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心肌梗死患者占到很大比例。葛均波提议大力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并提出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先救治后收费的机制。今年的工作政府报告中,心脑血管病、癌症、罕见病等与人民健康相关的疾病防治工作被提上议程。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为代表的多位政协委员今年带来了与推动基层医疗服务保障相关的提案。葛均波提议大力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并提出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先救治后收费的机制。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心肌梗死患者占到很大比例。”葛均波表示,根据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的就医习惯,一般居民在突感不适后会选择就近就医,而作为距离百姓最近的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服务站点在现阶段往往不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和溶栓能力。此外,由于心血管教育普及不足,基层呼叫120比例过低等问题突出,这导致症状出现到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太长。而对于上级胸痛中心的胸痛出院患者,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持续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无法担负起帮助患者康复的责任。为此,葛均波建议政府成立专项资金,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床旁心电图机的设备以及双联抗血小板等常备药品实现百分百覆盖;建立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双联抗血小板、抗凝、溶栓及肌钙蛋白等项目的先救治后收费机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在一份关于完善县域急救体系的提案中表示,县域医院承担重大疾病诊疗重要任务,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环节。他认为,现阶段我国县域急救体系不成熟,在制度流程、资源配置上仍需改进,存在院前急救时间长、救治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例如救护车只发挥了转运患者作用,未能体现“救护”能力,院前诊疗干预有限,未能体现院前主动救治能力。霍勇建议统筹资源,通过优化急救网点布局,提升医护人员救治水平,完善设备配置,搭建互联互通信息化平台等多种举措,建立高效、快速、规范、覆盖全域的急救网络,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救治效率。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也在一份关于推进心脑共治、落实关口前移,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管理的提案中提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建议重点对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内的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投入和扶植,提升这部分医疗机构人员开展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减少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共同富裕。孙洁表示,目前我国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与医院内部学科合作不足,临床医师诊疗工作中对具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在前期没有及时开展针对性治疗有关;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技术在我国医院普及度仍然相当不足,心脏电生理治疗在心血管治疗领域受重视程度不够;脑卒中的手术治疗仍集中在部分大医院。孙洁建议,应推进心脑共治的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房颤患者诊疗全流程管理,对存在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在早期进行及时的抗凝管理和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实现脑卒中防治的关口前移,减少致死致残事件发生。她还提出,对于和脑卒中有明确关系的房颤疾病,可通过在医保支付上进行倾斜,鼓励、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积极开发心脑血管疾病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Telegram:@ehzved邮箱:ehz@cjz.vip...
相较于谷歌浏览器、Safari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的广受欢迎,国产浏览器为何遭遇冷落?想要夺回浏览器的市场,国产浏览器们还需要什么?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几乎已经是西方企业的“天下”。根据分析机构StatCounter公布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的调查报告,目前全球用户使用最多的浏览器分别是谷歌浏览器、Safari浏览器、Edg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以及Opera浏览器,其中,谷歌浏览器以65.38%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当之无愧的浏览器霸主。也就是说,在全球排名前五的浏览器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企业研发的浏览器。但事实是,我国相关企业研发的浏览器并不在少数,比如主流的搜狗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QQ浏览器以及猎豹浏览器等等。相较于谷歌浏览器、Safari浏览器、Edge浏览器等的广受欢迎,国产浏览器为何遭遇冷落?想要夺回浏览器的市场,国产浏览器们还需要什么?浏览器风云往事浏览器的出现把计算机由软件时代推进到web时代。而其主要功能就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在浏览器窗口中展示HTML文档、图片、视频等网络内容。世界上第一款浏览器,也就是著名的万维网(WorldWideWeb),诞生于1990年。在当时,Web只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其目的是显示和检索数据。使用分配给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每个网页的URL。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浏览器中输入内容时,实际上是在输入地址,浏览器将使用该地址来获取人们想要查看的信息。万维网以后,又相继出现了Mosaic、Netscape Navigator等早期的浏览器。其中,Mosaic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获普遍使用和能够显示图片的网页浏览器”,而在Mosaic还是最流行的浏览器的时候,Marc Andreesen与同事Jim Clark 成功推出了Netscape浏览器。得益于 JavaScript和“partial-screen loading”(即使页面未完全加载,用户也可以开始阅读页面上的详细信息)等功能,Netscape浏览器很快成为市场领导者,占据了浏览器市场上一半的份额,最疯狂的时候,Netscap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九十。Netscape的成功向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工作的人证明了web时代的必然趋势,让许多行业人都猜测“操作系统的时代已经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成功把握了机遇,在1990年代后期创建了自己的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IE)。微软通过对其产品的大量投资,并且凭借其操作系统的地位,将IE免费并与Windows进行捆绑,以涨价为胁迫要求主机厂商在桌面上展示IE的图标,并不得加入Netscape,使Internet Explorer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浏览器领域取得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浏览器大战”。市场份额的快速下滑导致 Netscape 被出售给了AOL,2003年7月,Netscape公司——网景解散。就在解散的当天,Mozilla基金会成立,2004年,基于Mozilla源码的Firefox首次登台,随之而来的还有Opera以及Safari等,拉开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序幕。而那个时候,蠕虫病毒正随着IE在网络快速传播。Firefox有效得防止了病毒的传播,并凭借个性化、多媒体和开放式创新赢得了用户。Safari 保持着苹果的特有偏执,界面美观,并借势 iPhone占据手机浏览器的市场。于是,Firefox、Safani 等浏览器抓住IE的问题,凭借个性化与开放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逐渐赢得用户,占领一部分市场。Chrome 的横空出世,意味着第三次互联网浏览器大战的开幕。2008年,谷歌推出了其专有浏览器——Chrome。到2012年底,即推出仅四年后,谷歌 Chrome 浏览器凭借其易用性、跨平台功能、速度以及与标签和书签相关的特殊功能,取代 Internet Explorer成为最受欢迎的浏览器。