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交易正成为A股风浪口尖。又有一家300亿量化私募宣布暂停募资。天演资本称,2021年以来随着市场和行业情况变化,以及公司业绩得到广泛认可,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迅速。近期公司已积极通过各类市场手段抑制管理规模增速,但仍认为增速过快。为保障存续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提供所有投资者良好的投资服务,公司决定阶段性停止募集工作。天演希望做一家长期提供显著超额收益的精品资产管理机构,谨慎调控管理规模是公司长期成功的重要部分。有市场传言称,监管目前正在对九坤、幻方、天演等头部量化私募做窗口指导以及现场约谈,可能要求其降低频率并限制规模。对此,天演资本相关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并未接到相关约谈通知。幻方量化方面也对上述传言予以了否认,表示监管确有向公司了解量化市场情况,但并没有进行窗口指导,也没有作出降低频率、限制规模等要求。专注于量化投资领域研究的天演资本,成立于2014年。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规划,该公司表示,公司现有的策略储备非常充足,当下更多的还是做好策略的开发,通过持续的研发保持策略超额收益的稳定性与来源丰富性,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天演资本认为,目前A股市场中量化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占比相对很小,只要进步的速度快于市场平均水平,相信凭借强大的超额收益,依旧能在多变的A股市场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值得注意的是,9月3日,进化论资产刚发布旗下量化线产品暂停募集公告。进化论称,为保障现有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公司的长远发展,经过慎重考虑,我司决定今年内不再新发行量化产品,目前存续的量化产品将采取部分暂停募集,部分限额的方式进行额度管理,产品的正常赎回不受影响。详细情况可联系我司客户经理进一步了解。而此前,明汯投资、启林投资、金戈量锐、星阔投资等知名量化私募纷纷出手封盘旗下市场中性、500指增等策略产品线,闭门谢客。年内收益率38%排行第二基于今年以来市场投资风格切换,凭借市场的机会以及过硬的投资能力,量化私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截至今年9月初,百亿元级私募数量突破85家,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突破5万亿元。自2019年来,管理规模保持每年1万亿元左右的增加,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大增至20家,是去年的1倍。业内人士表示,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20家,主要原因是目前信贷宽松,市场资金较为充裕,同时,股市有较好的结构性赚钱效应,持续驱动储蓄搬家,大量资金流入私募市场,加之量化私募套利机会明显,造就了百亿元级私募数量不断创新记录。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20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已经完成近2000只新基金的备案,而同期百亿元级私募新基金发行量为4183只,对比来看,在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占比仅为两成的百亿量化私募,发行的新产品数量占据近半壁江山。在20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中,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年内收益率最高的为鸣石投资,收益率高达39.88%;其次是天演资本,收益率为37.88%。世纪前沿资产、金戈量锐、佳期投资和因诺资产的同期收益率也保持在30%以上。黑翼资产、千象资产和呈瑞投资同期收益率均不足10%。量化私募火爆也有原因。今年公募产品只有59.38%的产品是赚钱的,其余都是亏钱的;反观量化私募的基金,83.78%的产品都是赚钱的,而且收益率普遍分布在10-20%,20-30%的区间。易会满:中国市场量化交易发展较快9月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2021年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会员大会暨年会,并作致辞。其中对于量化交易,易会满主席称,在成熟市场,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比较普遍,在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最近几年,中国市场的量化交易发展较快。交易所对入市资金结构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希望大家做些思考。的确,量化私募在今年迎来高速发展。据中信证券研究部估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内量化类私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0340亿元,正式迈过1万亿关口,在证券私募行业的占比攀升至21%。业内人士表示,量化私募在国内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市场发展的红利期,得益于产品优秀业绩,许多高净值投资者开始主动关注并配置私募量化产品。随着投资者对量化策略的认知和理解不断加强,量化私募在整个市场的比重会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量化私募为避免快速扩容,不得不采取封盘的情况。8月17日,百亿量化私募启林投资宣布旗下产品封盘,从8月16日起,公司暂停市场中性策略产品的发行和募集,存续产品的赎回业务不受影响,同时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产品暂缓募集速度。百亿量化私募金戈量锐资产也在近期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暂停量锐7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购,开启资金额度管理,根据市场条件与策略情况控制产品管理规模。两大量化私募双双封盘,正是今年量化私募市场发行火爆的真实写照。...
