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P2P网贷平台引入中国后,就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最迅猛的行业之一。 根据《中国P2P网贷行业2014年度运营简报》,2014年,全国P2P网贷平台的投资人与借款人总计约180万人,较2013年暴增300%以上。 随之增长的是P2P交易量,以月均10.99%的速度运转。2014年,全年累计成交量达2528亿元,是2013年的2.39倍。 但同时,乱象丛生。2014年,P2P新增平台超900家,而问题平台多达275家,是2013年的3.6倍。仅仅12月,跑路平台就达92家,数量为2013年全年总和。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将民间的借款需求与民间的闲置资金以较佳的方式撮合匹配。可是,全国范围的P2P监管细则却迟迟不见出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郑杰和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董事局主席陈爱莲都不约而同地聚焦P2P,希望政府尽快建设个人征信体系,尽早出台网贷平台的监管政策。 目前,P2P行业乱象丛生、暗流涌动,这说明P2P公司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与风险。 首先,金融监管不到位,总体上对P2P的管控力相对缺失。从法律角度看,P2P行业应由央行监管,但目前这一职责转移到了银监会头上。可是,银监会到县级市就没有分支机构了,监管很难落到实处。 其次,流动性及准备金有问题。从数据来看,去年第四季度成为P2P风险频出的高发期,而且绝大部分由流动性不佳所致。P2P平台所谓的风险准备金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 再次,担保及其关联有问题。有些担保机构的主体身份与网贷平台存在高关联性,实质就是自己给自己担保。 另外,信息披露及信息安全问题、征信问题也很突出。 尽管P2P在快速发展中出现部分问题,但网贷新闻网认为,整个行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也非常明显,前景看好。 所以,网贷新闻网建议,明确监管思路和监管内容,建立统一的行业准入机制,规范行业运行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尽快推动建立P2P网贷信用评级体系,将电信运营商用户数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这样可以扩大征信人群范围,提高征信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国家尽快出台P2P网贷平台监管法规。法规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准入门槛、合规性要求、投资人资金的安全保障、衍生品和本金业务规模杠杆限制、流动性要求和应急机制、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保险制度设计、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违法追究适用条款等。...
2015年3月5日,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据了解,在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李总理共提到“金融”一词14次,可见国家对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重视程度,互联网金融是借了金融改革风口而飞行的胖猪,如果整个行业继续浮躁下去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能顺利、健康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问题受到领导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认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亟待落实。但是他也认为p2p行业是新生事物,需要一定的包容来鼓励其创新与发展,避免监管过度、过紧而导致行业发展失去活力。 综上所述,国家会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p2p来说也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网贷新闻网专家希望p2p行业都能像欣欣贷这样能抓住这个机会,努力的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我们一起为互联网金融的朋友们鼓劲加油吧,预祝他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瞩目成绩。...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的一年,这一年有喜也有忧,出现更多的跑路平台,让很多投资者受到巨大的打击。由此,“互联网金融”成为两会的焦点。据媒体报道,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意见,可能上半年就会出台。 有业内专家认为: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处于无监管的状态。去年两会,“互联网金融”写于政府报告,今年两会大家共同披露行业的乱象。