在这个过程中,国产浏览器也开启了发展的道路,但由于起步晚,在技术上或者环境平台方面与西方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差距。并且,纵观浏览器发展历程,用户体验在用户与浏览器互动时已经愈加被重视,而这恰恰是国产浏览器所欠缺的。国产浏览器为何受冷落?目前的浏览器市场,Chrome可以说是一家独大,Safari浏览器、Edg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以及Opera浏览器则紧随其后。尽管我国相关企业研发的浏览器并不在少数,但却相对被冷落,处于一个尴尬的市场位置。而国产浏览器之所以不被认可,或者准确的说是认可度低,其中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技术层面存在着差距,同时商业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在这两个层面叠加下,就导致用户的体验感受影响,就很难被用户所接受。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国内主流的浏览器都采用套壳Chrome的Chromium内核版本,并没有自主内核。2018年,打着自主创新国产浏览器的红芯浏览器宣布完成2.5亿融资,一炮而红。但随后,声称“首个自主创新浏览器内核”的红芯浏览器却被扒出使用的是2年前Chrome 49内核的开源代码,造假抄袭成为红芯浏览器的标签,红芯也因此成为被鄙视的对象。要知道,内核是浏览器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环,它的核心作用是将网页内容能够正确的排版呈现在我们眼前。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浏览器内核分别有Webkit、Trident以及Gecko。其中,Webkit是苹果公司的内核,Safari浏览器使用的就是它,并且,Chrome浏览器最初用的也是它,之后又基于它推出了Blink内核,也会被称为Chrome内核。Trident是微软在Mosaic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的内核,用于IE浏览器,当前,Trident已经增加了对现代浏览器技术的支持,推出了用在Edge浏览器上的EdgeHTML内核。Gecko的代码则完全公开,主要是Firefox浏览器使用。开发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开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耗时耗力耗钱,也因为这样,一直以来,国产浏览器都没能实习自主内核。今天的国产浏览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小米的MIUI系统一样,只是在谷歌之类开放的系统代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类似于今天的一些基于安卓的二次开发系统一样。不仅如此,国产浏览器在没有自己核心算法加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流量与用户进行过度的商业化,这就必然会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大幅下降。毕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生态的不断完善,国内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从网站,产品和服务等,进入到平台之间,生态之间的竞争。浏览器作为一个全面的平台,包含了搜索、内分发、资讯内容和扫描等各项功能,因此,浏览器背后的竞争,也可以看做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下,国产浏览器开始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如何成为默认浏览器”。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国产浏览器的“流氓行为”也开始层出不穷。桌面弹窗、首页广告、添加开机启动、修改默认浏览器、篡改浏览器主页、捆绑全家桶,应有尽有。不仅如此,国产厂商还将浏览器到造成了一个流量入口,做成了一个信息聚合平台,将域内流量全面往浏览器整合。比如,搜狗浏览器里面就植入了太多不属于浏览器本身的东西,小说、资讯、游戏等等,360浏览器、QQ浏览器亦是如此,这些浏览器背后的厂商都想通过浏览器框柱自家域内的流量。并且,国产浏览器并没有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第三方开放平台,不像Chrome浏览器一样,拥有丰富的插件系统。要知道,一些人甚至专门因为各种好用的插件而爱上Chrome浏览器,包括Flash广告屏蔽,网页截全屏,图片采集,youtube视频下载统统在Chrome浏览器里就能实现,并不需要第三方exe程序安装。就这样,国产浏览器的发展越发偏离了浏览器的初心,一味地让用户来消化自家的产品与生态,拼命的塞上合作网站的信息与内容,用户也自然也渐渐离开。国产浏览器的未来国产浏览器想要重新获得浏览器的市场,技术和商业模式是重心所在。事实上,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之所以被用户认可,主要就在于他们的技术与设计,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在功能性、美观性、交互性等方面等做好工作,使用户在使用浏览器时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满足,甚至愉快,他们基于对用户心理与使用需求的研究,以用户使用体验为核心进行开发。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都并不是依靠浏览器本身实现商业目的,而是基于浏览器背后所获取的用户行为大数据,基于用户的这些行为大数据,对相关的广告与应用进行精准的投放。而这种精准的投放并不是基于浏览器本人,而是由浏览器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应用程序、邮箱、其他依附的网站等,通过这些相关的衍生平台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客户投放广告的有效性与精准性,另外一方面,又降低了用户的排斥感,而这些广告的投放也正是用户希望了解的信息。可以说,对于谷歌、苹果而言,浏览器只是收集用户行为大数据的一个入口,而不是他们变现的核心,他们真正的核心是基于浏览器所获取的用户行为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进行变现。这就是跟谷歌、苹果之类的浏览器与我们的国产浏览器的核心区别。而我们国产的浏览器只是简单的基于浏览器本身实现商业变现,导致过度的广告,以及在没有精准大数据分析的情况下,给用户推送各种低质量的广告,这就会导致用户的反感,也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困扰。按理说,我们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个数量级提炼出来的创新,是足以影响浏览器标准的。我们的国产浏览器,应该在行业标准上夺取更多的话语权,然后服务于用户,甚至服务于将来有可能的国产操作系统。但这个前提是,我们的国产浏览器能“善待”自己的用户。用浏览器来赚钱,这没有问题,但我们用户不应该被看作是KPI的数据、生钱的工具、待宰的羔羊。说到底,国产浏览器想要出头,最应该做的,就是将研发浏览器的目的回归到产品使用本身,将浏览器打造成为真正的搜索工具,而非垃圾信息聚合中心。毕竟,如果浏览器对用户都那么不友善,那么用户也不会主动选择这样的浏览器。...
3月4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转板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科创板转板办法”)。此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转板上市办法(试行)》(上证发〔2021〕17号)同时废止。转板条件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向科创板转板与新三板向科创板转板基本类似,包括需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注册办法》”)第十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发行条件;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以及公众股东持股比例达到转板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转板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众股东持股的比例为10%以上等。科创板转板办法指出,转板公司申请转板至科创板上市的,应当在北交所连续上市一年以上,转板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前,已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原精选层挂牌的,原精选层挂牌时间与北交所上市时间合并计算。而此前新三板向科创板转板,也需满足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转板门槛方面,不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转板公司申请转板至科创板上市的,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的5项标准中的一项。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转板公司申请转板至科创板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4条规定的两项标准中的一项,表决权差异安排应当符合《科创板上市规则》的规定。此外,向科创板转板同样要注重科创板定位以及科创属性。科创板转板办法要求,转板公司应当符合《注册办法》规定的科创板定位。此外,转板公司应当结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对其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专项说明。而保荐人推荐转板公司转板上市的,应当对转板公司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科创属性要求进行核查把关,出具专项意见。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财经贝EHZ中文白皮书(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Details / White Paper of EHZhttps://www.cjz.vip/uploads/ehz689.pdf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财经贝EHZ客服:QQ:369997928 微信:ehzved 邮箱:ehz@cjz.vip Telegram:@ehzved...
