“集体行动的悖论“,交易所和高频交易商数量较少,有共同的利益,他们可以紧紧抱团捍卫现有的交易制度;改变制度的好处巨大,但却分散在众多投资者身上,他们期待其他人承担成本采取行动去改变制度,这样自己可以”搭便车“享受好处。最终结果就是现有制度继续存在。加深对中国高频交易的研究。(作者是方德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相关阅读:股市/融券T+0制度套利漏洞持续发酵...https://www.cjz.vip/303745029.html“量化基金是割韭菜工具、股市吸血鬼!”又有私募大V怒怼量化!https://www.cjz.vip/303744693.html...
据媒体报道,近日,博主“荒蛋制造局”发布视频称,其花10万元定制了能完全还原本人的人脸面具,并用该面具解锁了多款手机,还成功在支付软件刷脸支付。记者还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已有利用3D打印制造人脸模型、进而制造人脸面具的相关业务,但报价不一。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的身份认证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跟大家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安全无疑非常重要。如何管理,开启权限需要什么样的门槛,一直是社会关心的话题。该博主拍摄的视频,揭示了3D打印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不引起重视。有关部门一是有必要介入调查事情的真实性;二是调查网上相关业务到底存不存在,有哪些人在从事相关行业?都有哪些人定制了此类面具?有没有流向非法渠道?打印制作他人3D人脸面具或涉嫌侵权和犯罪。因此,记者询问商家,对制作3D人脸面具是否需要制作者提供身份信息和用途,并到公安部门备案。结果商家予以否认。显然,这样一种宽松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完成面具制作的道具公司传统上属于影视剧行业,这样的定位也可能导致监管上存在漏洞。现实生活中,我国已有利用人脸支付系统漏洞破解支付软件的案例。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份判决书中显示,有不法分子获取他人信息制作“3D人脸动态图”,突破了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后登录支付软件,转移资金2.4万余元。最终,参与人员全部获刑。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对人脸识别技术采取了不少监管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法律也对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使用目的、责任认定等作出规范。前不久,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网信办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对一些具体场景中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划了“红线”,详细规定了平台、个人等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前提、条件和程序。此外,有关部门要展开积极防范,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漏洞向社会发布风险警示。同时,对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他人安全及利益的行为重拳出击。当然,我们也无须过度担忧,“3D人脸面具”并非无法可治,随着技术的进步升级,会一一堵上漏洞,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有央企背景的中国远洋集团宣布,将暂停所有境外债务(包括境外美元证券)项下的付款,直至整体重组及/或延期解决方案获得实施。远洋集团星期五(9月15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上述消息;并称集团将集中一切必要资源,确保现有项目交付,加快在建物业及已竣工物业的销售,稳定业务营运,保障购房者、集团合作伙伴及所有持份者的利益。公告还说,集团正在实施严格的降本增效措施,以提高营运效率。今年8月14日,远洋集团因一只美元债未能在宽限期结束前支付利息2094万美元,导致发生违约。不过远洋集团三天后(8月17日)发布公告宣布,2024年、2027年和2029年到期的三笔美元债票息展期方案正式通过。...
(原标题:穆迪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至负面)国际信评机构穆迪星期四(9月14日)将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从“稳定”调至“负面”。图为碧桂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处楼盘。(法新社)国际信评机构穆迪已下调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评级,从“稳定”调至“负面”,并称经济增长疲软正在影响购房者的支出。据法新社报道,穆迪星期四(9月14日)称,预计中国未来六到12个月的房地产合同销售额将下降5%左右,而且中国政府最近政策支持的影响将是“短暂的”。穆迪也称,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的信贷压力也让购房者更加规避风险。碧桂园债权人本周批准公司旗下六只境内债券还款期展延三年。穆迪还表示,经济较弱的城市预计房地产销售将出现最大跌幅,“经济疲软的地区将导致大部分预期的销售下降,而且人口持续外流。”美国银行本周的一份调查也发现,中国房地产已经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投资者眼中全球信用风险首要来源。有8%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潜在的“泡沫破灭”是最大的尾部风险,紧随其后的是央行因高通胀而保持鹰派立场、地缘政治恶化、信贷紧缩等。...