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种种问题,很多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有必要加快出台p2p行业的监管政策,同时鼓励和引导行业自律组织和第三方评级、咨询机构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帮助互联网行业发展,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该摒弃一刀切,实行分级监管。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最好也要作为监管幅度调整的重要参考。 据可靠消息报道,目前银监会新成立的普惠金融部已经设立“网贷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网贷处”正在对p2p平台进行密集的调研。据业内人士透露:“对p2p要不要设立门槛/是否应该对股东进行限制等问题也都在讨论中。” 由此可见,2015年p2p行业的监管细则落地不是问题,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尽快落实p2p行业的监管细则,也希望p2p平台本身能跟紧政府的步伐,早日实现社会价值,为人们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进入2015年,网贷行业兑付风险愈发积聚。继北京网贷平台里外贷面临逾9亿元兑付压力后,广州老牌P2P平台盛融在线又被曝出提现困难,问题根源更是被指疑因自融项目过多。此外,记者近日注意到,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实业继续不景气,2015年的P2P市场,自融等情况或将增多。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自融模式存在法律、风控能力、资金用途、道德风险等多种问题,投资人应该选择符合监管政策,风控系统健全,合规经营的P2P平台。是否具备资金托管系统,项目收益率是否稳健,资金流向是否透明都是非常关键的判断要素。” 业内:自融难以控制风险 “自融的平台,从概念上已经偏离了P2P信贷中介的定位,这样的平台,其主要目的是为实业或关联企业吸纳资金,在项目的审核上难免有失公允,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地审核项目,甚至存在一些道德风险。从这个角度讲,平台自融或多或少会影响项目的质量。”某P2P平台总裁分析指出。 网贷之家CEO石鹏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自融和项目好坏肯定是有关系的,而如果项目问题很多,那么平台可能很快就会陷入困境或者倒闭。其实自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给自己风控是不可持续的。如果项目一直很好,那么也不存在太多风控的问题。但如果项目出了一些状况,平台自身是无法对自己做到有效风控的,因为它拒绝给自己放贷就等于自砍手脚,而它放任风险给自己放贷就会导致在项目持续不好的情况下窟窿越来越大,直到平台最后无法支撑从而倒闭或者跑路。 石鹏峰表示,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投资人投资自融平台,相当于拿着债权投资的收益,却要承担股权投资的风险。如果投资人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平台自身的项目做非常全面的评估,建议不要投自融平台。而如果投资人有相应的时间和能力,那建议直接参与一些股权投资。 业内人士称,金融(风控)不单单是要看项目质量的,这只是一个层面。实际上,金融风险存在于(项目实施的)各环节,在贷前、贷中、贷后等阶段都需要系统性地进行风险管理与跟踪。同时,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互联网金融不是逐利工具,要对投资人的每一分钱负责,而不是通过网络吸收资金自用,尤其在缺乏有力监管的环境下,绝大部分问题平台都是自融模式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投资者处于完全被动地位 其实,在P2P行业,大多数人也有这个共识:“自融是不好的”,但自融究竟为什么不好?自融平台又为何屡见不鲜?“自融是万不可碰的。从法律法规与监管层面来说,央行与银监会多次表示,严禁P2P网贷平台进行自融,这是非常明确的红线。从金融学角度来说,P2P网贷自融更是极度危险的操作模式。”业内人士表示。 一般来说,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提高金融业态的运作效率,同时以数据化风控来降低风险。但从P2P网贷行业来看,存在相当一部分的“自融类”平台,此前一些卷款跑路、集资诈骗、运营不当的事件,大多都是自融性质。 自融的P2P平台,因为可以(直接)触碰到资金,那么无论资金用于何处,平台方都承担了资金的使用风险,这类平台将网络当作一种“吸金”的渠道,存在极大的风控缺失与道德风险,涉嫌非法集资。并且,大多数平台的风控体系还很薄弱,缺乏强大的金融产品运作能力与风险缓释能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平台方是没有实力进行处置的。过去几年这类自融风险事件多次发生,也是监管部门明令禁止(自融)的原因。 上述P2P平台总裁亦分析指出,从风险控制和法律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自融”是不好的,因其一方面有非法集资之嫌,另一方面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太大。如果是单纯做居间服务(即信息中介)的平台,平台只要客观做好两件事即可:一是对借款人和借款项目的审核,控制好风险;二是确保信息流独立,资金流透明。一旦出现逾期或坏账,按照事先与投资者签署的投资协议,平台或协助催收,或利用风险准备金垫付,或由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兜底。反之,如果是“自融”平台,打着P2P的旗号为自有实业吸金,则不仅踩上了非法集资的红线,更在无形中将投资者的投资与平台自有实业的经营风险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如今,行业内一些曾经有口皆碑的平台,包括一些运营多年的老平台,所有陷入“自融”漩涡者,结果都是或死或伤,或者遭遇困境被迫转型,这就是最现实的证明。 ...