AADC是第一款该类型的法规,反映了未成年人数据保护改革的全球发展方向。下半年以来,谷歌、TikTok、Instagram、YouTube等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合规措施,包括关闭未成年用户个人性化推荐、默认其账号内容仅自己可见等,着重加强旗下产品在未成年保护方面的力度。有观点认为,这与英国《适龄设计规范》于今年9月结束适应期正式落地有关,作为“第一部相关类型的法规”,《适龄设计规范》在英国《数据保护法案》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规的监管框架下提出了很多互联网未成年保护全新标准,直接推动了平台企业进行新一轮未保措施升级。不少业内专家受访表示,《适龄设计规范》中的一些前沿条款为各国的专门儿童信息保护立法树立了参考典范,但也导致向未成年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合规压力陡增,如何平衡愈发细致的监管要求与自身业务发展,是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具有强制效力的文件《适龄设计规范》(Age appropriate design code,下称AADC)是英国于2020年8月正式发布,9月2日生效的一项未成年人数据保护条款,对互联网企业涉及儿童数据处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为保证相关企业有充分时间适应,AADC提供了为期12个月的适应期,今年9月2日后,所有提供儿童“可能”访问的数字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需保证其产品符合其要求。在前言部分,英国信息专员伊丽莎白·德纳姆对AADC的性质与功能进行了介绍。据其描述,AADC并不是一部新法律,主要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适用儿童使用数字服务场景时设立标准和提供解释,各类组织需遵守该准则,并证明其服务遵守数据保护法,公平、有效地使用儿童数据。她特别强调,AADC是第一款该类型的法规,反映了未成年人数据保护改革的全球发展方向。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商希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AADC本身确实不属于法律,其制定依据主要来自英国《数据保护法案》的要求,法院有在审判中参考该规范的法定义务,但其尚未上升到立法层面。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互联网企业可以就此将AADC束之高阁。在“守则执行”一章中,AADC的发布者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ICO)列举了自身的执法权力,包括发布评估命令、警告、谴责、强制执行命令和处罚,对于严重违反数据保护原则的行为,其有权发出最高2000万欧元或企业全球营业额4%的罚款,这一标准直接与GDPR中严重数据违法行为的行政罚款上限对齐。ICO的执法权力由何而来?据其官网显示,ICO是英国为维护公众信息权利由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设立的独立公共机构,职责包括数据保护立法讨论,处理公众数据查询与投诉,提供儿童数据安全保护等等。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曹伟指出,2019年英国国家审计署对政府内部的数据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体监管职能由在特定领域具有技术专长的机构来实施,ICO就位列其中,其主要职能是在信息专员,即前文提到的伊丽莎白·德纳姆的监督下维护英国的信息权,职权范围包括英国《数据保护法案》《信息自由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规。实际上,在英国ICO的监管一直是高悬于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2018年,ICO就因Facebook在Cambridge Analytica丑闻中不当收集并与政治咨询公司共享用户数据一事,对其处以50万英镑的罚金。由于该事件发生于GDPR出台前,这是依据当时的《通用数据保护法(1998)》所能做出的顶格处罚。最近的两起高额罚单则发生在去年年末,2020年10月ICO裁定英国航空公司未能保护客户数据,对其处以创纪录的2000万英镑罚款;仅在两周后,万豪连锁酒店同样因未能保护客户数据而被罚款1840万英镑。据ICO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财年其总罚款金额同比增长1580%——这还是其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而酌情减低部分罚款的情况下。此外,ICO的权力还包括发出终止处理用户数据的命令和要求企业整改其认定为不合规的业务,而高昂的罚金与密集的处罚则显示,ICO并不打算敛其锋芒。商希雪表示,ICO是一个执行性的非部门公共机构,其作为英国数据保护负责机关的地位与权力主要由行政设置确立,但ICO做出的处罚也并非是终局性的,被罚的组织有权就其做出的处罚决定向英国国内一级审裁处(First-tier Tribunal (General Regulatory Chamber))提出上诉。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下的规制思路AADC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共提出了15项标准,位列首位的即是“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该标准源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UNCRC)第三条:“在所有涉及儿童的行动中,无论该行动是由公共还是私人福利机构,抑或是法院、行政当局、立法机构所执行,儿童的利益都应首先被考虑。”