从去年因网红景点滤镜而冲上热搜以来,关于小红书“虚假种草”的吐槽就没停止过。为了治理社区生态,封品牌、封笔记、封帐号、打官司……在社区治理的路上,小红书这三个月动作频频。据小红书官方账号“薯管家”发布的数据显示,自“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来,小红书共封禁81个品牌及线下商户,2021年全年,小红书治理引流售假笔记535016篇,处理引流售假账户数量100729个,覆盖品牌数达502个。这里面既包括Fancl这样估值超过200亿的化妆品巨头,也包括像阿道夫这样,年销售量超过150亿元的国内日化网红品牌。近日,小红书还向通告平台及MCN机构亮起了剑,对7家机构提出了诉讼。围绕“种草”,除了“种草鼻祖”小红书之外,快手、抖音,甚至豆瓣、知乎都已经滋生了一条代写代发的灰色产业链。从各大平台最近一年的动作来看,加大管理力度、维护良好的内容生态,将会成为每个平台的常规操作手段。消费社区的治理是一场长跑,如今的这波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治理。在成为一个真正的消费决策价值地的路上,各大平台仍然道阻且长。对于急于出圈的新消费品牌而言,在提升内容营销质量,改善投放效果方面,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也需要想出更多的办法。小红书下猛药“除毒草”“该品牌涉嫌违规营销,相关内容不予展示。”95后的黛西是小红书的深度用户,最近她准备打开小红书搜索一下润百颜的相关笔记时,却发现页面上一片空白,只有一行简短的通告。搜索新闻才发现,润百颜已经被小红书所封禁。不过很快黛西发现,打开之前收藏过的润百颜笔记,还是能看到当时的内容,并且也不影响点赞、评论、收藏。这说明被封禁的品牌,只是不会出现在信息流、搜索页等公域流量池内。用户在发布过该品牌笔记的账号主页内,仍然可以正常观看。封品牌,是小红书在打击虚假营销过程中下的一剂“猛药”,近三个月,已经进行了三轮封禁。2021年12月17日,小红书首次出手整治虚假营销,多芬、露得清、半亩花田、妮维雅等29个品牌被小红书封禁。接着是今年1月5日,小红书再次出手。Fancl、后、阿道夫、润百颜等39个品牌因涉嫌违规营销进入封禁名单。这次的微博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第一位。Fancl是估值超过200亿的化妆品巨头,阿道夫则是近年来在国内日化洗护方面的网红品牌,年销售量超过150亿元。最近的一次是1月19日,响应“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小红书于19日开始第三轮虚假种草治理,在前两批封禁68个涉虚假种草品牌及线下商户后,小红书再度封禁包括渝舍印象、安隅酒店、广州曙光美容医院等在内的6家线下商户,以及佑天兰、至初、欧德堡等在内的7个品牌。铅笔道在小红书搜索发现,已公布的被封禁品牌中,目前只有新西兰牛奶品牌“至初”可以搜索到相关笔记,其他品牌则提示“不予展示”。据小红书官方账号“薯管家”发布的数据显示,自“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来,小红书共封禁81个品牌及线下商户。不惜向潜在金主开刀的原因是,这些品牌在小红书社区内铺设了大量未经真实消费体验的笔记,并且没有走官方报备流程,不会显示赞助/合作等相关标注,会影响用户判断,干扰平台秩序,因此被小红书视为“虚假种草”,成为治理专项的重点。除了封品牌,小红书还向通告平台及MCN机构亮起了剑。2月25日,小红书宣布对云媒易、群量、盛世麒麟等3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在更早之前的1月19日,小红书就宣布对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至此,小红书已经向7家中介平台采取了法律手段。小红书方面称,这些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为此小红书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等行为,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治理。铅笔道在企查查App上查询这7家相关公司的法律诉讼情况,目前还没有出现与小红书相关的立案信息。根据媒体披露,从2019年开始,小红书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类似的社区治理活动,以打击低质内容和虚假营销。据薯管家账号披露,2021年全年,小红书治理引流售假笔记535016篇,处理引流售假账户数量100729个,覆盖品牌数达502个。虚假种草泛滥背后的黑产链条2018年,选秀综艺《创造101》爆火,节目的赞助商小红书也随之“破圈”被更多年轻女孩知晓。作为国内最大的“种草”社区,小红书拥有超2亿月活用户,这其中,90后等年轻群体的占比达到72%。平台上海量的种草笔记已成为很多消费者在下单前的重要参考,一通种草、测评、排雷的“功课”做下来,黛西这样的护肤小白也能对某些化妆品的功效和适用性了然于心。“遇事不决小红书”的说法并不夸张。东兴证券去年8月发布的研报显示,90%小红书用户在购买商品前,有过在小红书平台搜索的行为。有小红书服务商王林(化名)对铅笔道表示:“小红书种草产生的品牌力趋近于销售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小红书平台能跑出完美日记、钟薛高这样的新品牌。”2018年2月开始,完美日记作为首批入驻小红书的国产品牌,与15000名KOL展开合作,发布笔记分享完美日记的产品体验、妆容教程等,带动其品牌知名度和销量的快速上升。除了完美日记,自然之名、谷雨、花西子、Ubras、钟薛高等新消费品牌走红背后,也都有小红书的功劳。作为消费决策入口的小红书成为消费品营销时的必争之地,经纬创投曾在《新锐消费品牌冷启动操作手册》一文中,将新消费品牌冷启动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而小红书在这三个阶段均为主要投放渠道,并表示在整个早期阶段,营销费用需要占到总GMV的30%。但是要在一定营销期内实现大量笔记的覆盖,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比如,在品牌与小红书的合作中,根据官方营销服务协议,小红书会先向品牌收取10%的服务费,再向创作者收取10%的结算费用。“这个比例在各个平台中算是高的,一旦销量高了会是不小的数目。这还不算完,有些达人在谈合作时,还会把自己那10%也算到合作成本里,所以对品牌方来说是个不小的支出。”某小红书渠道代理商Jerry对铅笔道表示。“另一方面,博主的推荐也不一定能出爆文。”这也导致了很多品牌在做小红书投放时,会选择绕过平台直接与MCN、KOL、KOC合作。于是,围绕“种草”便滋生了一条代写代发的灰色产业链,即品牌方或MCN机构,会通过 “微媒通告”“云媒易”等第三方通告平台,以实体商品/服务或现金,大量有偿招募素人,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大众点评等平台上生产内容进行违规营销。据报道,依托于“代写代发”灰色产业生存通告平台多达20余家。比如在已经被小红书起诉的“种草通告云媒易”上,如今仍然可见代写代发的种草通告。其中一则纹眉的通告中,推广方要求账号需为1000粉以上的母婴号,并称素材涉及人像图文代发,收录拿拥,佣金预算仅为25-50元/单。甚至还出现了“0粉丝”推广。也就是说,哪怕接单者是0粉丝的小红书用户,只要转发了商家提供的图片或者文案,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份免费的产品。一些客单价比较低的食品类品牌,很喜欢采用这种推广方式。“这和网络刷单其实没什么区别。”小红书用户徐莉莉(化名)“喜欢”通过这何种方式薅羊毛,“相当于免费试用、试吃产品。”当被问到这样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时,她则也显得比较茫然。“违规营销的治理,我们一定会长期坚持做下去。它是个持久战,有很多治理难点,不是通过单一平台能够完全克服的。比如,类似微媒通告、红通告等这些第三方接单中介平台,我们今天依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来打击它们,但我们会持续尝试、找办法。”小红书总编辑沈炼曾表示。“种草”不易,“除草”更难有评论认为,小红书整治虚假种草背后,也有对于平台商业利益的考量。目前,小红书的变现收入逐渐以广告服务为主。根据《 2021年小红书品牌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小红书的收入主要由广告和电商两部分组成,二者的份额占比分别为80%和20%。如何平衡好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广告金主的利益,也关系到小红书的商业利益。去年12月22日,小红书在上海举办首届商业生态大会。在会上,小红书给品牌商们提供了从需求发布、营销策划到产品投放,再到深度合作整个全营销链条的服务。其中小红书自建的创作者商业合作服务平台小红书“蒲公英”是关键一环,但矛盾点在于蒲公英平台要求账号的粉丝量不低低于5000,这一定程度上就过滤了大量的素人。另外从实际的运行来看,许多博主对于从蒲公英接商单的意向并不高,原因一方面在于不希望平台抽佣太多,另一方面也担心因发布笔记影响粉丝粘性。“所以第三方平台这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小红书的整个生态实际也需要这部分,所以第三方平台不可能完全去除,而是需要去进一步规范,排斥的并不是种草,而是虚假种草。”上述渠道代理商Jerry说道。“不过对消费者来说,整治虚假种草终究是件好事,能帮助用户收到更多真实的信息。”一位博主说道。从小红书当前封禁的内容来看,被判定为虚假营销的内容大多是重复雷同、看图写笔记等低质内容。过去一段时间,虚假种草已经成为各大社区平台上备受关注的问题。除了“种草鼻祖”小红书之外,快手、抖音,甚至豆瓣、知乎都已经被从事虚假种草的黑灰产机构盯上。从各大平台最近一年的动作来看,加大管理力度、维护良好的内容生态,将会成为每个平台的常规操作手段。过去新消费火爆的这几年,种草模式让很多新兴品牌通过社区出圈。但凡事过犹不及,如今在很多品牌的宣传文案中都会提到,“小红书笔记X万篇”“抖音探店视频X则”……其中水分几何,只有品牌方自己知道。消费社区的治理是一场长跑,如今的这波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治理。在成为一个真正的消费决策价值地的路上,各大平台仍然道阻且长。对于急于出圈的新消费品牌而言,在提升内容营销质量,改善投放效果方面,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也需要使出更大的力气。...
