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国外媒体报道,每天晚上都要用充电线给手机充电或许会让你感到疲惫。像三星的近场无线充电设备虽然很酷,但是作用距离太短。你需要把手机放在充电板上,这其实和插上充电线没有什么区别。虽然理论上说手机可以通过周围的Wi-Fi进行充电,但效果微乎其微。 现在,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电气工程师团队提出可以用激光来解决手机充电问题。“你可以制造一个集成了接收器的手机套,然后用相应的激光设备对其充电,”该团队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Vikram Iyer表示,(他同时也在研究如何让手机不再需要电池。)“显然,你会想激光设备能更小,更好,更漂亮,但应该是独立的,就像一个Wi -Fi路由器一样。” 换句话说,用户将手机放在房间的任何地方,激光会发现手机,并将光线投射到诸如光电池等能量接收装置上,它类似于太阳能电池板,但接收的光线是近红外线。 事实上在其他领域,很多人也在考虑用激光传输能量,比如说利用激光为卫星或者无人机进行供电,或者说将太空中收集的太阳能传回给地面。当然,目前还没有家用的范例。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你刚刚在房间的角落安装好激光发生器,它却照到你的身上怎么办? 但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考虑到用户安全问题。事实上,这很酷。 他们希望能够发射大约1瓦功率的激光,而接收器仅仅是小指的大小,这足以有效地为设备充电。单位功率在4.3瓦/平方厘米的近红外激光器在工作中不可见,但却能在不到10微秒的时间内损害人眼。 所以问题是,在你被光线照到之前,你如何检测到光束传播路径上出现的人并将激光发生器关闭? 解决方案是更多的激光,但功率更低,远不足以灼伤眼睛或灼伤皮肤。研究人员在接收器周围安装了反光板,这是带有镜面内表面的三面立方角。与普通的平面镜不同,它会以相同的角度将光线反射回去,也就是说安装在接收端的后向反射器可以将光线发回到它所来的路径上,“这和自行车和道路标志上所用的那种反射器是同样原理,”Iyer表示。这些反射的光线会在主激光束周围形成一道无害的光管,如同一个力场一样围绕着它。一旦有物体的阻隔打破了外部屏障,发射器会切断电源。 信号以光的速度传播,所以很难想象你够通过外部光束触碰到主激光束的速度要比光还快。研究团队实验了人类可以移动的最快速度——他们采用的是球场上职业棒球投手的速度。“你的手臂可以达到的峰值速度是每秒44米,” Iyer说。 他们计算出主反射光束离主激光束有多远,以至于如果像眼球这样的东西阻断反射光后就立即关闭激光发生器。这大约是四英寸。 解决了安全性问题之后,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瞄准接收器。 答案很简单。手机会不间断发送人耳所听不见的声音。激光发射器上的麦克风会采集声音并使用传播时间来计算手机的粗略位置,然后扫描低功率光线反射器直至其接收到反射光线。当信号返回时,假设中间没有出现阻隔物体,近红外激光器就会作用并开始充电。 当然这种设备离上市还有很长时间。“这一切都始于学术工作。我们会将其申请专利并探索开发产品或是授权许可,” Iyer表示,“我们之所以专注于手机充电的原因是,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应用,但目前却没有一个好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研究人员称,遭受中风折磨的患者未来有一天或许能够通过药物帮助大脑“重新连线”,让受损大脑区域负责的任务被其它区域接管。大脑重新连线的能力被称为大脑可塑性,研究人员认为人的一生都具备这种能力。但是儿童大脑的可塑性较高,而成年人的大脑通常可塑性降低。 研究人员对婴儿时期遭受中风的儿童和年轻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人的大脑有着惊人的“重连”功能。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Elissa Newport详细描述了这项最新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了12名年龄在12到25岁之间的青少年。 Newport教授在美国科学进步协会的一场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她声称:“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右半球在任何健康人群中都不会负责语言操控,但是当患者失去左半球时,右半球似乎能够接管语言功能。但是这种状况不会在成年人当中出现。” 研究团队借助大脑影像发现,大脑右半球接管语言功能的区域与健康人群的左半球语言功能区存在镜像关系。Newport称,了解年轻人大脑可塑性较强的原因,有可能让科学家找到提升成年人大脑可塑性的方法,这就有可能为那些中风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Newport承认,能够帮助中风患者重组语言区域的同一种机制有可能在健康人群中起作用,帮助他们学习第二种语言。哈佛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Takao Hensch在会议上称,他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表明,通过抑制那些阻碍大脑可塑性的特定分子,就有可能增强大脑的可塑能力。 Hensch已经对可能的疗法进行了研究。他声称,在这些方法中,用于治疗情绪障碍的药物有可能增强成年人的大脑可塑性。他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服用丙戊酸钠治疗躁郁症的成年人恢复了学习辨别音高的能力。而这项技能通常只存在于那些在6岁前开始学习音乐的儿童身上。 伦敦大学学院的临床神经学和神经康复学教授Nick Ward称,完全康复的成年中风患者趋向于与健康人群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构成语言网络的其它大脑部分或许被用于帮助语言功能的康复。Ward也提出,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研究发现,中风本身能够让大脑的可塑性增强数月时间,这意味着及时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关键的。