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陆金所IPO幕后事:内部高管看空、P2P存量难消、兑付方案未果
发布时间:2020-08-04 16:02 来源:一点财经

“这次上市其实我们内部依然不太看好,能不能上还是个未知数。”

就平安集团旗下金融科技“独角兽”陆金所赴美IPO事件,《商业封面》向陆金所公关部和集团高层求证时,得到了两种不同状态的回复。

陆金所媒介公关负责人给出了“对上市传闻没有评论”回复,而平安集团的一位高管却向《商业封面》表达了陆金所一直都有IPO的打算和动作,只是平安很多内部员工并不知情。

无论对于陆金所IPO的不置可否,或是模糊性回答,其实话语中平安方面都显示了极其谨慎的姿态,毕竟陆金所已经多次传闻或被传闻要上市,此次IPO能否靴子落地似乎还是个“未解之谜”。

甚至上述平安集团高管直截了当的说出了“内部”的不看好:受P2P业务及行业变化影响。

起家于P2P业务的陆金所虽然早已将这块业务拆分出来成立“陆金服”,而2019年7月间,为配合监管的“三降”要求,陆金所宣布旗下陆金服也退出P2P领域,但P2P仍然是阻碍陆金所上市的一个关键。

“陆金所在所有P2P平台中身份、背景太特殊了,行业火热的时候,人们甚至会将陆金所等同于整个P2P行业,现在想要完全撕掉这个标签,真的很难。”

正如该平安集团高管所言,2011年诞生的陆金所被行业公认为是P2P的正规军,是行业发展的模板和榜样,也因此P2P的印记在陆金所身上格外显眼。

只是现在,监管和市场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让又到了IPO十字路口的陆金所看起来有些无所适从,这家被平安集团寄予厚望的金融科技平台到底能否闯过IPO这关?未来又能否独树平安“科技金融”的旗帜?

|剪不断的P2P

“当年陆金所出来的时候,我们都认为这可能就是以后P2P行业的模板,或是终极形态。”一位“草根”金服平台高管对《商业封面》如此感叹陆金所在P2P行业的横空出世。

但其实,按照马明哲最初的设想,陆金所是要做一个类资产证券化的平台,通过打通资产端和资金端,去支持中小企业和发展消费金融。

然而,在2011年9月间陆金所成立之后,公司初创团队很快发现当时并没有成熟的法律框架体系允许资产包装、线上开户、线上投资的平台模式,只能够借助个人之间的民营贷款的法律结构,在借款方、投资方之间建立一对一的法律关系,同时建立征信体系,进而把线上的交易平台打开。

因此,P2P网贷直接融资模式成为最好的切口。

随后,陆金所又针对机构投融资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Lfex也在2013年下半年搭建完成,主营业务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F2F模式),以及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2B模式)。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陆金所建立了网贷债权转让的二级市场,同时覆盖个人投资业务和机构投资业务。当某个债权人需要流动性时,可以通过“一口价”和“竞价”方式寻求债权转让。如此便缓解了投资人短期的流动性需求,平台自身也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借以产品模式创新和平安集团的支持(资产、获客、风控、信保等等),陆金所很快成为P2P行业的绝对老大。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陆金所注册用户超过500万,P2P服务交易量较上年同期增长7倍,较2012年增长了1255倍。

尽管陆金所在P2P领域收获颇丰,但这仍与马明哲脑海中的“证券化理财平台”相去甚远。

而囿于监管压力,P2P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不断受限,对于陆金所以及所有从业平台来说,就是要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20200804_155803_001.jpg

2015、2016年间,陆金所一方面将P2P网贷业务拆分出来,由旗下独立品牌陆金服来承接;另一方面,成立固收部门,并引入银行、信托、证券等机构解决“上量”问题;同时着手搭建投资者适当性风险管理体系(简称KYC系统),用于评估用户风险承受、产品匹配等问题。

至此,陆金所由最初单纯的P2P网络借贷平台,逐步转型为一站式线上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20200804_155803_002.jpg

按照陆金所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在2015普惠金融CRO全球峰会上透露的数据,P2P业务仅占陆金所整体业务的10%左右,保险理财产品、公募基金还有其他固收资产占比90%。

2019年7月,为配合监管的“三降”要求,即压降平台存量业务规模、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陆金所宣布旗下陆金服退出P2P业务。

只是宣布退出易,清理存量却很难。为了尽早消化掉P2P存量,陆金所也曾与出借人商议兑付方案,只不过双方并未达成共识。

据一些出借人对《商业封面》透露:“陆金所当时给到的兑付方案是在投本金7折兑付,但大家想要的是本息全回。有平安这么大的企业做背书,陆金所也不敢不兑付。”

或可从绝大多数出借人拒绝这种兑付方式得出三点结论:其一,尽管市场教育已做了几年,但实际上出借人仍未真正理解,自己投入P2P是出借行为,而非投资理财行为;其二,参考行业此前的良退案例,出借人回款周期可能不会提前;其三,根据官网最后一个36个月的资产标的,陆金所真正摘掉P2P的标签,恐怕至少还要2年的时间。

一位行业分析师对《商业封面》解释:“出借人对P2P产品、对P2P平台显然有误,要知道银行自家售卖理财产品都会被监管部门盯的死死的,比如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再如要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必须要做风险评估调查等等。如果平安只是搞个代销,根本不用费劲单独成立一个陆金所来搞。”

|业务打包 控股上市?