为一个有2年P2P投资经验的人,在实战中也算摸出了一些门道,今天与大家分享如何从平台的网站,分析这个平台是不是靠谱,会不会有跑路风险。 作为小老百姓,我们不可能去详细地调查一个平台的股东背景、项目的资金投向,是否搞资金池等。但是相由心生,通过平台呈现出来的脸面,你是可以发现一些关键信息的! 我特地选取了13个已经被证实问题平台的网站(跑路或者提现困难,信息来自某大型网贷社区的平台曝光板块),通过分析,结合以往经验,发现这些坑爹平台都有很多共同点: 一、三四线城市居多 13家平台中,处于三四线的有5家,例如处于河北沧州、山东泰安的、山东菏泽的。不是说这些地方的平台一定有问题,只能说概率更高。 通常像泰安这样的地方,高端的金融和互联网人才本来就很少,做P2P的都是原来做批发、工程或者民间放贷的,几个人就刚干起来了。对于风控和软件系统方面,都是缺少把控能力的,专业度也是不够的。 二、股东背景含糊不清 13家平台中,有6家公司介绍中,连个老板的影子都没出现,具体做什么的,哪里人,什么学校,工作经历,全没有。 如果连这个都木有,我不由会想:你是一开始就打算跑路了,怕人事后找上门,所以不透露一点信息吧? 即使介绍了老板信息的,也很简单。目测学历、工作经历上,都比较一般,没有NB公司的背景。具体可以看我那张表。 三、没有资金托管说明 13家平台,只有1家说自己和招商银行达成了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协议。其他均没有任何说明,肯定都是做了资金池的。 四、没有社区,不能发言 13家中,10家都没有论坛。有论坛的3家,要不就是没有帖子,或者有帖子的,下面的回复都被屏蔽了。 这说明一个问题,骗子平台最怕透明和投资人聚集讨论。有论坛,那么投资人之间就可以互通消息,有疑问一下子可以扒出来,传播到所有人。 只有尽量减少这种群体交流,将投资人都隔绝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才最有利于骗子发更多的标,即使已经出现提现困难,还有小白往里投钱。 五、网站界面普遍不美观,不是自主开发 13家中,可以确定从外面买来的P2P网站系统的有9家。判断依据是,这个公司团队里连个技术总监都没有,自己开发可能性极低! 另外,界面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有一家的团队介绍,看下面,竟然是:每个人坐在工位上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在照片上写:XX总监。连个基本文字介绍都木有啊! 还有就是文字排版,基本的每段空两个,段与段之间对齐,网站的字体统一,这些有很多都没有做到。金融是个严谨的事,网站都这样糊弄,你敢投吗? 六、允许信用卡充值 这点,我花了不小的力气去求证。有几点分享: 1、在线QQ客服,能联系到的有2家,都回复可以用信用卡充值 2、在线QQ客服,有4家竟然点击后还要加好友才能聊天,那肯定是没开通真正的在线客服,连这点钱都省了。 3、还要一家网站,竟然没有在线客服。 要提醒大家,大凡正规的平台,不论大小,是不允许信用卡去充值投标的,这里面风险太大。所以能这么干的,在我印象中,都不是太靠谱。 小结: 看一家P2P靠谱,很内幕的情况我们很难了解,但是相由心生,从骗子的网站上公布的信息、网站的界面和体验,支付的手段等,我们是能够有个判断的。 通过13家问题平台的网站分析,有如下建议: 1、尽量还是投一线城市的平台,并且股东的信息要充分披露,遮遮掩掩的不行; 2、首选有论坛,允许充分发言的平台,动不动删帖的,看不到活跃的,还是避而远之; 3、网站界面都没有好好做,文字排版、基本信息都不全,那证明连个开发团队都养不起,吹得再牛也没用; 4、允许信用卡充值的,请远离! 有上述特征之一的,建议大家还是躲得远远的,切勿贪点羊毛或者高收益,而被雷炸飞! ...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令P2P网贷行业成为投资明星,而风险事件的频频爆发又把这一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让无数投资者兴奋的是,上市公司、企业大佬、商业银行乃至国有资本都纷纷涉足这一行业,令这类平台特别是“国资系”P2P更受投资者追捧。但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背后,无数国资系P2P平台也存在体制难突破、股权激励难跟进、宣传推广存局限等诸多痛点。 国资系P2P抱团取暖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确实没错,国资系P2P平台也因此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同时,目前国资系平台的成绩单也不错,如由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和江苏省政府发起筹备的国家队开鑫贷截至目前的成交规模突破70亿元;众信金融上线半年多,交易规模已达14亿元,单日成交量突破4000万元。 而且鉴于高息P2P平台问题频发,很多稳健型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更看重平台的风控能力,因此,背景雄厚且运营规范的国资、银行系平台成为此类投资者的首选。 说起国资系P2P的优势,在近日由互联网金融中国行组委会、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联盟主办的“国资P2P网贷战略发展研讨会”上,不少国资系平台的高管认为主要是公信力强、资源较为丰富、风控更为严谨。 