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外电报道,机器人记者和专家克里斯-米德尔顿(Chris Middleton)日前表示,人类整个身体被机器人部件所替代最快有望在2070年成为现实。 他指出,在不久的将来,所有人都能购买使其具备超人能力的升级身体部位。考虑到“生物黑客”(biohacker)已通过植入芯片升级他们的身体,从而开启了未来探索之门,因此米德尔顿做出这样的预测并不牵强。 “在某些情况下,未来50或100年,人类的整个身体都能够被替换,编辑或者升级吗?我不会驳斥这种观点。我们已看到一些技术能够支持人类,但不幸的是,这些技术让人表现得更像机器。但与此同时,机器变得更像人类。看看Siri、Alexa或是其他智能语音助手,你就会找到答案,”米德尔顿说。 米德尔顿还表示,此类技术可能会统治人类。他说,人类已习惯于由机器告诉他们应当做些什么。“每天走1万步,在公园里奔跑,左转,右转等等,”他说。米德尔顿还置疑是否可穿戴设备是将合并技术融入身体过程的一部分。他说:“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珍惜人类的永恒。” 米德尔顿经常会在各个大学发表关于人工智能 (AI)技术影响的演讲。他说,尽管他相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的观点只是基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做出的预测。 许多电视剧和电影都有关于半机械人和半人类的概念,如《黑镜》(Black Mirror)和《西部世界》(Westworld)等等。米德尔顿说:“我写的文章都是关于真实世界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引发了一些重要问题: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社会,不需要什么类型的社会。”他还表示:“从长远来看,许多人可能会简单的拒绝此类技术。” 在米德尔顿做出这番预测1个月之前,微软前专家曾表示,人类在未来20年内将拥有“机器人第二自我”。微软高管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和哈里-舒姆(Harry Shum)也曾表示,机器人将了解关于人类的一切,以及人类意识的数字化意识。上述二人目前正研究开发能够模仿人类思想的先进的人工智能软件。他们声称,这项技术突破有望在未来20年内实现。 史密斯和舒姆在今年1月出版的新书《未来计算》(The Future Computed)中做出了上述预测。这本书详细描述了他们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的预测。他们警告称,人类应当积极控制,预防智能机器危害社会和群众的利益。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摘要:在凯文埃斯维特(Kevin Esvelt)发明Crispr基因驱动技术之后,他被这种技术吓坏了。这种技术可以在不需要杀戮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可怕疾病的传播或者控制动物种群;但它也可以单方面造成物种灭绝并破坏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各种各样的毒药,各式各样的陷阱,甚至于各种类型的步枪。对于消灭像大鼠这样的岛屿入侵者,我们的方法一贯是残酷的。现在一些环保人士希望使用Crispr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种方法并不残酷,但它却能让我们从根本上超越自然的力量。 卡尔坎贝尔(Karl Campbell)是一位饱受坏工具困扰的工匠级专家,一个中等身材且肌肉发达的澳大利亚人,胡子五天没刮;坎贝尔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时刻都在瞪着你,甚至会让你感觉到他一直在生气。只有当他的身体处于某种兴奋状态时,特别是在修理某些东西、建造某些东西或是杀死某些东西时,他才会微笑,显现得放松。 他的特长和他的使命是尽其所能地拯救濒危物种,并据此来推测出最有效的方法。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他通过这种艰苦的工作挽救生命,通过某种类型的血清来防止不可逆转的生物灭绝事件。他会杀死山羊,老鼠以及很多由人类引进、却威胁到海岛生物生存的动物。但坎贝尔手头的那些工具——陷阱,远程步枪和毒药往往是残酷的,不仅作用范围有限,而且会滥杀无辜。例如,要利用这些工具从当地生态系统中彻底消灭大鼠,就会一同杀死很多物种。 即使是一个小岛的生态系统也相当复杂,事情并不总是遂人所愿。例如在2012年,当时坎贝尔在为一个名为岛屿保护(Island Conservation)的组织工作。在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一座陡峭的火山岛Pinzón Island上的老鼠进行下毒之前,坎贝尔先是捕捉了生活在岛上的60只加拉帕戈斯鹰,人们以为这样的话这些稀有猛禽就不会因为食用下毒的老鼠而中毒。但是几个星期后,当这些稀有猛禽被放回野外后,纷纷从半空中坠落。事实证明,加拉帕戈斯鹰所捕食的熔岩蜥蜴体内也含有相同的毒药。 图示:卡尔坎贝尔正在寻找一种比下毒更好的犯法来对付岛上的鼠害 坎贝尔现在正准备采取更加冒险的策略: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座名为弗洛雷纳的70平方英里小岛上使用一种剧毒来彻底消灭老鼠。岛上曾有一种全身巧克力棕色、拥有着漂亮尾巴的小鸟,叫做弗洛里亚纳知更鸟。但因为老鼠吃鸟蛋和幼鸟,导致岛上的这种小鸟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一旦岛上的老鼠被消灭,这种小鸟的数量就能得到恢复。而消灭岛上老鼠的方法堪称地毯式轰炸:直升机将会洒下大约300吨掺有剧毒的谷物,足以杀死岛上的每一只老鼠。问题在于,岛上还有150位居民和他们养殖的农场动物。 在去年8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一上午,坎贝尔和我跳进当地一位农民克劳迪奥克鲁兹(Claudio Cruz)老旧的丰田陆地巡洋舰,前往弗洛里亚纳岛的高地。老鼠也不是农民的朋友,坎贝尔指着路边田地里的一些玉米说,其已经啮齿动物尖锐的牙齿咬掉了。克鲁兹将两个鲜红色的容器堆叠起来起来,其中一个是来自岛屿保护组织Island Conservation的礼物,一个是他自己买的。当剧毒谷物被洒下来时,这两个容器将被用于储存未受污染的动物饲料。岛屿保护组织还将为岛上的鸡,猪和马等家畜建造鸡舍,鸡舍和马厩。此外,岛屿保护组织会购买一些生活在猪圈之外的猪并定期进行屠宰,对其肝脏进行毒素检测。