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熟人”告诉你,某项投资有高额利息、高额回报,那么你就要在心里打个问号了。投资理财须谨慎,高额回报要警惕。因为非法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近日,不断接到消费者来电,反映一些所谓理财公司声称投资即可获得高额回报,咨询这样的投资是否受到法律保护,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上当受骗的群众寻求帮助。 经了解,这些所谓理财公司或个人通过熟人、亲友,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承诺给付高出银行利息数倍的高额利息吸引人进行投资理财,这样的行为已涉嫌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些消费者不加辨别,见利而动,迅速加入疯狂投资理财的行列,都期望“一夜暴富”,结果却损失惨重。 结合目前情况统计,类似民间担保、融资、借贷、P2P等形式引发的案件已呈逐渐上升趋势,甚至屡屡发生企业负责人携款“跑路”案件。为增强消费者理性投资、科学理财、依法收益的意识,12315中心发出消费提示:投资理财须谨慎,高额回报要警惕。 首先,不管以什么名义、什么形式,如果没有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发放正规牌照的公司从事相关理财业务,就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投资人投资前应着重查看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必须是在法定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其次,非法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以外的利息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有关法律予以制裁。制裁包括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等。 再次,像“网络搜索中文关键词”“中文域名”等商品也同样存在问题,这些商品并不像所谓专家、宣讲人所声称的有如此高的投资价值,所谓的巨额经济利益也只是单方面的叫价,结果是投资人白白花费了大笔金钱,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市民切勿盲目相信和参与违规投资,避免自身财产遭受损失。 ...
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谈吐举止及行事作风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三观”的形成。因为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权威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也都是正确的。因此,国内知名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理财师提醒,在生活中,父母一定要避免以下8个错误的理财行为,千万不能让它们影响了孩子。 1、喜欢的东西就买下来 很多妈妈们都会带着孩子一起逛街,那么她们的花钱习惯也会在逛街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消费观念。如果妈妈们不注意养成货比三家、按需求购物等良好的消费习惯,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买,花钱没有任何规划,那么她的孩子日后也可能会这样。 2、不喜欢的东西就扔掉 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会将它们放置在不常见的地方,或者是直接扔掉。这样的行为直接暴露了一个理财坏习惯,那就是浪费。理财师认为,为了让孩子养成不浪费的习惯,对于一些不喜欢的、用不上的东西,家长们可整理出来捐给有需要的人,或者是与孩子一起发挥脑力将它们变废为宝。 3、不知道钱花哪儿去了 很多迷糊家长经常会忘记钱放在哪儿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导致在家翻箱倒柜地找钱,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没有形成记账的好习惯。孩子们看多了父母找钱的行为,会觉得忘记钱到哪儿去了是很正常的。 4、不看国家政治经济新闻 在家里,父母大多时候是能掌握电视遥控器的,他们的节目选择倾向也会影响孩子。如果父母们总是热衷于韩剧、泰剧、谍战剧,遇到政治经济新闻播报就调台,那么无形中也会让孩子对政治、经济类新闻产生反感,这样是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对于经济、市场及投资理财的敏感度。 5、不与孩子讨论投资理财 家人对于某件事情讨论得越多,孩子对事件的关注也会越多。如果家人从不与孩子讨论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那么孩子对于投资理财也会兴趣寥寥,甚至是一无所知。所以,理财师提醒,父母们要学会与孩子交流什么是投资理财,比如说,向他们解释什么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稳利精选基金有什么特点等等。 6、家里没有理财相关书籍 孩子是有很强好奇心的,对于家长的东西,他们总愿意去翻出来看看。在家里存放几本与理财相关的书籍,能为孩子提供理财学习的渠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所以,家里还没有理财书籍的家长们,赶紧去网上淘两本书回来吧。 7、只知道省钱和存钱 在教育孩子理财的时候,一定不要只教他们省钱和存钱,这样会遏制他们赚钱、花钱的欲望与能力。所以,当孩子向你要钱的时候,不要一口拒绝,也不要二话不说就给,一定要先问清用来干什么,是否真的需要,然后鼓励他们将钱花到该花的地方。 8、常常为金钱争吵 如果父母常常为金钱问题而争吵,会导致孩子们对金钱产生抵触心理,认为钱是不好的东西,或者是认为有钱就能解决所有事,从而形成错误的金钱观。所以,理财师提醒,父母们一定要克制在孩子面前为钱争吵的行为。 父母不可能一生代替孩子,因此要尽早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理财教育对于孩子在未来独立生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们千万不可忽视。 ...
苹果最近申请的一项专利表明,移动支付系统计划不仅仅局限于iMessage。专利申请文件显示,苹果显然计划把它整合在其他iOS服务中,其中包括“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和日程表事件”。 当然,企业申请专利并不意味一定会把相关技术用在产品中,因此无需期盼苹果近期会把P2P移动支付系统整合在其他iOS服务中。 ...