2月下旬,东数西算概念板块爆发,美利云一连收获7个涨停板,成为投资者们口中的“预备妖王”。聚光灯下,早在2016年就“埋伏”于美利云的一支“游资队伍”走入公众视野,这支队伍以知名游资大佬蒋仕波、高雅萍为核心,外界亦称之为“乾瞻系”。 东数西算概念“点燃”美利云。 3月1日,美利云再次涨停,从2月18日至今,其已连续收获8个“一字涨停”,成为A股的热门个股。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美利云的主营业务并非云计算。截至2021年年中,造纸业营收和利润均占到美利云总体的8成以上。至于云计算和光伏发电产业,合计占比不足两成。此外,据美利云披露,其2021年年度预计由盈转亏,亏损额在1000万元至1500万元之间。 一家业绩普普通通的公司,因为拥有光伏和云计算两大热门概念,一举成为市场“明星”。而背后炒作的蛛丝马迹指向知名游资蒋仕波和其妻子高雅萍。过去一段时间里,依托蒋仕波、高雅萍夫妇二人建立的“乾瞻系”相关企业,乾瞻系的成员们在资本市场展开触角,多以独立账户的形式“默契”现身多家上市公司。 美利云的股东列表中,多位乾瞻系成员亦位列其中,相关布局最早可以追溯至2016年。 小盘股、热门赛道、乾瞻系,“资本游戏”的要素齐聚。这一次,“乾瞻系”又在美利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美利云背后的神秘“乾瞻系” 3月1日,美利云全天换手率再次高达30%,资金博弈激烈。细数A股历史上的知名“妖股”,其背后多有游资身影显现。 此轮涨势凶猛的美利云,背后亦有游资身影——“牛散”蒋仕波。2021年三季报显示,蒋仕波和高雅萍夫妇二人均为美利云前十大股东,分别持股1.03%和1.22%。 蒋、高均为资本市场老手,两人在A股市场浮沉多年,始终隐藏在水面之下,而有关两者资本操作的传闻却层出不穷。 其中,蒋仕波是二级市场的知名游资,亦有消息指称,蒋实为橡胶期货大佬,早年间曾任职大地期货,被外界称为“四大胶王”之首;其妻高雅萍则是“乾瞻系”投资版图的创始人,长期从事股票、期货、股权等方面的投资金融服务,并拥有“覆盖金融体系全行业的机构合作整合平台资源”。 天眼查信息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蒋仕波合计公开持有31家公司股权,其中包括广誉远、海特生物、美利云、科力远等多家上市公司;合计拥有59家公司的实控权,包括其名下投资企业浙江悟源、其妻创立的乾瞻系企业、天津飞旋电机以及小虎汽车等。 与蒋仕波相比,高雅琴在二级市场的公开布局数目也不遑多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高合计公开持有33家公司股权,除了美利云外,其还持有钱江摩托、科力远、郑煤机、浙海德曼等上市公司股份。 近几年间,高雅萍最为外界熟知的一笔操作,还要数分步拿下金石亚药。 2018年5月,高雅萍支付3.51亿元现金,从金石亚药创始人股东陈绍江等人手中获得8.19%股权。与此同时,高还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获得4%股权,成本约1.71亿元。交易完成后,高雅萍一举成为金石亚药的第二大股东。 平静度过一年,2020年,高雅萍开始“双管齐下”增持金石亚药,一边在二级市场增持超1%股权,另一边又从金石亚药股东处受让5%股权。到了2021年,高雅萍又在3月和7月两次增持,并最终以25.11%的持股比例成为金石亚药最大股东。 至此,金石亚药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由蒯一希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蒋、高两人的资本运作手法并不限于亲自下场,二人的资本布局背后,还有一只“游资队伍”伴随左右。 以美利云为例,2016年6月,高雅萍进入美利云十大流通股东列表之中。一季度后,一位名为季爱琴的自然人和蒋仕波一同出现,新进成为美利云十大流通股东。 据公开信息,季爱琴在资本市场的每一步操作都与蒋、高二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沿着蒋仕波和高雅萍的A股投资记录一一对照,季爱琴在相近时间段内分别出现在南风股份、科力远、冠昊生物、钢研高纳、华讯方舟以及浙江震元等公司十大股东列表之中。除了与蒋仕波等人“同步”的投资之外,季再无其他公开投资。 此后,尽管三人持股多次变动,却始终稳定在1%上下。最新财报显示,季爱琴持股1.02%,仅次于高、蒋,为美利云第八大股东。 除了季爱琴,蒋、高二人身边还有一只神秘信托,同样与两人保持着高度协同。2016年底,一只名为“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融·汇盈32号证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简称“汇盈32号”)的资方新进成为美利云前十大股东。 该笔信托公开可查的四个投资标的中,还包括钱江摩托、科力远和冠昊生物,均与蒋、高二人有关。 顺藤摸瓜,在蒋、高二人入局的多个上市公司中,还有数名在乾瞻系公司任职的相关人员现身,这些“乾瞻系”的成员们持股大多在1%上下,且大多在单个上市公司中“埋伏”数年。 浙江证监会在2021年9月披露的一则处罚公告,或是外界窥探“乾瞻系”运作手法的窗口。 “乾瞻系”蒙面交易钱江摩托 乾瞻系最主要的投资平台浙江乾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浙江乾瞻”)成立于2013年,高雅萍持股90%,缪文琴持有剩余10%股权。叶茂杨担任该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差不多在高雅萍进入美利云的同时,乾瞻系另一核心人物叶茂杨开始在A股“著名”争议标的钱江摩托展开运作。 据了解,在2016年5月9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叶茂杨曾控制“叶茂杨账户组”短线交易钱江摩托股票。 “叶茂杨账户组”由属于17个主体名下的23个证券账户组成。包括叶茂杨、蒋某良、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北方信托乾丰一号证券投资集合基金信托计划证券等在内的23个账户看似毫无联系,却均由叶茂杨实控。 公告显示,早在2016年7月26日,叶茂杨账户组合计持有的钱江摩托股份就已达到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彼时叶茂杨未对外披露,并选择继续蒙面交易。到了2018年8月31日,叶茂杨账户组已持有钱江摩托6657.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68%,持股数仅次于控股股东吉利科技。 在此期间之后,持股比例远超5%规定举牌线的叶茂杨手头操作频频,但有关交易的种种无一例外,均未披露。 2017年前后,证监会对股市违规举牌的整治力度加大。当年3月的通气会上,时任证监会发言人的邓舸表示,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将严厉打击四类案件:事关市场风险防范的案件,市场和舆论关注的重点、热点案件,影响市场改革发展的案件和其他重大欺诈案件。 上述四类案件中,证监会严打的第一锤就落在“在重组、举牌过程中不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刻意隐瞒一致行动人、利用杠杆资金违法交易的行为。” 证监会的态度鲜明,“乾瞻系”却并未停下运作手段。2016年二季度,钱江摩托卖身吉利的前夕,高雅萍、高尔财和蒋水良三个自然人突击入股,分别持股348.22万、317.85万以及176.01万股,位列第四、五和第十大股东。 其中,高雅萍是浙江乾瞻的实控人,是叶茂杨的“老板”。高尔财的身份相对隐秘,潇湘晨报在2010年的一篇报道中写到,有传言称高尓财实为高雅萍的亲戚。天眼查信息显示,由高雅萍控股、浙江乾瞻参股的浙江金铭镇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高尔财。 至于蒋水良,姓名则与浙江证件会公告中提及的“蒋某良”高度重合。2017年6月,蒋水良还曾现身美利云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2016年三季度,叶茂杨凭借315.53万股新进成为钱江摩托第十大流通股东,乾瞻系人员持股情况开始密集变动。当期高雅萍增持85.39万股位列第八,曾经持股317.85万股的高尔财退出十大股东列表。 到了2016年年底,另一个重要资本“汇盈32号”进入钱江摩托,持股仅次于高雅萍,为第八大股东。 2018年三季度,浙江证监会公告中划出时间区间的末尾,浙江乾瞻的监事刘艺超也现身钱江摩托十大股东。粗略统计下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共有包括高雅萍、叶茂杨、高尔财、蒋水良、刘艺超在内的5位乾瞻系成员出现在钱江摩托对外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 “这种操作往往是为了规避举牌线”,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2016年前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监管力度加大,游资(这样做)或是为了方便短线交易。” “乾瞻系”资本局 分散持股、同频操作,乾瞻系巧妙地在举牌线下进行资本运作。但事情总有例外,乾瞻系在科力远的明面持股,或早已超5%的举牌线。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科力远的十大股东列表中有5位成员与“乾瞻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其中,除了持股2.25%的高雅萍外,其余四位分别是持股2.19%的沈祥龙、持股1.51%的季爱琴、持股0.85%的蒋水良以及持股1.79%的汇盈32号,五个股东合计持股8.59%。不计入汇盈32号,其余四位持股数也达6.8%。 天眼查信息显示,沈祥龙实为上海乾瞻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后者正是浙江乾瞻的全资子公司。 再往前追溯,乾瞻系对科力远的布局时间跨度长达8年,最早始自2013年年底。仅仅半年时间过去,在科力远2014年二季度末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乾瞻系”人马占据了半数席位。其中,高雅萍、高尔财、叶茂杨、沈祥龙、缪文琴分别持股1.77%、0.96%、0.86%、0.82%、0.79%,合计持股比例已达到5.2%,已超5%的举牌线,但始终未披露。 巧合的是,无论是科力远或是后来的钱江摩托,都与吉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乾瞻系入局的时间点,也都在吉利与两家上市公司产生交集之前。 一般来说,游资通过短线交易,往往可以利用资金优势收割价差。然而从“乾瞻系”的投资成果来看,其收益并不理想。 2014年乾瞻系初入科力远时,后者股价还在16元至24元区间震荡。