直到这些猪的肝脏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其他的家畜才能够重新在岛上放养。父母也需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以免他们误食了毒物。包括雀类和短耳猫等生活在岛上的动物,将会被捕捉送往岛外。坎贝尔预计,清理完成整个小岛需要10年时间,花费2600万美元。 这也是为什么坎贝尔开始推动开发更加精确和有效工具的相关研究,你可能不会将其与爱好自然的自然保护主义者联系起来。未来某一天,称为基因驱动的自我延续合成基因机器可能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基因或一个老鼠或一群老鼠,甚至会改变老鼠、蚊子、蜱或任何生物的整个物种。而且这种生物技术在消灭这些有害生物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血腥行为。因此,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坎贝尔一直将他工作的时间分为两块,除了继续用老办法消灭有害生物,此外还向全球的生态学家,伦理学家和潜在捐助者推广基因驱动方法。坎贝尔的热情并不孤单。从美国军方研究机构到盖茨基金会再到新西兰政府机构都在把基因驱动作为解决疟疾,莱姆病,物种灭绝等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法还存在另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它们可能会以无意和无法阻止的方式改变相关物种,种群和整个生态系统。 琳达卡约(Linda Cayo)是加拉帕戈斯群岛恢复计划中伊莎贝拉岛项目(Project Isabela)的项目协调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在坎贝尔手下进行实习,她回忆说他的一项美德是“坚韧的部队作风”。坎贝尔曾在澳大利亚陆军后备队中服役,会开枪和修理车辆。他能够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在马拉维追捕羚羊偷猎者。他非常适合在岛上工作的要求:他的大拇指在野外工作中被割开,就直接让一个朋友在田间缝合;还有一次,他从一个偏远的火山地区回来,脚上的大部分皮都被磨掉了。他也懒得提及。 也许是因为对自身舒适生活的鄙视,坎贝尔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严酷的火山景观以及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间茁壮成长。不得不说人类具有破坏一切的天赋,幸运的是发现这些火山岛的时间足够晚,使得岛上95%的原始物种依然幸存。这里有巨大的海龟,有从鼻孔中喷出盐鼻涕的海鬣蜥,有8英尺宽翅膀的信天翁。 当人类从1805年开始在岛上建立永久居住地时,他们带来的不仅有家禽,还有藏在船舱中远渡重洋而来的老鼠。与其他岛上的物种类似,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动物在长时间的进化中防御力不断下降,根本无法应对这些外来物种。有些动物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有些动物习惯于在地上筑巢,根本无法保护自己的蛋和幼崽;也许最危险的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天敌的恐惧。即使外来物种不吃本地动物,也会以其他方式给它们造成伤害。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外来的山羊吃了很多植物。有人估计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94种特有植物中有60%濒临灭绝,而岛上的巨龟也因为食物短缺而处于饥饿之中。 在伊莎贝拉岛项目中,坎贝尔在直升机上用半自动步枪射击山羊,偶尔也会与狗同行。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些方法的不完善性。于是,他想出了一种在发情期通过雌性山羊进行诱导的策略,以便引诱其他山羊聚集起来进行射杀。这种所谓的“魔女玛塔”(Mata Hari)的山羊诱导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让坎贝尔一举成名,但他认为这种方法仅仅是一种“渐进式创新”,而他要寻找的是“革命性创新”。 2006年,坎贝尔开始为岛屿保护组织Island Conservation工作,他的工作范畴远远不止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帮助加州圣尼古拉斯岛摆脱了野猫的困扰,消灭了智利乔罗斯岛上疯狂增长的兔子,解决了波多黎各德塞切奥岛上的猕猴问题。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苦差事,坎贝尔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感到非常恼火:地球上有465,000个岛屿,其中41%的濒危陆地脊椎动物都生活在其中,而大多数濒临灭绝物种存在的岛屿都是因为外来物种的威胁。 “我们的努力于事无补,”坎贝尔坦言。 然而在2011年,坎贝尔偶然间似乎发现了一种自己正在寻找的革命性创新方法。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昆虫学家弗莱德古尔德(Fred Gould)撰写了一篇论文,指出一种已经应用于昆虫的基因工程技术可应用于啮齿动物等其他有害物种。(除了被威胁岛屿物种的生存外,啮齿类动物每年消耗的粮食足够喂养1.8亿人,并且还会传播莱姆病和汉坦病毒等多种有害微生物。)古尔德指出,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来支持某些隐形特性,并通过它们来使得物种灭绝。通常,对于不同类型的基因,后代有50%的机会继承来自母亲的基因,50%的机会继承来自父亲的基因。但是某些类型的基因会自然进化出一种方式来欺骗这个概率系统——如果父母拥有这样的基因,后代拥有这种基因的概率几乎是100%的。这种神秘的作弊代码被称为基因驱动技术,如果科学家能够设计出一种合成的基因驱动器,他们就可以在相应物种中通过代际传播所期望的基因特性。要消灭一个岛上的老鼠,你完全可以传播不育基因,一旦不育基因达到一定的流行率就会导致老鼠灭绝。这不需要任何毒药,啮齿动物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就像历史上那些没有后嗣的贵族一样。 坎贝尔申请造访位于罗利的古尔德实验室。和你一样,古尔德通过互联网想知道坎贝尔是谁。 “我只是感到震惊,”古尔德说。 “如果你看看岛屿保护组织Island Conservation的网站就会知道,它全是木质的、绿色的。”许多环保主义者都反对基因工程。古尔德问坎贝尔:“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 坎贝尔清楚这一点。但他并不在乎其他环保主义者所认为基因工程过于冒险和不自然而不愿尝试。他只是想阻止濒危动物的灭绝。古尔德喜欢这个人的实用主义。 古尔德的想法只是理论上的。但在2012年, Crispr这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突然使得相关理论更有可能成为现实。Crispr是一种快速,廉价且准确地编辑基因的新方法,有了Crispr,任何DNA序列都可以被精确剪切并粘贴到特定基因组的任何位置。 大约两年后,当时就任于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凯文埃斯维特(Kevin Esvelt)把基因驱动和Crispr技术结合在了一起。研究人员不是用一个装满合成DNA的大型脂肪玻璃针刺入你想要改变的每个有机体,而是用一次基因驱动技术来编码你想要的基因(或者去除你不需要的基因),同时也使用Crispr技术在另一个基因组中进行相同的操作。所以当你改变基因的生物配对时,它的染色体能够继续起作用,还可以改造从配偶中继承的染色体。这保证后代会有人们所期望的基因改变。 图示:凯文埃斯维特发明了合成基因驱动技术,但很快就对其潜在影响感到担忧 而当后代达到性成熟并进行配偶时,会重复这个过程。在一个完美的“全球”基因驱动中,所有后代都会拥有携带期望特质的基因驱动。 这种可能性对于濒危动物保护来说是一种诱惑。你可以开始思考比弗洛里纳岛项目更大的范畴:有12000位居民的整个圣克鲁斯加拉帕戈斯群岛。或者说坎贝尔的祖国澳大利亚这里有数十种物种因为猫和狐狸的入侵而受到生存威胁。你可以复原世界上的每个岛屿。 使用基因驱动来拯救濒危物种的想法开始在坎贝尔脑中嗡嗡作响。坎贝尔组织岛屿保护组织的人员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对这种方法进行研究。该组织将其正式命名为“侵入性啮齿动物遗传生物控制”计划(GBIRd)。 2016年6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鼠类遗传学家保罗·托马斯(Paul Thomas)拜访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古尔德,心潮澎拜。托马斯认为他的实验室可以研究如何在啮齿动物中进行合成基因驱动。如果他能够在实验室老鼠身上获得成功,那么他就可以在岛屿老鼠身上获得了成功。最终托马斯加入了GBIRd计划。 8月份,当我在阿德莱德访问托马斯的实验室时,一位名叫钱德兰普菲茨纳(Chandran Pfitzner)的研究生陪同我进入了实验老鼠培养室。进入之前,我们穿上蓝色无菌服,头套和面罩。普菲茨纳用消毒剂喷洒了我的笔记本,带我穿过温暖而安静的走廊,进入一个装满有机玻璃箱子的房间。房间里异常安静,甚至感觉到有些沉闷,只有动物磨牙和进食的细微声音。实验老鼠很小,闻起来有股甜木屑和盐混合的气味。普菲茨纳选中一只老鼠,笨拙地从它的耳朵上切下一小圈皮。老鼠没有发出声音。 图示:保罗托马斯展示用于基因驱动实验的实验老鼠 这只老鼠是在校园另一栋建筑物里的实验室中诞生的。在那里,研究人员用玻璃针刺穿受精卵并注射必要的成分以覆盖随机的遗传概率特性:在Crispr工程中使用分子“剪刀”来进行基因编辑。在试验中,Crispr剪下的基因不是用于不育症,而是用于改变老鼠的毛色。研究人员的想法是让合成基因驱动首先对于一目了然的特征起作用。如果基因驱动器正在工作,实验老鼠就会被白化。但相反,这是一只相当可爱的灰褐色老鼠。普菲茨纳把这只老鼠放回了盒子里。 在我们离开实验老鼠培养室并脱去无菌服后,普菲茨纳在显微镜下检查这一小片耳朵皮肤。他想看看基因驱动的因素是否到位。科学家们还在“剪刀”和其他组件旁边插入了荧光蛋白,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小鼠肌肉组织发出两种颜色,即黑樱桃红和霓虹绿。所有的基因特征都在那里,但灰褐色的外表证明了这些基因并没有起作用。 图示:托马斯实验室中的新型显微镜,用于观察实验老鼠中基因驱动是否起了作用 在30只实验小鼠中,托马斯和普菲茨纳确实得到了三只带有白色斑块的深灰色小鼠,这表明该驱动器在一些皮肤细胞中起了作用,但并不是全部。 “这仍是研究的早期阶段,”托马斯表示。科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托马斯毫不怀疑他的团队最终会破解谜题,而这只是时间问题。他预计,大约在2020年之前,毛色基因驱动能够在实验室中发挥作用,并且不久之后就会导致老鼠不育。 托马斯和应用数学领域的一些同事模拟了这样一个假设,也就是如果引入100只设计有不育基因驱动的老鼠来消灭50,000只老鼠的种群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不到五年时间。 现在看似是对老鼠耳朵的研究,但未来老鼠却面临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或许人类并不是在澳大利亚的实验室中改变区区几只老鼠,而是永远改变所有老鼠。 这个体重不足30克的小家伙恰恰像我们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然力量:改造或抹去整个物种的能力。 这种可能性意味着托马斯要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他明白,如果一只患有白化病或不育症的实验老鼠从有机玻璃盒逃脱并与外界的老鼠群体交配,它可能对环境是危险的,而且肯定会对公共关系造成危险。所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这些实验创建一个专用的老鼠物种。托马斯的基因驱动只会在一组独特的细菌性DNA激活下才会起作用,这组细菌性DNA被融入实验老鼠体内。这样的话,即便这些实验老鼠中的一只逃脱并与一只家鼠配对,基因驱动也不会起作用。 在凯文埃斯维特(Kevin Esvelt)发明Crispr基因驱动技术之后,他被这种技术吓坏了。该技术可以在不需要杀戮的情况下,有效防止可怕疾病的传播或者控制动物种群。但它也可以单方面造成物种灭绝并破坏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里博若尔埃斯沃特(Cerebral Esvelt)身材高挑,看起来是典型的常坐办公室的人,而坎贝尔则是典型的户外人。当被问及这种智力创造的承诺和相应的危险时,他提到了自己收养的流浪猫Boo,这只小猫在获救之前因冻伤而失去了耳朵。他设想了一个未来,本地化基因驱动方法可以减少野猫的数量,这和坎贝尔减少岛上老鼠的方式比较类似。 “对于我而言,想到小野猫被冻死或者饿死非常痛苦,”他说。 