“陆金所退了,还有其他业务可以做,但一些垂直类平台就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前述“草根”金服平台高管表示,“监管提出‘三降’,意思就是让各个平台能退则退、稳定退出。”

无论存量需要多久消化,至少现在陆金所已经退出了P2P业务领域,谋求IPO上市也就必然需要切换好业务和资产结构了。

目前看来,陆金所单独上市可能性并不大,就算不考虑受P2P存量的拖累,仅依靠单一理财端产品平台也卖不出一个好价钱。但如果以集合to B业务和to C业务的陆金所控股为上市主体,那么情况可能会相对好一些。

事实上,此前陆金所所有的转型都是围绕控股进行的,包括平安集团把平安普惠公司的股权转给陆金所控股进行重组,以及布局新的消费金融牌照,成立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其实是想把理财、信贷、咨询等不同类型业务“打包”在一起,为上市和估值做好准备。

只不过,新批复的平安消费金融公司,也并不是直接设立在陆金所旗下,而是通过陆金所控股旗下其它三个控股公司与母公司平安集团共同开展。

根据百度企业信用页面显示,平安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为50亿,仅次于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从股权结构看,平安集团、融熠(平安普惠)、未鲲科技、未鲲科技子公司锦炯科技分别持股30%、28%、27%和15%。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普惠是陆金所控股的资产端,而未鲲科技的前身即陆金所科技——陆金所控股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

20200804_155803_003.jpg

针对这种布局消费金融牌照的做法,有行业资深从业者对《商业封面》分析称“对于平安银行及集团算是战略性布局,并通过这种方式间接与陆金所控股发生关系,因为就算平安真的想‘弃子’,多年记忆烙印,两者也无法分开;对于陆金所控股来说,与母公司合开消金公司,能说的‘故事’就多了一层,于业务开展、于上市估值都是有好处的。”

从业务层来看,陆金所控股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财富管理、个人借贷和技术输出。

财富管理主要是各类基金、公募私募、信托等理财产品的代销,从2018年开始,陆金所代销的产品踩雷多家陷入债务危机的上市公司,引发客户投诉;2019年,受产品转型和监管要求影响,财富管理业务的交易与存量规模均出现下滑,其中财富交易1.04万亿元,同比下滑近30%;资管规模3468亿元,较年初下滑了6%。

个人借贷则主要是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资产,分别为平安普惠和已宣布退出的P2P陆金服。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陆金所个人贷款余额4622亿元,增长了23%。而平安消费金融的补位,也可以补足和超越因P2P的关闭而产生的业务差额。

“技术输出”面对的是机构客户,通过科技系统发力做B端“生意”。根据平安2019年报,陆金所控股的消费金融资管规模大幅下滑、代销产品基本停滞,但B端资产规模大增780%,达到652亿元。这些主要是通过与信托、银行等深度合作,嫁接陆金所控股的科技赋能系统投资产生的资产余额。

某种角度上,平安消费金融公司的获批,可以通过承载C端个人借贷业务用以替代“去P2P”带来的收入损失,而B端业务除了能带来实打实收入之外,还有可以通过开放反哺后台数据模型质量,这些可能会为陆金所控股上市增加不少砝码。

|“雷暴”事件的教训

在之前众多次上市传闻中,最接近终点的是陆金所C轮融资后的那次。

“其实去年就应该上市的,但合作方出现一些问题对陆金所有挺大影响的,所以后来搁置了。这次IPO,根据陆金所控股对业务和战略上的调整,其实是带着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名义去做的。”

一位平安集团某业务侧员工向《商业封面》表示,虽然这次IPO感觉还是挺难,但还是比去年“多少会好一些”,由合作方问题导致陆金所代销高净值投资产品的“暴雷”事件的影响也在逐渐消褪。

说到陆金所,外界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它与马明哲和平安集团联系到一起。陆金所总部办公地就在上海平安金融大厦内,与东方明珠仅有一街之隔。这种背书让用户颇感安心。

可2019年初,一群特殊的人群反复进出这座位置显耀、金碧辉煌的大楼,他们神色焦虑,因为这些高净值人都曾通过陆金所平台购买了《同吉1号资产管理计划》或《国盛神鹰118号资管计划》的产品。