乾瞻系人马悉数进场后,科力远迎来短暂的上行区间,股价一度在2015年初冲至38.49元每股。随后,科力远就进入了漫长的蛰伏期。在此期间,身处在前十大股东列表中的乾瞻系成员罕有减持。 无独有偶,乾瞻系在美利云的操作与之类似,2016年,美利云股价处于历史高点,高雅萍追高进入。而后,美利云股价从20余元一路跌至最低4元,期间乾瞻系的人员同样罕有减持。 多笔看似被套牢的赔本投资,让高雅萍等人被投资者戏称“做慈善”。有观点认为,“逢高买入被套牢”也或是乾瞻系长期潜伏标的的原因之一。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而前二十、前三十的股东变化情况是看不到的,游资的真实意图只有他们本人才清楚,外界最多只能是猜测。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一位熟悉乾瞻系的商界人士透露称,“浙江乾瞻做股票市场,除了财务投资之外,有一个较大的动机是与一级市场投资联动。”此外,一位与蒋、高夫妇有过交集的高管表示,蒋、高二人对生物医药领域又特别感兴趣,所以夫妻俩投了好多生物医药类的公司,且不在乎短期回报和波动。 天眼查信息显示,乾瞻投资平台可查的公开投资事件共27起,非公开投资7起,投资标的包括炬佑智能、索元生物、海特生物等等。 当下的A股市场,属于游资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式,至今仍活跃在资本市场的乾瞻系已走进监管视线。2月23日,科力远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要求其自查股东之间的一致行动关系。截至发稿,科力远尚未给出具体回复。 财经贝EHZ,真正的价值币!价值型基础设施!价值型智能链!价值型驱动! 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价值型项目/应用等等的进步和发展。 独角兽!权威财经门户/主流门户/价值平台!价值型综合体! 中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 https://www.cjz.vip/uploads/ehz.pdf 英文版–财经贝EHZ白皮书(详细介绍): https://www.cjz.vip/uploads/enehz.pdf 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开启,开盘即百倍! 财经贝EHZ私募认购平台:https://h.cjz.vip 财经贝EHZ客服: QQ:369997928 Telegram:@ehzved邮箱:ehz@cjz.vip...
阿尔茨海默病(AD)的药物研发一直十分困难,特别是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靶点开发的药物,成功率极低。那么原因是什么呢?药物研发使用的分子及动物模型与真实病理状态的差异可能是关键。近期,Aβ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AD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希望。英国剑桥大学的Michel Goedert教授、Sjors Scheres教授、Benjamin Falcon教授联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Bernardino Ghetti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关于Aβ结构的最新研究结果[1]。研究人员展示了人脑中Aβ42纤维的冷冻电镜(cryo-EM)结构。两种结构相关的S形原丝褶皱产生了两种类型的细丝。I型细丝主要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发现,II型细丝则在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其他情况下发现。大脑中的Aβ42细丝的结构与体外组装的细丝不同。这意味着,Aβ聚集抑制剂以及Aβ诊断试剂的研发出现了新的机遇。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记忆损伤,可以分为家族型和散发型。AD患者脑内同时存在两种丝状淀粉样沉淀物,分别是Aβ蛋白斑块以及神经纤维缠结[2],其中Aβ的产生对AD的发病至关重要[3]。在家族型AD患者体内,存在着Aβ前体蛋白APP基因和早老素PSEN1和PSEN2基因的突变。APP经过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两步剪切形成Aβ,其中早老素与γ分泌酶有关。Aβ存在不同氨基酸数目的单体,主要包括Aβ40和Aβ42[4,5]。不论是Aβ40还是Aβ42,都会发生进一步的聚集。由于疏水氨基酸的存在,Aβ单体互相聚集形成富含β-片层结构的寡聚体。Aβ寡聚体包括小的低聚物(二聚体和三聚体),中等大小的寡聚体(9聚体, 12聚体, Aβ衍生的可扩散配体等)和高分子量的寡聚体(原丝)[6]。淀粉样斑块中原丝或寡聚体间的疏水氨基酸进一步作用形成纤维(细丝),纤维堆叠在一起形成斑块。由于Aβ42C末端两个疏水氨基酸的存在,使得Aβ42比Aβ40更易聚集,而且更易形成寡聚体[7]。在AD的相关研究中,Aβ寡聚体与神经毒性更为相关[8],因此Aβ42相比Aβ40具有更大的神经毒性。AD患者脑内Aβ的沉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实质中的弥漫性沉积、局灶性沉积以及血管沉积。实质的沉积发生在不同的脑区,而冷冻电镜技术已经提供了来自AD患者淋巴管中Aβ40聚集体的结构[9],然而分散的斑块和致密核外部的细丝主要是Aβ42(尽管Aβ40产生的更多),但其结构仍未被阐明。研究人员从10例尸检样本中提取Aβ42的细丝结构。10例样本中,有5名AD患者,其中3例散发型2例家族型;5名其他患者为1例Tau星形胶质细胞病变(ARTAG)、1例帕金森痴呆(PDD)、1例路易体痴呆(DLB)、1例额颞叶痴呆(FTD)以及1例病理衰老患者(PA)。研究人员在散发型AD患者中观察到了I型丝,这种细丝由两条相同的S形原丝通过延伸的臂面对面拥抱组成,原丝的二级结构由5条β链组成,S形区域围绕两个疏水簇折叠。在家族性AD患者中,观察到了II型丝,其原丝界面较小,原丝界面主要由静电相互作用稳定。与AD患者淋巴管内Aβ的结构不同,不论是I型还是II型都具有左旋扭曲。而与体外组装的Aβ42相比,尽管它们都含有一个或两个与I型或II型相似的S-形区域的原丝,但在侧链方向和原丝间组装上却不尽相同。体外聚集对于研究淀粉样蛋白形成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重组tau和α-突触核蛋白的组装方法产生的细丝结构与从人脑中提取的细丝不同。Aβ42细丝的情况似乎也是如此,它只部分地再现了人脑内的结构,与真实结构存在一定差异。AD患者脑内I型和II型Aβ42纤维的结构动物模型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另一种工具。AppNL-F基因敲入小鼠表达人源化Aβ、携带瑞典双突变(KM670/671NL)以及App中的Beyreuther/Iberian突变(I716F)。该小鼠脑内会出现人类Aβ42的大量沉积、神经炎症和记忆障碍,而不需要过量表达APP。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小鼠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人员从18个月大的同型AppNL-F小鼠的大脑中测定了Aβ42丝的低温电镜结构,该结构与家族型AD患者脑内Aβ细丝结构类似。构建和家族型AD类似的小鼠模型可以产生与家族型AD患者类似的细丝,但都与体外组装的结构不同,说明体外组装的蛋白可能缺少了体内组装的某个条件。其他疾病患者及APP NL-F小鼠脑内II型细丝的冷冻电镜结构Aβ42的组装对AD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研究人员发现,I型细丝主要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发现,II型细丝则在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其他情况下发现。大脑中的Aβ42细丝的结构与体外组装的细丝不同。相比之下,在AppNL-F基因敲入的小鼠中,Aβ42沉积物是由II型细丝构成的。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1. 体外组装无法模拟体内环境,可能缺少体内组装所必需的某些条件;2. 家族型,也就是出现APP或PS突变的类型会出现II型细丝,不论在AD患者还是在AD转基因小鼠中都是如此;3. 散发型AD患者脑内的大部分I型丝会不会也对应着目前我们尚未发现的散发型AD的共性特征呢?仍然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参考资料:[1] Yang Y, Arseni D, Zhang W, et al. Cryo-EM structures of amyloid-β 42 filaments from human brains.Science. 2022;375(6577):167-172. doi:10.1126/science.abm7285[2] Long JM, Holtzman DM. Alzheimer Disease: An Update on Pathobiology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Cell. 2019;179(2):312-339. doi:10.1016/j.cell.2019.09.001[3] Hardy JA, Higgins GA. Alzheimer's disease: the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Science. 1992;256(5054):184-185. doi:10.1126/science.1566067[4] Suzuki N, Cheung TT, Cai XD, et al. An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long amyloid beta protein secreted by familial amyloid beta protein precursor (beta APP717) mutants.Science. 