请注意,他使用术语“本地化”基因驱动。他对自己的怪癖的回应之一就是想出将合成基因驱动仅仅作用于有限代际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称为“菊花链”,它将在合成基因驱动中增加一系列遗传驱动因子,这些驱动因子必须全部到位才能够驱动所需的基因改变。链中的第一个驱动程序通常是继承性的,所以当它消失时,基因驱动器也会告一段落。理论上,调整链中的驱动因子的数量可以让你匹配想要去除的特定规模的生物种群。 这种“菊花链”方法仍然处于实验当中。埃斯沃特认为,除非是为了解决像疟疾这样的全球性健康危机,否则在本地化基因驱动得到有效证实之前不应当在野外进行基因驱动。今年11月,埃斯沃特在PLOS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回应了新西兰想要利用基因驱动来消灭老鼠以及引入的捕食者如老鼠,白鼬和澳大利亚负鼠等外来入侵物种的想法。他称不加控制的基因驱动并不适用于保护目的,并对其随意部署提出了警告。他写道:“我们是否想要一个国家频繁和单方面地改变共有的生态系统,而不管其他的结果如何?” 图示:人类带来的外来物种导致弗洛里亚纳知更鸟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埃斯沃特对GBIRd热衷于探索基因驱动技术的兴趣和早期探索同样表示出担忧。 GBIRd最近表示,其成员打算采用“精确驱动”方法来对付有害物种。其中的基因驱动器仅适用于具有特定基因序列的动物,这类似于托马斯目前在实验室中使用的故障安全系统,但主要依靠天然存在的基因,而不是引入细菌DNA。研究人员必须找到仅存在于岛屿目标物种的特有DNA序列,埃斯沃特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不会起效的可能性很大,他们只是在编织希望,”他说,在较大的岛屿上,来自其他地方的基因太多,根本无法获得想要的完美DNA序列。 尽管埃斯沃特支持物种保护,但他认为必须在伦理上优先考虑预防人类和动物的痛苦。 埃斯沃特说:“风险在于,你可能会以意外传播的形式引发悲剧,反而会延迟通过基因驱动来阻止疟疾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他表示, “对不起,相比之下我不是太在乎濒临灭绝的物种。” 但他表示,他希望GBIRd尽可能公开和小心地进行相应工作并与公众协商,因为他确实关心外来入侵动物的痛苦。岛屿保护和其他环保组织用于毒杀啮齿类动物的药物往往给动物造极大的痛苦。从食用毒药到死亡的六天里,老鼠会内脏出血,有时血会从动物的眼睛、鼻子、牙龈等处流出来。 埃斯沃特本人正在制定一个项目计划,目的是阻止马萨诸塞州楠塔基特岛的莱姆病传播问题。岛上的居民反对使用基因驱动器,所以目前埃斯沃特的计划是简单地用改变当地老鼠对莱姆病毒敏感的特性,其中多达100,000只小鼠被设计为莱姆和蜱抗性。埃斯沃特希望这种抗性基因能够传播开来,能够起到效果。对于埃斯沃特来说,他更愿意让当地社区定调。 位于阿德莱德托马斯实验室以北三十五英里处是一个名为干旱恢复(Arid Recovery)的环保研究站,那里正在进行另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实验。这是一个没有实验老鼠的实验室,有着令人生畏的景观:30,000英亩的红色沙丘,其间点缀着坚硬,棘手的灌木丛。巨大的围栏中饲养着袋狸等各种澳大利亚动物,其中大部分濒临灭绝,因为它们的生存被人类引入的猫和狐狸所威胁。 凯瑟琳·莫塞贝(Katherine Mosebey)是共同创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一位学家,她花费数年的时间在些围栏地区清理狐狸和猫,以便于其中的濒危动物能够茁壮成长。现在,她正在为一些围栏地区增加几只猫。这个想法是为了让袋狸们有危机感,以便有朝一日放到围栏之外后能够得以生存下去,而不会因不知道如何恐惧而被那些掠食者吃掉。 这个实验已经运行了几年,但已经对付猫的问题显然更加谨慎。在9月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我和这个项目背后的三位科学家莫塞贝、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迈克莱特尼克(Mike Letnic)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丹尼尔·布卢姆斯坦(Daniel Blumstein)一起出发前往保护区。我们开着一辆丰田HiLux,莱特尼克用手持聚光灯照向车窗外。在10平方英里的区域,袋狸从皮卡扬起的尘土中一晃而过,屁股看起来像毛茸茸的弹跳球。莱特尼克似乎担心保护区中的猫还是太多了,野猫的眼睛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似乎充满了夜晚的整个区域。一个敏捷的虎斑猫跳过前方,消失在沙丘后面。如果保护区中有太多的猫,所有的本地物种都会被杀死。如果猫太少,又会让这些本地动物无法适应。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我们进入一个更小的没有猫的保护区域时,这些袋狸显得更加呆萌。几次卡车都被迫停下来让路,我们不得不下车将它们从路中间赶走。有人出门试图把他们赶出去。 莱特尼克跑到一对袋狸面前,它们温和地凝视着他。当走近时,动物开始和莱特尼克一起奔跑起来,最后,莱特尼克不得不把它们用脚推到路边。如果这是在围栏外面,无疑这些动物将成为野猫的美餐。 这些幼稚的动物与旁边保护区边缘那些小心谨慎的小动物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研究和学习,但团队也对使用猫作为一种进化过滤器感兴趣。更聪明,更快,更大,更有战斗力的小动物将在野猫的威胁下幸存下来,并重现生机。几代之后,他们应该能够与猫共存。 “这可能需要100年,”莫斯比说。 莫斯比正在使用简单的工具——猫、围栏、无线电项圈和陷阱来促进这些物种的进化,但她对遗传工具也表示出了兴趣。基因驱动如果有效的话,可以让这些小动物不再需要通过猫的牙齿来学习进化和死亡,直接跳过100年的时间。 坎贝尔作为移民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定居,并在那里建立了家庭。他与厄瓜多尔的珠宝设计师结婚,生了一个女儿。据他的老上司,前查尔斯达尔文基金会副执行董事费利佩克鲁兹(Felipe Cruz)说,当地人接纳了他。 “人们欣赏他并不是那种拍屁股就走的专家。” 然而他在那里的工作一直饱受非议。例如在Pinzón岛上的那些死鹰。现在只有十几只鸟在那里筑巢。但坎贝尔指出,陆龟幼龟已经诞生了,这是150多年来的第一次,他认为这些努力是积极的。即便这是以一小部分本地动物的死亡为代价,但也要比100%的灭绝要好。 坎贝尔坚持认为他和GBIRd都很小心谨慎。