京北金融总裁罗明雄表示,2015年是P2P网贷行业的分水岭,在行业利率普遍下滑的趋势下,国资平台如何抱团取暖、做大增量,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罗明雄认为,国资系P2P平台的优势是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背景,拥有较大的公信力。 不过,看似优势多多的国资系平台同样面临着获客成本走高、人才招聘难度增加等多层次问题。 痛点一:网络营销不给力 在研讨会中,不少国资系P2P平台都提出品牌推广和网络营销问题。京北金融研究部经理侯少开总结道,“关于网络营销问题,有四位老总提出;人员招聘问题,有三位老总提出;股权激励问题,有三位老总提出;品牌宣传问题,有两位老总提出……” 由陕西金控和陕西银行发起的金开贷总裁段嘉奇指出,最困扰的还是平台的宣传推广问题。“很多P2P平台宣传推广的方式都是烧钱,但是作为国资系平台,可能宣传推广的战略不会那么激进,同时烧钱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烧的,所以在推广方面还是很大的问题。”一位国资系高管直言。开鑫贷副总经理周治翰直言,无论是在股权激励还是宣传推广上面,国资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专家支招:众信金融COO谭阳指出,二次转化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完成一次到达。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品牌跨界的线上传统活动、准确的客户分类都非常重要。针对P2P平台的运营,谭阳强调自己不认同大数据,企业应该积极搭建场景,同时让用户参与到场景建设中,以此来提高用户黏度。“P2P平台应成为互联网金融市场化借贷行业,拥有更灵活、高端、创新的交易结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借贷。要实现这一目标,国资P2P平台还需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谭阳直言。罗明雄认为,国资P2P平台安全稳健但收益率相对较低,同时宣传推广力度较弱就不会让投资者很快注意到。推广有两个思路:一是优惠促销活动,二是节日活动。这种活动都会引起大量的外部人关注,所以通过这样的思路会导入外部投资人。 痛点二:人才激励机制未跟上 身处P2P的从业者正在享受高薪狂欢,其实,薪资快速增长的背后就是人才的供不应求。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春节假期结束不久,P2P行业的大规模招聘袭来,岗位从产品经理、运营到品牌宣传不等,让人眼花缭乱。不少P2P行业高管也正在为如何进行人才引进而发愁。 在研讨会中,不少平台的高管都提到了人才引入以及激励的问题。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同于传统行业,人才最为缺乏,所以在薪酬方面都是根据个人能力而定。盐城贷副总经理黄斌同样表示,目前还在起步阶段,所以感觉到现在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内部机制,或者说激励机制这块不够灵活。“当前的痛点就是人才的短缺,这是当前快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才是很重要的方面。” 德众金融CEO许圣明指出。罗明雄同时补充道,劣势则体现在机制上,包括对真正优秀的顶级人才的吸引等问题凸显。 专家支招:股权意味着长远、责任义务,因此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强调事业合伙人。相关专家认为,股权激励首先是要稳定、吸引、激励认同这份事业的合伙人加盟,构成企业的事业共同体,在追求事业的基础上去追求共同利益。但是作为国资系P2P平台,股权激励还是需要看背后国资股东对这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过在人才引进方面,国资系P2P不仅可以运用传统的招聘平台,同时可以运用新媒体等工具进行宣传,突出自身优势和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应聘者的眼球。 罗明雄建议,国资系P2P平台必须有人员流动机制。 痛点三:项目挖掘存局限 其实,不仅是普通的P2P平台,国资系P2P平台同样面临着项目挖掘的难题。 从交易所行业进入到P2P领域的金马甲总裁樊东平认为,主要痛点就是正处平台初期项目由席位会员提供且节奏不受控,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 谭阳指出,国资P2P平台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站岗和优质资产不足,而未来发展的瓶颈是优质资产的争夺。国资P2P平台的发展应该更有规划,承担更多责任,而现有的交易结构过于简单。 也有不少P2P平台高管感叹,现在投资人可能比借款人好找,借款人不是任何有借款需求的人,而是优质的、可以覆盖风险的借款人。 专家支招:段嘉奇认为,项目挖掘的重点是挖掘具备可靠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优质借款人。 P2P平台在项目选择方面应该坚持小额大量、实地尽职调查、属地化经营等原则。针对平台与小贷公司的合作问题,段嘉奇指出,“合作机构在业务模式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对担保公司的审核要格外严格。核实项目用途、保证信息通畅是项目挖掘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的法则”。 针对项目挖掘中面临的问题,段嘉奇指出抵质押物的优质程度、如何不触碰非法集资红线以及是否该进行刚性兑付等都是制约P2P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P2P平台应予以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