1994;264(5163):1336-1340. doi:10.1126/science.8191290[5] Scheuner D, Eckman C, Jensen M, et al. Secreted amyloid beta-protein similar to that in the senile plaqu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s increased in vivo by the presenilin 1 and 2 and APP mutations linked to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Nat Med. 1996;2(8):864-870. doi:10.1038/nm0896-864[6] Yang T, Li S, Xu H, Walsh DM, Selkoe DJ. Large Soluble Oligomers of Amyloid β-Protein from Alzheimer Brain Are Far Less Neuroactive Than the Smaller Oligomers to Which They Dissociate. J Neurosci. 2017;37(1):152-163.[7] Roher AE, Lowenson JD, Clarke S, et al. beta-Amyloid-(1-42)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cerebrovascular amyloid depos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athology of Alzheimer disease.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3;90(22):10836-10840. doi:10.1073/pnas.90.22.10836[8] Mc Donald JM, Savva GM, Brayne C, et al. The presence of sodium dodecyl sulphate-stable Abeta dimer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type dementia.Brain. 2010;133(Pt 5):1328-1341. doi:10.1093/brain/awq065[9] Kollmer M, Close W, Funk L, et al. Cryo-EM structure and polymorphism of Aβ amyloid fibrils purified from Alzheimer's brain tissue.Nat Commun. 2019;10(1):4760. Published 2019 Oct 29. doi:10.1038/s41467-019-12683-8...
开年以来市场调整,大批主动权益基金净值遭遇回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日,770只(分份额统计)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734只均为亏损状态,占比超过95%。在这个背景下,近期成立的基金也出现了不同建仓策略。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年初一些新发基金成立后建仓节奏已经相对缓慢。“开年以来市场调整,建仓节奏确实有所放缓,”3月3日,北京一位管理一只新成立一个月左右的权益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近期市场有所企稳,可以稍微加快一些建仓节奏。”基金净值回撤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2日,普通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为-8.97%,平均最大回撤超过11%;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8.75%,平均最大回撤为10.52%。整体来看,今年以来截至3月2日,在近6000只(分份额统计)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00只基金的最大回撤超过20%。主动权益基金中回撤最大的是东方人工智能主题,该基金在这段时间内的最大回撤为-28.4%。而今年以来截至3月2日,这只基金已经亏损超过22%。2021年四季报数据显示,这只基金重仓股包括三七互娱(002555.SZ)、完美世界(002624.SZ)、世纪华通(002602.SZ)、芒果超媒(300413.SZ)等个股,前十大重仓股在2021年四季度区间内均为收涨,其中中文在线(300354.SZ)涨幅接近170%。然而今年以来,该基金重仓的多只个股股价走势急转直下。譬如中文在线,截至3月3日,其2022年下跌超过33%、完美世界跌超35%、芒果超媒跌近42%。从收益来看,今年以来跌超20%的基金还有南方产业智选、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恒越品质生活、中信建投医药健康、银华体育文化、长城久祥、同泰远见以及中邮健康文娱。几只基金年内回撤亦均超过20%。“今年到目前为止的关键词是低估值、周期、成长,去年的关键词是中小盘、成长、周期。” 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陈林海表示。其认为,今年以来,宽基指数表现差距不大,大小盘风格不是核心矛盾。也是因此,风格切换之下热门赛道轮番调整。一些在2021年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在今年开年即遭遇回撤,收益排行榜单则已完全打乱。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日,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成为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冠军,该基金年内回报为19.55%,其次则是万家新利,该基金年内回报为18.4%。这两只基金均由黄海担任基金经理,从持仓上来看其偏好低估值,两只基金均重仓房地产和能源板块。相反,这两只基金在2021年则为亏损状态,两只基金分别亏了9.18%和3.18%。“1月份至2月初市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对稳增长效果的怀疑无法证伪的阶段,杀的是盈利预期及估值端的风险偏好,因此短期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陈林海表示。新基金建仓趋缓在基金净值遭遇大幅回撤的同时,新发基金的建仓节奏也出现放缓的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在可统计的304只(分份额统计)今年以来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70只基金的净值波动幅度尚不超过2%。这其中成立最早的基金成立时间在1月5日,在1月份成立的基金共有100只。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譬如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韩创管理的大成聚优成长、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选一年持有、陶灿管理的建信沃信一年持有、任相栋管理的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时代先锋等等。从受访基金经理的反馈来看,多位基金经理因考虑市场情况而对于新基金的建仓有所放缓。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其更看重配置的整体安全性。“建仓会重点以中证800的表现作为压力测试参考。整体上,在建仓期的3个月内,在3~12周的时间采取以时间等权方式建仓。”上述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不同风格策略以及不同行业的基金经理对建仓节奏的把握也有差异。一位长期跟踪新能源、环保板块的基金经理受访指出,“站在当下时点,绿电板块就是较好买点,在建仓或加仓的角度上可以采取积极的策略。”其认为,目前电价逻辑的进展比此前预期的更好。一方面,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政策出台,2025年初步市场化、2030年建成市场化的时间节点明确,新能源发电将提升市场化比例,市场化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资产的回报率;另一方面,煤电电价受到煤价的强力支撑,新能源发电、核电市场化的部分也跟随火电电价上涨。“当前位置绝大部分绿电公司的股价,跟去年底的股价位置是一样的,市场并没有进一步定价,其次最近3个月绿电板块的积极变化也没有定价。目前主要的电力标的在2022年PE只有10倍水平,仍然非常便宜。”前述基金经理表示。从数据来看,也有多只新基金建仓相对较快。譬如肖瑞瑾管理的博时回报严选,该基金在今年2月8日成立,截至3月2日,该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3.5%;1月25日成立的东吴新能源汽车,净值涨幅也超过3%。而按照前述基金经理说法,目前市场企稳或可加快建仓节奏。基金发行摸底对于上周以来的市场变动,广发基金指出,上周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风格切换”,年初以来表现较弱的成长风格出现反弹,而前期表现好的低估值行业表现靠后。其原因则包括,一是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的降温带来美债实际利率的走弱;二是信贷放量、交易调整结束后市场悲观情绪改善,“防御”诉求有所下行;三是稳增长板块的高频数据未得到验证,而高景气成长板块的盈利预期在改善。不过,市场对于后续成长及价值风格走向如何仍有一定分歧。“在稳增长政策仍在加码,国内信贷结构未现明显改善迹象之前,预计市场仍将遵循稳增长路径演绎,对于价值股的偏好仍将更强。短期的成长股反弹参与难度较大。”中欧基金认为。事实上,从公募基金发行来看,市场依旧热度不高。3月2日,创金合信甄选宣告募集失败。至此,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上升至6只。创金合信甄选是一只偏债混合基金,该基金于2021年12月13日开始募集,2022年2月28日募集期满。此前已经发行失败的5只基金则是德邦锐丰、宝盈鸿翔、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同泰同享以及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分别是两只债券型基金、两只ETF、以及同样为偏债混合基金的同泰同享。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 3月3日,公募基金总发行数量为1142.27亿份,平均发行数量仅8.16亿份。...