(原标题:深圳交通局拒公开炫富事件调查结果引质疑)时隔近半年,针对3月发生的“北极鲶鱼”炫富事件,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不予公开相关信息”的答复再次引发舆论质疑。据报道,人民网深圳抖音账号9月10日发布一条消息,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一份答复函,指该答复函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对“北极鲶鱼”炫富事件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答复函中写道:“经研究,您申请的公开信息不属于我局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信息,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称的政府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我局决定不予公开。”网民纷纷对官方上述答复表示失望,不少网友说,“等了个寂寞”,也有网友表示,从答复函中看到的是“权力的傲慢”,并质疑相关部门是在借助时间让该事件悄然过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星期二(9月12日)就此事表示,会将诉求反馈给主管部门,会有主管部门去核查。据早前报道,网名为“北极鲶鱼”的网友今年3月22日在社交平台发布“我家那么多钱都是韭菜供的我怎么能不喜欢呢”、“我只知道我家有9位数”、家人“感觉贪了”等言论,被质疑炫富并引发轩然大波。根据该网友发布的照片等信息,网友推测该女子姓钟,其爷爷是曾担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某分局局长的钟某某。钟某某随后回应称,“家中有9位数”的说法不实。深圳市交通局在3月24日发布情况通报称,网上言论提及的当事人是该局原货运分局干部钟某某,已于2007年退休,该局已就相关信息开展核查,将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在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经济,优化民营企业经商环境这样的前提下,在三令五申的前提下,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是这样支持民营企业?就是这样优化营商环境?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与中央、国务院、各部委背道而驰,随便一个区分局就能随意跨省冻结其它企业的上亿资金?赤裸裸抢钱?近日,湖北荆门的企业家李威威在网上投诉:个人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及相关的11家公司账户被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冻结,涉及资金1.64亿元,其中包括在港交所上市的米虫互联网络(武汉)有限公司(简称“武汉米虫”),理由是个人及上述公司在经营中涉嫌传销。目前,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已受理投诉,表示最迟将在11月1日前办结并答复。湖北一企业遭江西宜春市监部门调查今年34岁的李威威是湖北省荆门市的创业明星。据介绍,2015年李威威开始创业,短短5年时间,他在深圳、杭州、惠州、武汉、襄阳、荆门等地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游戏等版块的经营,有了价值20多亿元的资产。2022年12月,李威威宣布不再经营热血传奇游戏的代理业务,创立了米虫互联网络(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米虫)。武汉米虫立足技术创新,融合人工智能,打造了一个集娱乐、社交电商、本地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短视频服务平台。李威威受访图“8月10日,我发现个人的一张银行卡被冻结。”李威威称,随后了解发现,不仅是其个人账户,其名下实际的武汉米虫、米虫科技信息(深圳)有限公司、浙江旭玩科技有限公司、金丰科技信息(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澳园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畅游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奥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起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金惠(武夷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清耀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的账户都被冻结了。原因是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认为,他及其实控的11家公司在经营时涉嫌传销,为防止其转移或隐匿资金,在今年7月24日向当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查封、冻结上述11家公司及其个人财产合计1.64亿元。李威威称,这已经不是其第一次遭到江西宜春有关部门调查了。2020年5月18日,他作为热门网络游戏热血传奇的代理商,曾被江西宜春警方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调查。经申诉,最终,该案以宜春市公安局宜阳分局下发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告一段落。企业方称1.64亿元被冻结缺乏依据一份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立案审批表显示,今年的3月,该局执法人员接群众举报,武汉米虫公司涉嫌传销,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建议立案调查。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向当地出具的承诺书(受访者供图)今年7月24日,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向当地法院申请财产诉前保全时,出具的一份加盖有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公章的《承诺书》称,“我单位承诺在办理米虫互联网络(武汉)有限公司涉嫌组织传销一案中向贵单位申请财产诉前保全出错,导致相关当事人造成的财产损失,由我单位承担。”李威威进一步介绍,宜春这次调查的对象是武汉米虫,11家公司中的金丰集团、奥游等公司与武汉米虫没有任何业务关联,这些公司也没有在江西没有开展任何业务。“只是这些公司背后的控制人都是我李威威。我有一张银行卡在5年内没有进账,也被冻结了。”武汉米虫的代理律师、湖北赋兮律师事务所律师尚满庆称,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对“武汉米虫涉嫌传销案”没有管辖权,若武汉米虫通过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涉嫌违法,应当由其住所地武汉东湖区新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或者其上级部门直接管辖。此外,李威威称,武汉米虫被指涉嫌传销的业务,是武汉米虫2020年的一项会员充值业务,消费者充值不同金额获得不同的会员权限,购买商品时获得不同额度的折扣优惠。当时,该业务的流水总计3000多万元,且只做了三个月就停止了。这是因为疫情反复,导致经常出现会员买了商品发不了货。李威威不解地说,不知道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申请冻结1.64亿元的依据在哪里?宜春市监部门受理跟进调查据上游新闻报道,9月8日,记者联系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了解案件调查进展情况,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根据立案审批表上的信息,联系了立案申请人、该局打传办负责人郭某,表示可以由她进行回复。郭某所在科室的工作人员则称,郭某休假在外,且她本人只是牵头在立案审批表上署名,对具体情况不了解。同时,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对该案进行调查,具体经办人在出差办案中,“还没有定性”,具体情况不便透露。9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拨打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家清的电话,无人接听,去短信未能获回复。随后,极目新闻记者还与宜春市袁州区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被告知要采访须得到上级宣传主管部门的同意。随后,记者又与宜春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员联系,再次得到“仍需向上级宣传主管部门报备同意”的回复。受理告知书(受访者供图)近日,李威威已就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调查“武汉米虫涉嫌传销案”向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求助,并向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反映投诉。9月初,宜春市市场监管局出示的一份受理告知书称,将在11月1日前办结并书面答复。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投诉由被投诉人实际经营地或者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的规定,若有消费者投诉武汉米虫涉嫌传销,管辖权属应为武汉米虫实际经营地或住所地。对此,武汉米虫等单位可进一步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求助。北京市中闻(武汉)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团队胡雯琼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若武汉米虫涉嫌传销的金额流水仅3000多万元,目前冻扣1.64亿元,悖离相关法规,有超标之嫌。...
9月14日中午,上海市纪委监委通报: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白廷辉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白廷辉出生于1967年2月,河南柘城人,曾任上海市地铁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上海市水务局、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2017年7月,他递补为上海市委委员。2019年2月,白廷辉任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直至此次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