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它是随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客户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资金借出的客户,另一个是需要贷款的客户。P2P平台是以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或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受国家相关政策监控。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P2P平台作为信息和撮合中介,本身不吸储,不放贷,不能作为资金池,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部分有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部分去担保化。P2P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1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 近年来我国P2P借贷平台发展很快,但侵害投资者利益甚至携款跑路事件层出不穷。 原则上,首先,P2P网贷平台只能提供借贷撮合与匹配等信息服务,不能提供担保和保本保息等信用中介服务;第二,平台不能有资金池,要做到清算结算分离。借贷双方要在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开个人账户,不能把钱存入平台账户,这一点十分关键;第三,借款项目要小额分散,借款方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人;第四,信息要公开透明,要向借贷双方提供原始真实信息,特别是真实利率和期限等,不能暗箱操作,不能搞期限错配。 恒丰银行北京分行徐文书提醒投资者:在参与P2P网贷业务时,要有风险辨别能力。P2P网贷模式千变万化,标的项目、担保方式、借款周期、投资回报率各不相同,而这些信息恰恰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的基本依据。尽可能选择社会信誉高、大股东实力强的P2P平台进行借贷或理财。恒丰银行的直销银行“一贯”平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近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上广为流传一种“签到赚钱”的新方法,声称是“马云弄的新品”,用户只需关注某公众号,每日“签到”,便可获得现金。昨天,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发表声明称,蚂蚁金服及阿里巴巴从未推出过这种“赚钱方法”,请大家避免上当受骗。 记者搜索关键词,发现名字相似的账号有上百个,且都是认证号码,多为深圳一些商贸公司。蚂蚁金服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微信账号是为这些App做引流,借“签到赚钱”之名,骗取用户关注,诱导用户注册、**,给这些App导流,账号的运营者可从中获取提成。蚂蚁金服发表声明称,蚂蚁金服、阿里巴巴集团以及马云先生本人不可能也从来没有推出过这种所谓的“赚钱方法”,请大家注意辨别,以免上当受骗。 ...
1、利率识别法: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利率13.55%,再看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基准利率为5.25%,法律保护的贷款利率为21%,也就是基准利率的4倍。同时,借款人如果在平台借款,除去支付正常的利息外,可能还要支付一些服务费用,即便利率为14%,综合的资金成本也达到了30%左右,所以正常的借款标如果利率超过18%就应当警惕,适时回避。 2、背景识别法平台设立的背景主要观察以下方面:一是干爹的资金是否雄厚,雄厚的资金实力代表了兜底能力强;二是干爹来自哪个行业,如果是金融类科班出身的,无论风控能力,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都会较普通平台好,但是要警惕特定行业内干爹设立平台在特定行业融资的,这样的平台有自融嫌疑,且风险度集中容易受行业景气度影响,造成大面积逾期。 如上说理想的干爹就应该是目前银行系出资、入股或自设的平台,保险系出资、入股或自设平台,其余的,都是伪干爹,不明觉厉。 3、团队识别法这里的团队指的是创始团队或者运营团队,有些平台会有单独的介绍页面,大部分没有。没有的怎办?你可以问客服,巧妙地询问这些核心团队的成员来自哪里?优秀的团队,需要银行系出身的风控、电商平台出身的技术、营销团队出身的业务、金融系统出身的产品经理与一个业内经验老到的老总,输入名字,老不老到,一看便知。 4、年限识别法运营年限这个指标非常重要,P2P网贷从无到有也走过了七年的历程,一个平台运营的年限能很好地证明自己。正所谓一年小成,三年而立,五年不惑,八年知命,三年的平台有一定的客户群体,有一定的投资人群体,有相对成熟的风控与运营体系,各类风险相对较小。...
中国经济网深圳12月31日讯 周二(29日)中国理财指数日报。其中12月29日中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指数显示,该日全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为10.30%。如下: 投资期限1个月内,全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为10.90%/年; 投资期限1-3个月内,全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为9.66%/年; 投资期限3-6个月内,全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10.02%/年; 投资期限6-12个月内,全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为9.72%/年; 投资期限1年以上,全国P2P网贷理财收益率为9.95%/年。 详见附件(含互联网“宝宝”理财收益率和银行“宝宝”理财收效率): ...