2022年2月23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用益信托研究院获悉,仅2021年,信托行业共计披露风险项目282款,涉及金额达1495.18亿元。其中,房地产企业违约是“爆雷”重灾区,2021年全年违约规模达917.11亿元,占总违约规模比达61.34%。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置违约项目风险以及存续项目风险排查,成为信托机构的当务之急。自2022年开年以来,投资人、信托机构与房企之间的谈判和博弈备受关注。有的信托公司摇身一变为“开发商”,全盘接管房地产项目;有的信托公司与房企就债务解决方案的沟通陷入僵局,或将考虑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债权;还有的信托公司则组织起投资人与融资方的直接沟通渠道……信托机构变身“开发商”光大信托之外,五矿信托早前更是接下了恒大广州南沙童世界项目、佛山铂睿府项目和昆明林溪郡项目三个项目的资产。以“承债式收购”的方式,全盘接手地产项目的股权和管理权,变身“开发商”,成为了多家信托公司处置房地产风险项目的方法之一。“这或许是处置风险项目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某头部信托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后续的重点是信托公司怎么把项目盘活,这就靠信托公司及其股东或合作方的操盘能力。”本报记者获悉,近日,光大信托“接盘”了恒大悦龙台开发商东莞市鸿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鸿钏”)全部股权。天眼查信息显示,股权变更前,东莞鸿钏由恒大地产集团广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9.87%,广州恒益祥贸易有限公司持股90.13%。变更后,恒大地产集团退出,东莞鸿钏由广州恒益祥贸易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光大信托的全资子公司。光大信托之外,五矿信托早前更是接下了恒大广州南沙童世界项目、佛山铂睿府项目和昆明林溪郡项目三个项目的资产。比如,2022年1月26日,恒大旗下广州文旅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广州南沙区恒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睿文旅”)51%股权转让给五矿信托,转让后,恒睿文旅由五矿信托100%持股。就上述举措,五矿信托相关负责人此前回应本报记者称:“经过反复论证,我司认为通过获得项目公司全部股权及管理权,推动项目正常化运营,是当前解决恒大项目问题的最优方案。”对于接盘项目股权的做法,北方地区某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指出:“首先,这类地产项目中,信托公司多数初期就持有项目公司49%或51%的股权,现在把全部股权拿到手里,无非还是希望能够整体控制项目公司的章证照和现金流。另一个是,项目从恒大等地产集团的资产中剥离出来,更有利于项目的去化。”“但是,这种处置方法有一个弊端。如果信托公司没有在初期就对项目进行强监管,可能会出现项目资金早已被地产集团抽走、工程款存在大量未付款,甚至项目已经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最终项目的销售资金无法覆盖整个项目的开发投资和借款本息。最终还是无法全身而退。”以“国民信托·新力长沙琥珀园项目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新力琥珀园信托计划”)为例,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管理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信托财产单位净值为0.7055元,该信托财产净值为234,815,659.38元,而原信托规模为33283.58万元。上海地区一位资深信托人士还告诉记者,年前停工许久的新力地产长沙琥珀园项目,已经从新力地产完全剥离,目前由国民信托全盘接管。据国民信托披露,除全资控股上述项目的开发公司之外,新力金融(12.490,-0.19,-1.50%)还将湖南新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名下武汉帝泊湾项目的车位使用、收益权益,均转让给新力琥珀园信托计划。“多数金融机构应该也是无奈接手。”上述资深信托人士分析指出,在融资方无法以自身资金实力开发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只能自己去完成剩余工程,保障交房。“只有交房了,信托公司才能拿到预售资金监管账户里的钱,才能保证投资人的本息兑付。”上述房地产业务负责人还透露:“部分地区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严格,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也不能拿预售资金支付。2021年下半年,东部地区某省曾经要求我们金融机构出具函件,承诺不得要求项目公司用预售资金来归还信托贷款的本息。”投资人带律师查文件《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有委托人在得知房地产项目出现风险后,带着律师到信托公司查阅信托文件、资金流水、抵押物原件等材料。“透明化、公开化,也是现阶段房地产项目风险处置的特点。比如,司法起诉、公开谈判过程,甚至通过媒体向融资方施加压力等。”一位信托公司副总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比如,中融信托早前就发布信托计划管理报告,公开了与华夏幸福(3.100,-0.06,-1.90%)(600340.SH)在债务化解上的矛盾。在双方公开矛盾、各执一词的十余天后,2022年2月22日,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华夏幸福与中融信托进行了新一轮长时间的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也达成了一些一致,但尚未就还款计划达成满意的结果,中融信托方面暂时将继续原来的处理方案不变。”据接近人士表示,中融信托及其投资人的主要诉求还是希望能拿出具体的、合理的还款计划。据一位投资人透露,中信信托曾于2022年2月16日下午组织房企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许世坛、执行董事吕翼作为世茂方代表与投资人召开了一场线上视频会议。世茂方提出将该信托展期两年兑付。在沟通会五天后,2月22日,中信信托发布有关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四次临时信息披露报告,并回应称“目前中信信托尚未就60亿元信托还款计划与世茂达成一致”。受访信托业内人士表示,之前信托机构为了增加客户黏性、维护自身声誉,对于风险项目采用滚动发行、借新还旧、发行TOT接盘、自有资金垫付、展期等各种方式进行隐形兑付。现在大多机构都已经兑不动了,有的信托公司躺平了,有的信托公司正在尝试,将处置资产过程更多以个人客户、融资方双方公开直接博弈的方式推进。“信托公司在处理这些房地产项目风险时,最难过的一关、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于投资人。”上述房地产业务负责人表示,“把投资人拉进来,一起参与到项目谈判沟通中,更有利于推进通过方案。而且他们也更容易理解我们信托公司在这些项目处置上做了哪些工作。”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些项目在最初成立时就存在抵押不充分、项目资金监管不到位等情况,让投资人参与到谈判中,信托公司可能就要面临各种质疑。”《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有委托人在得知房地产项目出现风险后,带着律师到信托公司查阅信托文件、资金流水、抵押物原件等材料。对于公开化的直接博弈方式,还有业内观点认为,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可以摆脱“刚性兑付”的束缚,但是这一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变相弱化了金融机构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责任。而个人投资者,即使是专业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相比,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事前对项目交易结构、市场发展判断与理解,都是处于弱势。而当需要解决问题时,将投资人推至博弈第一线,能否被投资人、融资方、监管机构和市场理解与接受,有待观察。地产信托风险压力犹存穆迪最新发布报告直言“房地产风险加剧成为信托业2022年的主要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在各方艰难博弈的同时,信托行业或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新的压力。2021年未经审计的年报数据显示,64家信托公司中,除山东信托未披露不良数据外,其他63家2020年合计不良资产规模达到494.10亿元,较2019年68家合计的371.24亿元高出33.09%。2022年2月23日,用益金融研究院在最新的研报中则指出:“从信托行业流动性来看,未来3年信托产品到期规模分别为3.8万亿元、3.37万亿元和2.01万亿元,行业流动性风险也将面临较大压力。”该研报还认为,“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未来信托公司在风险处置方面除了传统方式外,通过市场化形式化解风险,与信托业保障基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也是一种重要选择。”穆迪最新发布报告则直言,“房地产风险加剧成为信托业2022年的主要挑战”。报告称,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业的敞口较大。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可能会推高这些公司的信托资产逾期率,从而削弱信托计划的底层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穆迪研报还认为,2022年信托计划赎回量可能激增,可能加剧信托公司的信用压力。2022年前9个月到期的信托计划总额为人民币2.8万亿元,据此,穆迪估计同期将有人民币3520亿元有直接房地产敞口的信托资产到期。除了到期信托计划的规模上升以外,资产管理新规也是赎回激增的另一个潜在原因。“目前大部分房地产项目到期后,都很难续做。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投资减少了,信托公司项目选择更加谨慎了;另一方面是投资人也不太愿意买房地产信托,募集不来资金。”上述房地产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房地产信托发行继续下滑。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业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95万亿元,同比下降18.13%,房地产业信托占比降至12.42%。上述用益金融研究院研报预测,2022年房地产信托将延续下滑的趋势,预计2022年的下滑幅度在30%~40%之间。上述信托资深人士也对记者指出,长期来看,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周期差不多已经结束了,现在看来,即使政策比较友好,开发商也主要是出于偿还旧债的目的发行信托,很难有新增量。“房地产信托性价比下滑,投资需谨慎。”用益信托研究院在《2022年信托投资策略报告》中提醒投资人,在房企违约潮的影响下,房地产类信托目前处于低谷期,投资者需要关注其风险问题。2022年宏观经济及行业环境仍是影响产品风险的主要因素,投资房地产类信托产品,须密切关注包括相关政策及金融主体的配套动作、商品房销售与去化情况、企业自救的决心和动作等,仍需保持谨慎。...
