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金融观察
小心?!那些西装笔挺的基金经理!
发布时间:2017-09-05 14:32 来源:财经钻

书名:<DIY Financial Advisor—A Simple Solution to Build and Protect Your Wealth>
作者:Wesley R. Gray


部分有价值的内容如下:


1、专家可能更短视,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保住饭碗(注:靠忽悠、欺诈、操纵和利益输送等赚黑钱的专家除外)

书的正文被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花了四个章节的内容举了很多例子,引用了四十多篇学术论文来反复强调一个论点,就是 “很多专家其实并不比个人投资者强”。

大家不要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专家一定就比我的知识面完善,比我在做投资的时候更理性。相反,很多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由于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他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甚至还不如我们个人投资者。

2、小心!那些西装笔挺的基金经理!他们可能利用了 “权威偏差”

第二点在学术界叫做权威偏差。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金融专家都是西装笔挺,穿着体面,头发也梳个大背头,似乎这样的着装会让我们觉得把钱交给他们特别放心,很佩服他们。而很多机构也在利用这样的行为学偏差做文章。

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还蛮有趣的例子:有两个基金经理,一个基金经理穿了一条牛仔裤和一件帽衫,跟你说标普500指数从1927年到2013年平均年化收益9.91%,这收益非常可观,如果你能坚持买入持有这么一个指数的话,你会很富有。“你就被动地买指数吧,不要去做一些什么别的操作了,回家睡觉吧”。

另一个基金经理穿着一套意大利手工定制的西装,顶着金融学博士的头衔,身后还站着一群博士小弟做支持,跟你吹嘘说:“如果你把钱交给我打理,从1927年投入100块钱,到2013年您将获得37万有余的终值,您的财富整整增值了3600多倍”。这个时候你肯定很心动,会接着问,“哇,这么牛逼的策略,怎么选股的呀?”。基金经理会说:“你看,我们的策略是经过精心打造的15名博士团队历经30年的研究成果、呕心沥血的独家秘方。我们致力于在市场中动态地去买入并持有一些我们认为有前景的行业公司,根据我们的模型去超配一些表现较好的投资标的,定期再平衡从而达到长期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你一听完感觉就很酷炫,也不太听得懂什么“超配”、“定期再平衡”,已经被这个博士团队三十年呕心沥血的研究结果震惊了,如果这个人再拥有吴亦凡这样的颜值,你肯定就折服了。

其实他做的事情跟买入持有标普500指数是一样的策略,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大家应该知道标普500其实是一个以公司市值来分配权重的指数,任何基于市值来配比的指数,都间接地包含了动量的因子。

如果一个股票表现好,那么自然它的市值就大,它在指数里的配比就更大,也就是间接地得到一种超配的效果。但相信很多投资人面对实质同样的投资策略,都会选择第二个基金经理。这其实就是权威偏差,人性的弱点。那人们在面对权威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去服从或者支持,因此很多金融机构或者专家会利用这个行为学的偏差做文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华尔街之狼》。

3、同样的方法,听起来复杂的可能更好卖?

第三点就是专家们在选择策略的时候会倾向于较复杂的策略,或者把某个策略包装得很复杂。原因也很简单,投资人更愿意为复杂的东西买单。

比如同样是资产配置策略,如果我跟你讲一个策略运用的是诺贝尔奖得主马科维茨背书的最小方差组合配置法,另外一个是简单的平均配比法,你会选择哪个?