他说:“如果你第一次就搞砸了,可能会倒退30年。”与此同时,他继续用下毒等传统方法对付外来物种,希望避免岛屿濒危物种的灭绝。 在弗洛里亚纳岛参观农场后,我和坎贝尔在海滩上喝啤酒,看日落。我们坐下来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海龟在海浪上方呼吸时看到的圆形脑袋。那时海狮懒懒地躺在沙滩上,绯红色的Sally Lightfoot螃蟹在黑色的熔岩上爬来爬去。海面波光粼粼。坎贝尔告诉我,在瓦努阿图曾经有一种看起来很吓人的乌龟,“有带一个尖刺的蝙蝠状尾巴。”三千年前人们发现了这个岛后,几百年中这种乌龟就灭绝了。人类一直在推动物种的灭绝,我们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甚至做的过程中想都不想,然而很少有实践能将它们从灭绝的边缘拉回来。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184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在广州成功试飞 载人飞行器座舱外观设计类似于直升机座舱 指挥调度中心可远程实现与飞行器的机载软件实时数据传输与交互 人类总希望能像小鸟一样在高空中自由飞翔,也正因为此,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然而,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全球航空业已高度成熟,飞机成为不少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对于众多航空迷来说,对“飞行梦”的追逐才是刚刚开始,也许他们的“终极目标”就像科幻电影中——任何人只要进入飞行器中,就能在地上驰骋、天上遨游——至少能避开当前拥堵的城市交通。 随着国内科技创新企业的崛起、智能制造的发展,这场“飞行梦”不乏国人的身影。日前,位于广州世界大观的亿航智能团队旗下的亿航184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在广州成功试飞。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试飞的载人飞行产品不同,这款184飞行器是采用无人驾驶技术,配合后台调度系统——只要你懂得使用手机,进入飞行器就能顺利飞起来。早前,德国一家科创团队亦试飞了一台“无人飞行出租车”。 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被科技界认为是未来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然而,要真正实现市场量产却要通过重重“大考”,比如能否获得适航许可证、基础配套设施充电桩等。但无论怎样,亿航184的成功试飞,标志着人类向低空飞行梦又迈进了一步。 中枢中心时刻on line广州可遥控伦敦飞行器 与以往的载人飞行器不同,这台亿航184是采用无人驾驶的模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将“无人驾驶”这一概念应用于载人飞行器上仍属为数不多。简单来说,乘客进入飞行器系好安全带后,只需要简单地通过座舱内的平板电脑进行A地到B地的路线设定,飞行器就能自动根据预设好的路线起飞然后抵达。过程无需乘客进行任何驾驶操控,因为飞行调度中心会对整个飞行过程监控和管理。“只要懂得用智能手机的人,就会‘开’这台飞行器。”亿航智能创始人兼CEO胡华智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亿航184载人飞行器座舱外观设计类似于直升机座舱,舱门是“欧翼门”设计,舱门打开后,乘客进入座舱需要点技巧——首先乘客要弯着背,一只脚先进入舱内,之后“翻身”坐进里面。刚开始有点“别扭”,但是熟练之后问题应该不大。当天现场测试的机型是单座机型,试乘者们进入座舱后表示里面十分“舒适”。 除了试飞演示外,在场媒体还参观了这台184“身后”的大脑——指挥调度中心。在这庞大的指挥调度中心中,技术人员能透过屏幕在场外的飞行器进行全程监视控制,“通过这里,我们在广州就能控制远在伦敦的载人飞行器”,亿航智能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告诉记者。而且,通过高速通信网络,指挥调度中心可远程实现与飞行器的机载软件实时数据传输与交互,“目前是利用4G网络,等到5G网络商用时,数据的交互将会更快”。 调度中心还肩负两大重任——控制和预警。万一飞行器在空中突然出现问题,调度中心将马上采取适当安全措施,进行远程控制,使其降落至安全地点。事实上,亿航184飞行器在“投放”到某个城市前,团队会先为用户设置好起降点。用户只需点击飞行器上平板电脑的地图上已固定好起降点,这样飞行器就会“全自动”带着乘客顺利到达目的地,胡华智如此表示。 空中运行保障靠“大脑” 电池续航性成焦点 据了解,目前全球轻型载人飞行器主要采用5种平台类型,其中包括双涵道、多涵道、多旋翼、固定翼、复合型。其中,亿航184及早前已完成全球首个载人试飞的德国Volocopter等都属于多旋翼,其中184飞行器是4支机臂,采用共轴双桨式设计,共有8支螺旋桨。而E-volo则是采用内外两圈蛛网式的结构,共18个螺旋桨,同样是采用纯电动。 早两年,有业界便质疑多旋翼是否存在载人能力。不过,这次184的载人试飞似乎已作出了明确的回应。胡华智表示,这款飞行器通过Fail-Safe系统对多个螺旋桨进行复杂备份,该备份系统让飞行器在天上飞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和问题,都能让它在空中“停留”,并将人带到安全的地方。“起飞前,飞行器先会过自身‘大脑’判断飞行器的电量、天气情况等,同时系统会把整个起飞前的操作反馈到调度中心,中心会先进行审核,当操作、机身设备、航路是否通畅等一切都OK,飞行器才会起飞。” 据了解,Fail-Safe系统是广州本地团队自主研发的,利用这个系统及飞行指挥中心的低空通信系统,来确保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安全。 航空专家表示,考量飞行器技术的安全性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目前电机技术已非常成熟;其次,多旋翼飞行器的安全性还应该包括是否有相应的安全应急方案等考量。 据了解,这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是采用垂直起降方式与倒U形自动驾驶飞行航线,外加其可折叠式机身设计。从目前团队提供的数据显示,飞行器的续航时间在25分钟左右,飞行速度100公里/小时。而飞行器充电的方式也十分简单,据介绍,标准充电时间为1小时,“我们未来将在起降点建立充电系统,大家在起降点就能帮飞行器充电”。 