两款产品分别出自大同证券和国盛证券之手,都只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起投金额为100万元。有些投资人为了分散风险,这两份都买了。然而不幸的是,这两款产品的底层资产都指向了同一家上市公司:濒临退市的凯迪生态(000939.SZ)。

凯迪生态爆雷,相关产品全部违约,而投资人能从陆金所拿回这些钱的希望十分渺茫。尽管陆金所后期同意将代销费用退回,但这也是平台出于“人情”考虑,而非法律必须。

根据多位法律工作者对《商业封面》的说法,“这类事件比较常见的。正常来说,投资者在这类代销平台上签订认购合同时,相当于也同时签署陆金所的免责知情书。有些投资人在投资时,可能只看了是产品周期、预期收益等方面,对于风险及责任划分并不太关注。”

“这件事儿对陆金所和投资人都提个醒,对陆金所来说,未来在筛选产品时还是要审慎准入,尽管只是作为通道,但如果出现问题,一定会造成口碑的实质性挫伤。对投资人来说,高收益对位高风险,毕竟是真金白银,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首先关注风险。”

尽管陆金所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建立风控模型,尽最大可能避免用户端的违约行为和资产端的流动性问题,但来自于合作方的业务合作,特别是规模、产品、口碑如上述知名券商那样,平台很难穿透至底层资产,因此也发生了暴雷事件。

这部分业务的“暴雷”所引发的舆论风险以及实质性损誉,让陆金所的前次上市计划最终彻底化为泡影。这也意味着,陆金所可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另谋上市之路。

|内有隐忧 外有遗患

国内监管层面,行业转型几乎完全是跟着监管变动而变动,从已实现赴美上市的P2P公司的走势来看看,如信也科技(前身拍拍贷)、信而富、和信贷、简普科技(融360),尽管按照规则在转型,但依旧难逃一路走跌的命运。

P2P网贷彻底清理的行业总基调已经无可逆转,所以资本市场对P2P资产并不看好,即便是转型新业务方向,也需要一个重新构筑认知的过程。

除了业务转型、高管看空等内忧,陆金所控股同样面对诸多遗患与不确定因素。

除了内部员工的频繁变动之外,从高管层面来看,有意思的是,新“掌门人”由平安系外人士担任。根据公开资料,前工行北分副行长冀光恒已于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控股,担任该公司联席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执委会主任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战略转型发展;

而陆金所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则着力于金融科技、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和国际市场。至于这样的安排是否代表了计葵生的实权或被削弱,上述内部员工仅用了“江湖”二字作为回复,颇有玩味。

1000.webp (4).jpg

曾被马明哲相中并重金邀请加入平安系的计葵生,现在的角色或有些尴尬

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方面对国内金融监管、P2P中国本土业务,较几年之前有了更加深刻、更加成熟的认知。

“海外资本市场根本不关心中国的P2P,他们对中国P2P行业整体评价是‘乱’,更何况,美国本土的P2P平台Lending Club都破产了,还怎么继续‘玩’。不过对于金融科技还是更看好的,尤其是有渠道、有场景和流量的平台,资本市场尤其喜欢,这一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资本市场”,某知名投行分析师对《商业封面》表示。

该分析师还指出,从目前的业务构成和牌照获取来看,陆金所控股本质上还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金融公司,B端业务收入可能会让公司财务情况看起来更好一些,但这可能不会改变市场对陆金所控股企业属性的定义——那就是金融公司。

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最终的落脚点还是金融二字。因此,如果按照金融公司给估值,一般都不会很高。所以,即便陆金所如愿在美成功上市,其后市也未必能有良好表现。

更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上市成功,那么后面募集到的资金要花到哪里,也会让陆金所控股陷入两难:如果是做经营,出借人那边绝对不会答应,他们着急要回自己的钱,并不会理会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但如果真的用于给这些用户兑付资金,这可能涉及到合规问题。

|后记

最后想说的是,小到陆金所、大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转型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眼下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从内生发展的综合型传统金融巨头,转向更讲求开放的科技型金融公司,这似乎本就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就像是海平线尽头一个飘渺的孤帆远影,似乎看得到,又似乎看不到。

不只是九岁的陆金所,即便是年过三旬的平安,其科技转型的步伐也不超过10年。我们还是要让子弹多飞一会,让科技与金融的磨合再多紧密一些,让金融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再成熟一些,让低风险和高流量并存。

或许5年,或许10年,或许20年,但终究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不该看只看到海平面上零散的孤帆远影,更应该去畅想藏在海平面下的万丈光芒。

品牌升级/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型数字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单价6600美元以上(或等值USDT)每颗,回归财经钻CZ真实价值,即将上线交易所;预约购买/财经钻官方咨询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cjzviped@gmail.com     kefu@cjz.vip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