京华时报讯(记者牛颖惠)上周二,2015年“互联网金融保险保障合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通过项目合作,中国人寿财险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北京财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正式签署保险合同。 财路通牵手中国人寿财险推出的创新型险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标准化信贷审核责任保险,是行业内首个将平台运营的核心问题纳入保障范围的险种。该险种主要保障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时,在为投资人或其相关主体提供标准化信贷审核服务过程中,因疏忽或过失而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
对于投资人来说,选择靠谱的P2P平台是保证资金安全的主要控制点。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辨识公司股东背景、判断平台合规性和对风控的重视程度来推测平台是不是靠谱。除了上述两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要点,可以从实际业务出发,帮助投资人判断平台业务的安全程度。 平台具体借款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本应该是平台风控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单独提出来说,是因为这块涉及的事情较为复杂。当然,细心的投资者有时也会很容易在具体的项目情况中发现平台猫腻。 首先,需要看平台对项目披露的透明度,警惕完全不披露和披露不到位这两种情况。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义务向投资人披露,资金究竟借给了哪位借款人,或借款企业。 当前,P2P平台通常会大致披露部分信息,如借款企业名、借款人身份证号、借款用途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尤其在近一年时间里,出现了不少非P2P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些企业将项目资产打包成各种花样的理财产品来兜售。在资产端,投资者根本无法判断我的钱借给了谁。 在数家平台中,就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投资后,仅仅显示目前持有的份额,根本无法查询项目或借款人的任何信息。建议尽量远离这类平台。 其次,平台披露了项目信息,但无法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此处,就又可以用到“神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了。虽说不能百分之百判断真假,起码可以过滤掉其中一部分假信息。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查询到借款企业是否真实存在,借款企业的注册资本有无异动,法人代表有无异动,借款企业经营情况,通过多次股东的查找,还可能查到借款企业与P2P平台是否关联企业。 e租宝事件在还没有定性时,舆论对其质疑的其中一点就是项目借款人造假。数据显示,e租宝的借款公司中有超过9成企业在借款之前发生过注册资本变更,且其注册资本变更,距发布第一个借款标的时间平均为33天。变更前,这些企业的注册资本平均为154万元,变更后达2714万元。同样,e租宝还有超过9成的借款企业在借款之前发生过法定代表人变更,有的法定代表人一人控制两到三个公司。 某家平台,该平台发行过一款产品,产品的6个项目共上亿元资金借给同一个借款企业,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可以发现这家企业的诸多猫腻。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当年营业收入只有218万元,净利润为亏损154万元,负债总额达1551万元。且这家公司在借款前一个月注册资本刚由1000万元变更为2亿元。 借款主体是项目真实性的基础,连借款主体都出现异动,项目的真实性也不会去到哪里。有业内人士称,这或者是平台以低价买入壳公司在自己平台借款,即涉嫌自融。哪怕不是自融,这些项目的运营风险也巨大。 不过,恶意平台造假的手段千百样,神器并不是万能的,有些假项目看起来很真实。而且这个系统对借款的自然人暂无用处,目前个人投资者还难很通过公开征信系统查到个人征信情况。 第三,假设项目真实存在,那怎么判断项目的风险。 先选平台后选项目,企业存在各种经营风险,当前的经济形势之下,坏账率也不断走高,如何能避免自己不恰好中招? 建议尽量避开那些夕阳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处于周期低谷的行业;尽量避开借款周期超长的大标;不把资金投到一个项目上,做到分散投资。 ...
70家银行开启网银转账免费 不免费银行将被央行收费 明年4月1日起央行将对还未实施落实减免手续费的银行进行收费 央行上周五发文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据中国电子银行网统计,目前,共收集到70家银行开启网银、手机银行普惠政策。包括工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积极应对,调整电子渠道转账收费标准。 央行上周五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银行账户服务,应针对不同的业务处理渠道,制定差异化的收费策略,为存款人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支付结算服务。央行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 不免费银行将被央行收费 虽说是鼓励银行实施,但央行此次态度较为坚决。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表示,将从明年4月1日起,央行对还未实施落实减免手续费的银行进行收费,以督促银行实现免费。 据中国电子银行网显示,央行新规推出之后,短短一天内,就收到20家银行发来的关于最新的资费调整信息。其中,工商银行推出个人网银转账手续费实行五折优惠、个人手机银行实行二折优惠,部分客户全免。此外,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汉口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青岛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浙江农信12家对个人手机银行转账实行全部免费。齐鲁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葛萍则透露,2016年起个人网银转账将全部免费。 事实上,很多银行在央行新规出来之前,个人电子渠道转账已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免费政策。今年9月,招商银行高调宣布,该行网上转账全部免费。随后,宁波银行、浙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纷纷宣布网银转账全免费。 业内人士认为,很显然,此前银行主动免费是为了“应战”来势汹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将普惠广大银行客户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王梅表示,用户在最近一年内在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主要为查询余额/交易明细、网络支付和转账汇款三大业务,最经常办理的业务也是这三大业务。若对电子渠道的转账汇款业务实现免收手续费,必将极大普惠到广大银行客户。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专家周勇表示,此举将有利于行业对个人交易成本形成透明反哺,支持个人结算账户交易的低成本流转。 第三方支付将回归支付通道地位 相比银行对电子渠道推进转账普惠,原来一直打免费牌的第三方支付却悄悄开始试水收费。今年10月,微信支付转账手续费规则做出修改,每人每月转账、面对面收款有2万元的免手续费额度,超出部分按照0.1%的标准收取支付方的手续费;而支付宝在PC端的转账同样是收取0.1%服务费,手机端转账目前仍然免费。 随着用户的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营成本较高,加上央行收紧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免费转账的蛋糕可能越来越小。有银行业人士指出,银行业进入“免费时代”可能会对第三方支付产生影响,毕竟就银行整体来说,用户基数很大,而且从安全性上来说,多数人还是更信任银行,第三方支付将回归支付通道地位,传统银行业推出“网银跨行转账免费”的意义则无异于倍增。 而不愿意具名的第三方支付有关人士表示,银行推出网银转账免费,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并不大。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来说,业务范围其实很广,比如网购支付、还信用卡等,个人转账其实只是其中一种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