电池的续航和安全性也是飞行安全的重要保证。“184飞行器的电池是采用叠片式锂电池,是专门提供动力的电池,该电池比传统电动汽车的单片电池功率要大。我们只有96节电池,叠片成8个电池包供电,即便只有一个电池包供电飞行器也能正常飞行。”胡华智介绍,飞行过程是8个电池包同时作用,假如飞行中电池突然发生故障,其内部的控制系统会预先探测温度等,发现电池出现异常,就会对它进行逻辑处理,“预先介入才是保证空中安全所必要的”。 另外,还有两大措施来保证其后台“大脑”的网络安全,其一网络线路是由全球不同的合作运营商提供的专门“通道”;其二,亿航的通信协议是非开放式协议,并且做了网络安全的加密。 技术人员表示,飞行器续航距离大概40公里,听起来距离有点短,但不同于地面交通,飞行器是点对点的飞行,从直线距离而言已是当前较为理想的距离,这个距离已能从广州飞到东莞、佛山等城市。 挑战:梦想or现实? 2013年初,胡华智就带领着团队开始投身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的技术开发。经历了5年时间,184首次载人试飞成功,是否就离市场量产不远?他表示,我们争取今年试运行。 那么,梦想真正照进现实时,尤其是对于航空业来说,还要经历怎样的“历练”?“即使自动飞行器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要实现空中飞行就必须越过重重门槛”,航空业人士告诉记者。首先,要实现空中飞行必须“通过”民航机构严格的监管制度。作为飞行器的安全保障,适航审定是重中之重。任何厂家生产的任何型号飞机,唯有取得适航当局颁发的适航证,并经过运行合格审定或补充审定才能投入运营。而且,飞机制造商的新机型要在全球市场上投放,除了要得到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证外,还需要获得进口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证明。 “目前团队正积极和中国民航局合作制订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这一创新产品相关的适航标准,以推动行业政策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熊逸放表示,同时,团队与新加坡、迪拜、新西兰等地方的空管部门有合作。另外,亿航智能在去年通过了AS9100C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对生产、研发、售后、质量、流程管控的认证。 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王亚男建议,科技企业与相关部门合作,辟出指定的航路,机场至城市的某个区域,避开有建筑物和人居住的地方,在这些指定的航路上使用飞行器,从而提升交通出行的便捷。“可以预期,未来人类交通从平面化到立体化是必然之路,利用地面上100米~200米的空域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未来应用场景的蓝图,这种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除了作为短途点对点的低空交通工具缓解拥挤的城市交通,打造智慧交通外,还会用于医疗、物流、零售、旅游等场景。据团队透露,未来飞行器会在景区、古城观光等旅游观光项目上投放使用。“未来我们的客户可能在2B和2C市场同时展开,而随着市场的发展,我们会将价格做到大多数人都买得起。”胡华智表示。 “这类低空飞行的产品只要解决了安全性、舒适性和合法性,在旅游行业会有一定的前景。”佛山市美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云表示,一些景区早前曾推出过直升机和热气球等项目,舒适性一般,因此这类新型的飞行产品若要推出市场,就要提升舒适性和安全性。 风投加速布局“空中飞行”概念 说到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不得不提到的是“飞行汽车”。其实,利用飞行器或是飞行汽车在城市中低空通勤的概念,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汽车企业或科学团队就已开始计划和投入研发。目前,尚未有一台“载人”飞行汽车正式在市场上量产并投入使用。不过,在近几年,载人飞行器或者飞行汽车的概念,获得各国投资机构的“青睐”,其中不乏中国企业。2017年12月,根据外媒体报道,我国汽车企业吉利正式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美国飞行汽车公司,2013年,这家公司发布了TF-X概念车,能垂直起降,搭载混合动力系统,飞行速度达到322km/h,续航里程超过800km。有传闻,它将是未来吉利即将投产的“飞行汽车”的原型。一名汽车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内车企投资创新企业,更多是看作对未来技术的“储备”,有点是“趁价格低先入手”。 看中这一市场的中国企业不单是吉利,还有国内互联网巨头之一的腾讯。在2017年9月初,路透社有消息显示,研制电动“飞行的士”的德国初创公司Lillium已完成新一轮9000万美元融资,牵头注资的是腾讯控股。早在2015年,亿航宣布获得B轮融资。 近日,全球打车应用企业优步就决定与贝尔直升机联手合作,在2025年推出全美首个“空中的士”服务。达信公司商务直升机执行副总裁穆雷指出,贝尔直升机公司将与优步联手,首批“空中计程车”将在下个10年中期出现。该公司在今年1月初的CES上就展示了一款“电动飞行出租车”的座舱,这辆未来感十足的“飞行出租车”更像一个空中的移动办公室。预计这台“飞行出租车”将在2020年完成验证飞行和取证工作,并进行小规模生产。 一方面是投资业界的看好、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尝试。另一方面,长久以来该领域存在一定争议,除了上文提及的将这类无人驾驶飞行器整合到公共空域,监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外,还有,例如基础设施充电桩的配套,怎样追踪和控制无数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作为中国飞行领域的探索者之一,胡华智充满信心地表示,也正因为有争议,所以要更努力,“预期在未来三年内,这个市场会迎来爆发”。根据亿航的时间表,最快在今年夏季,184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商用版本参数、价格以及未来的应用场景将对外公布。 