可能90%金融系毕业的人都不知道怎么操作第一种方法,因为要对照教科书,参照相关系数、矩阵,包括对于预期收益的预测这些比较复杂的概念。而第二个方法,小学不用毕业都会了,平均配比法,给你10个资产类型,每一个就是10%。

作为一个很有尊严的基金经理,训练有素,做路演跟投资者介绍这个产品的时候,如果推荐的是平均配比法,可能第二天就被解雇了。第一种方法肯定收的管理费更高,更容易卖,更容易糊弄人。当然,这倒不是说第一种方法不好,就是比较复杂的东西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出发点不同可能导致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在做投资选择的时候会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投资人利益之前,说是帮你理财,可能只是想保住饭碗(财经钻注:靠忽悠、欺诈、操纵、利益输送等赚黑钱的专家除外),想着把你们的钱怎么变成他们自己的钱。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专家都没有职业操守,只能说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身在其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帮助客户创造价值。

但是如今这些现状正在得到改善,很多行业变得更加透明。

第一部分接下来的章节里面,作者继续举例、摆事实告诉大家,专家和我们个人一样,都会受到行为学偏差的影响,做一些很愚蠢的投资决定。

4、这些典型的行为偏差可能会影响你的投资判断

作者列举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行为学偏差的表现,比如锚定偏差,叫anchoring bias,就是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倾向于以最近的信息作为参照物。比如说指数最近来了一波行情,你手里有闲钱或者空仓,很多人会以最近上涨前的低位作为参照物,然后后悔没有在之前买进,就等着它往下调整的时候再买入,迟迟不敢建仓;反过来也一样,当指数一路下挫的时候,人们又会以最近的一个高点作为新的参照物,不舍得止损。这些都是锚定偏差一个很典型的表现。

第二个叫做框架效应偏差,framing bias。就是人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面对逻辑上相同但不同的表述方式的时候,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判断。比较经典的例子是一个医生跟你说一个手术有90%的机会可以生还,就等同于说有10%的机会可能死在手术台上,但是人们就比较倾向于听到前者那种表述方式。

之前(第2条)所举的两个基金经理对于买入持有策略不同的描述也是一个框架效应的体现,虽然说两个人说的都是买入持有,但是大家会更倾向于第二种表述。因为“年化收益率9.91%”听上去没有很多,他用了另外一种表述方式,“1927年投了100块钱,到了2013年将会变成37万”。

第三种叫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人们往往会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去判断一个事情的可能性。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一个地方刚刚经历过地震,附近的居民会更倾向于去买地震方面的保险,或者地震方面保险的年费会猛增,其实从统计学上来说,当某一个地区刚刚发生强烈的地震之后,再发生第二次很强地震的可能性就已经很小了,那人们在那个时候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另外一个方面跟投资比较相关的例子就是,在美国有一个叫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的公司,它是美国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截至2017年,它们管理了接近7400亿的资产,这个规模非常大了,它们每年都会做一个投资者情绪的大型调研,问题是怎么样的呢?比如,你觉得标普500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如何?在2009年到2010年分别有66%、49%接受调查的人表示因为2008年刚刚经历过金融危机,他们觉得过去一年是跌了或者平盘,反正就是没涨。你要记住这个问题并不是要你预测大盘下一年的走势,而是让你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判断,也就是说2010年年末的时候问你,你觉得2009年、2010年跌了还是涨了。其实事实如何呢?2009年和2010年标普分别涨了26.5%和15.1%,也就是说它从低谷完全反弹了,而且表现得非常不错,那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呢?可见大家在经历了2008年的暴跌之后,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还是没有缓过神来,还是心有余悸,因此那个时候大家所做的决定就会有一些偏差了,就会有一些可能不是很理性的决定。

第四个就是过度自信偏差,叫做overconfidence bias,就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会对自己掌握的东西过度自信,没有自知之明

一个例子,有一家金融机构,它截选了很多资产类型,其中包括能源板块、标普500这种大盘、包括固定收益类的美国国债,30年期国债、10年期国债,亚洲股市等等这些大类资产从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的年化收益,他画了一个柱状图。

标普500大概在这20年之内年化收益在9%多一点,你可以想一下,平均投资者的年化收益有多少。大家都觉得自己在做投资上面很有建树,那你怎么也得跟大盘差不多吧,不说比大盘要好特别多。但是在这个柱状图里可以看到平均投资者的20年的年化收益只有非常可怜的3%都不到,所以可以侧面地反映人是有多过度自信。

【返回首页】
财经钻-财经观察
财经钻-互联网金融观察
财经钻-众筹/创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