(原标题:工信部:不得强制下载APP)近日,有网友和媒体反映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强制要求下载APP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核查,并于日前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会议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APP蓬勃兴起,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服务。但部分信息资讯、网络社区等网站在用户浏览网页时,频繁弹窗推荐APP,要求下载APP才能查看全文、不用APP不能看评论等,妨碍用户使用网页浏览信息,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群众反映强烈。会议要求,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刻把维护用户权益和改善服务体验作为赢得用户的根本,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一是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推荐下载APP时,应同步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二是无合理正当理由,不得要求用户不下载APP就不给看,或者不让看全文。三是不得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降低体验等方式强迫、误导用户下载、打开APP,或跳转至应用商店,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相关互联网企业表示,将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全面自查整改,依法合规经营,改进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共同营造让群众放心满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关注用户反映的问题,加强APP监测检测,指导督促互联网企业切实维护好用户权益...
高达7320亿元的市值蒸发猝不及防!3月2日,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在伦敦交易的存托凭证跌幅近92%,为史上最大单日跌幅,该股的股价亦从此前的21.64美元,跌至周三最低的0.01美元,11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2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该行3月2日在其官方网站声明中称,已决定退出欧洲市场。最近一段时间,对俄罗斯的制裁日益严酷。欧盟切断俄罗斯银行与SWIFT(银行结算系统)的制裁也将在10天内生效。那么,俄罗斯方面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制裁对于制裁者自身是否又存在负面 影响呢?从俄罗斯政府的反馈来看,目前已经推出五招,调整经济政策,来应对这种变局。针对制裁反噬的担心也已经出现。不过,这似乎并未给制裁者带来心理负担,制裁仍可能加码。英国首相办公室表示,首相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中一致认为需要进一步制裁,以在未来几天向普京施加最大压力。美国方面也表示,对俄能源制裁持开放态度。此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有最新表态。鲍威尔表示,预计3月份加息将是合适的,乌克兰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高度不确定”。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通胀远高于目标。而一度出现变数的俄乌第二轮会谈有了最新进展。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3月2日下午,乌克兰代表团确认参加当天晚上的第二轮俄乌会谈。俄最大银行股价暴跌近92%随着俄乌局势的持续紧张,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也正在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先是俄罗斯猫被制裁,接碰上俄罗斯最大银行股价3月2日暴跌近92%,最低价跌至1分钱。要知道,去年十月份,这家银行的股价曾高达21.64美元,其市值超过1100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Sberbank正在退出几乎所有的欧洲市场,该行将其归咎于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西方制裁之后,大量现金流出以及对其员工和财产的威胁。在欧洲中央银行 (ECB) 下令关闭该银行的欧洲分支机构后,此举似乎不可避免。周三发布,Sberbank 公布了 2021 年创纪录的年度利润。同时,该银行表示,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命令,不再能够向欧洲子公司提供流动性,该中央银行正在寻求保留外汇。但该行仍表示资本和资产足以支付所有储户。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Sberbank 拥有价值 130 亿欧元(144 亿美元)的欧洲资产,并在奥地利、克罗地亚、德国和匈牙利等国家开展业务。Sberbank 2021 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64% 至 1.25 万亿卢布(123.8 亿美元)。全年股本回报率为 24.2%,净利息收入为 1.8 万亿卢布。自危机爆发以来一直保持沉默的首席执行官 German Gref 将年报结果描述为“出色”,但表示现在的重点是“俄罗斯经济和金融业面临的新挑战”。俄罗斯央行行长 Elvira Nabiullina 周三表示,该国经济面临极端形势,她正在尽一切可能确保金融体系能够应对任何冲击。“在目前的情况下,Sberbank 已决定离开欧洲市场,”一份声明表示。“该集团的附属银行面临异常的现金流出,并对其员工和分支机构的安全构成威胁。”该行表示,在实施制裁后,欧洲子公司经历了流动性危机,导致该银行在今年第一季度失去了对这些部门的控制权。但退出并不影响 Sberbank 在瑞士的业务,该行表示,这里的业务将继续照常运营。Sberbank 曾在11月表示,计划在2021年完成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的业务出售,交易价值约为5亿欧元。斯洛文尼亚银行 NLB 表示正在收购斯洛文尼亚的业务。俄政府接连出招面对各种挑战,俄罗斯政府方面亦是接连出招应对:首先,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央行暂时停止了几个国家的法人实体和个人向海外账户的转账,俄罗斯央行将非居民在未开设账户的情况下的转账限制在5000美元以内;其次,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表示,俄罗斯可能会被切断与全球支付系统的联系;第三,俄罗斯将为公司提供免除3年所得税的优惠;第四,俄罗斯还将为国内IT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多资金;第五,俄罗斯将扩大对国内移动应用开发商的减税要求。而与此同时,对于制裁的反噬作用也开始担心。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周三警告说,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大大增加了该国违约美元和其他国际市场政府债务的可能性。摩根大通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对俄罗斯政府实体的制裁、俄罗斯国内限制外国支付的反措施以及支付链的中断,都为俄罗斯在国外进行债券支付带来了巨大障碍。”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表示,欧洲的金融体系对俄罗斯的敞口有限,最重大的风险是能源冲击。新的威胁周三,一度又传出了谈判的消息。俄方消息人士向塔斯社透露,本轮俄乌谈判将于2日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森林举行。然而,据参考消息援引塔斯社报道,白俄罗斯信息分析机构“民主力量圆桌”负责人尤里·沃斯克列先斯基在俄罗斯“24小时新闻”节目中说,自1日起,白方几乎跟理应出席第二轮俄乌谈判的乌方代表团的所有成员都失去了联系,这些人的电话均已关机。情况再度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不过,情况又有新变化。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3月2日下午,乌克兰代表团确认参加当天晚上的第二轮俄乌会谈。需要的注意的是,新的威胁也再度发出。英国首相办公室表示,首相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中一致认为需要进一步制裁,以在未来几天向普京施加最大压力。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我们对俄罗斯有三个制裁方案,还会有更多的制裁方案。立陶宛总理表示,波罗的海三国可以在不等待欧盟决定的情况下禁止俄罗斯船只进入其港口,“我们已经原则上同意”。他还透露了一个信号:将更多俄罗斯银行从SWIFT(银行结算系统)中移除的讨论尚未结束。除了切断SWIFT之外,能源制裁备受关注,而这其中美国的态度又十分关键。白宫发言人 Jen Psaki 周三表示,美国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实施制裁“非常开放”,并补充说正在权衡对全球市场和美国能源价格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