近日,被称为科技“怪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Space X火箭项目“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终于顺利升空,并且将旗下的特斯拉送上太空。马斯克从计划制造火箭到项目成功也整整经历了17年的时间。虽然,距离将数百万人“运进”太空生活有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但是至少距离马斯克自己的“钢铁侠”梦又近了一步。 实现人类低空“飞行梦”确实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我们相信,未来可期。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不仅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宇宙,一些太空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地球正在面对的难题。最近,受到宇航员在太空中“种菜”的启发,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使用“人造光源”持续照射可以让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快6倍。 2015年,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食谱中首次出现了新鲜蔬菜。美国宇航局表示,这项名为“蔬菜1号”的项目利用红绿蓝3色LED面光源照明板,为蔬菜生长提供所需光能,播种33天就能收获。 受到这一思路的启发,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使用特定频率的LED光源,每天22小时持续照射实验室里的小麦,可以增加小麦光合作用时间,大大提升小麦的生长速度。研究人员也因此把这一技术称为“速生长”技术。 研究员李·希基:使用“速生长”技术后,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只要六周。这一技术也适用于在澳大利亚和别的国家,大量种植的其他农作物,比如鹰嘴豆等。这意味着,相比(传统的)一年收获一次,新方法可以一年收获六次。 尽管生长速度提高了,但农作物的质量和传统温室种植出来的基本一致。 研究人员表示,到2050年,地球总人口将突破90亿。届时,如何利用有限耕地培育出满足全部人口消耗的食物将是一个严峻挑战。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势在必行。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原标题:世界首条"真空管道"高铁要成现实?选址在印度) 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18日说,他担任董事会主席的维珍超级环1号公司已经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签订框架协议,拟在印度最大城市孟买与浦那之间修建首条真空管道高速铁路。 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见证下,布兰森与马哈拉施特拉邦官员签订框架协议。按照设想,将首先做为期半年的可行性研究,随后依次进入采购阶段和建设阶段。建设分两期,第一期为局部试验线,耗费2至3年建设和测试;第二阶段将完成全部线路建设,用时5至7年。届时,两地间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3.5小时缩短至25分钟。 维珍超级环1号公司说,根据前期可行性研究,这条高铁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运送乘客1.5亿人次,30年可创造550亿美元经济效益。 “超级环”使用磁悬浮技术,列车在接近真空的管道内行驶,理论时速可超过1000公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2013年提出这一概念,但距离商业化尚有时日。 去年10月,布兰森向美国超级环1号公司注资,企业更名为维珍超级环1号。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迪拜即将迎来首栋3D打印别墅!据阿联酋《阿拉伯商业周刊》20日报道,迪拜市政部门披露,该市已为 “3D别墅” 的建造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将开启“打印别墅”的技术尝试。这栋与众不同的“3D豪宅”将在两个月内竣工。 报道称,“打印别墅” 是迪拜市 “3D打印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是阿联酋国家级战略计划,旨在利用高科技提升该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该国计划在2030年把迪拜市打造成世界领先的3D打印技术中心。届时,“3D住宅” 将占据该市新建筑的1/4。据了解,这项技术将大大减少建筑成本和项目工程周期,未来或将广泛应用于该市 “经适房” 住宅开发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飞象网2月22日消息,AT&T宣布首批推出5G的三个城市,分别为亚特兰大、达拉斯、韦科。未来几个月将会宣布其计划部署的其他城市。该公司补充说,它将保持一个“积极的时间表”推出5G网络。 同时,AT&T表示计划在明年初加入更多支持5G的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早在上月初,AT&T就宣布计划在年底前推出12个城市推出5G。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大学教授染谷隆夫(电子工程学)等的研究团队日前成功研发了能伸缩贴附人体的薄型LED显示屏,正在力争运用到时装及医疗相关领域。 该团队还尝试制作了与同样贴附人体的传感器相配合,来显示心电图曲线的薄膜。染谷表示:“还可以用来取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显示信息。” 显示屏厚1毫米。因为伸缩,可显示视频的部分长为3.8至6.4厘米,宽为5.8至9.6厘米,最大相当于名片大小。 拉伸至极薄程度的橡胶膜搭载了384个发红光的小型LED。因为经过了褶皱加工,在1万次伸缩实验后,LED也未损坏,能正常显示视频。 该显示屏需另配电池,开展共同研究的大日本印刷公司计划进行小型化等改良,希望3年后以数万日元左右的价格实现商品化。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