在阐释该原则的立法来源与重要性时,ICO表示,英国作为UNCRC的起草国之一,其有必要考虑履行相应的义务;另一方面,“儿童利益最大化”也可为在线服务商提供一个了解儿童需求与权利的基本框架。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原则要求企业着重考虑用户需求,从儿童利益至上的角度设计产品与服务,从而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使其免受各类风险。出于对该原则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考量,AADC认为不同年龄阶层的儿童认知与行为能力也存在差异,为保证其知情权和社交、玩耍、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权利,AADC将所有未成年互联网用户划分为0-5岁、6-9岁、10-12岁、13-15岁、16-17岁5个年龄层,并就企业应依照怎样的标准分别赋予儿童和家长何种权利进行了规定。这在未成年隐私保护细分领域的规定中是一项较为前沿的突破。不同于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和我国《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对互联网企业处理13岁及以下年龄儿童数据进行统一标准规范的方式,AADC虽保留了最低13岁的信息处理年龄,但对不同年龄层儿童所需的特殊保护类型进行了区分。例如,16-17岁的儿童被划入“接近成年”层级,有权选择继续由家长负责处理其互联网使用中的个人数据授权,还是自行就相关问题做出决定。高艳东认为,这种年龄分级方式的优势在于充分考虑到了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身心发展状况,但也可能存在忽略特殊情况的问题,由于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该措施可能也难以适用于所有限制儿童互联网使用的场景。AADC提出的另一项重要守则在于对“轻推技巧的限制”。所谓“轻推技巧”,主要是指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刻意引导或鼓励用户在决策时遵循设计者首选路径而采用的策略,例如在一些设计者希望获得用户授权的场合,其通常把同意授权的选项做得更为显眼。AADC认为,在线服务设计中使用轻推技术,可能导致用户(包括儿童)被鼓励允许平台获取比他们自愿提供更多的个人数据,也可能被用来引导用户尤其是儿童,在进行个性化隐私设置时选择较少的隐私增强选项。这种基于利用人类心理偏见的技术违反了GDPR第5条关于“公平”和“透明度”的规定,也违反了第38条中关于儿童因为不了解个人数据相关风险、后果、权利和保障措施,因而需要特殊保护的规定。曹伟表示,目前我国未成年网络用户的数据安全也在面临威胁,大规模的数据泄露和在线服务商违规收集使用数据等问题,使得心智还未成熟的未成年用户容易受到蒙蔽。而AADC的颁布,可以视为全球数据治理踏出的有力一步,是儿童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重要规范文件。但他也提醒,AADC的规制范围与我国《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法规存在差异,在借鉴时需要注意。同时,在未曾构成较为完整的成人数据保护体系之前,不要贸然借鉴引入更高规格的儿童数据保护,以免造成空挡。商希雪则认为,在立法层面上,儿童信息立法保护也是各国目前捍卫的数据主权着力点之一,在该全球局势下,我国也应抓紧出台专门的儿童信息保护立法,为当前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提供配套性的特别立法设置。激增的企业合规压力近年来,各国针对未成年互联网使用的监管力度正不断加强,除AADC外,今年6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发布了一套以未成年保护为重点的建议;8月,中国出台了史上最严未成年游戏时长限制,所有未成年玩家每周的游戏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立法和监管对未成年加强保护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明显。监管加强直接传导为企业激增的合规压力。今年9月《适龄设计规范》适应期正式结束前,不少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新的未成年保护措施:谷歌宣布对未成年用户停止个性化广告推荐,并自动开启“安全搜索(SafeSearch)”模式,关闭其地理定位的历史记录;TikTok将16岁以下账号默认设置为个人可见;Instagram宣布将不再允许成年用户直接私信18岁以下用户;YouTube表示将移除自动播放功能,防止儿童沉迷于不断浏览视频……ICO未来与创新合规部执行董事在不久前的一篇博文中将这些公司采取的行动归功于己,他认为作为第一例相关类型的法规,AADC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的国会议员已向大部分科技和游戏公司呼吁自愿采用ICO的标准保护美国未成年儿童。”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合规义务,AADC也提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其在相关章节中多次提及GDPR合规工作中频繁使用的数据保护影响评估模板(Data protection impact assessment,DPIA),旨在帮助企业系统性分析、识别和最小化数据保护风险。据介绍,DPIA是一套灵活且可拓展的流程和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参照相关规定的方式评估自身的合规风险并记录自身为减轻风险采取的措施,虽然ICO提供了一个模板样式,但DPIA的形式并不固定。商希雪表示,不同于我国APP使用中本质为合同属性,承载双方合意达成的隐私保护协议,DPIA聚焦于合规操作本身,企业一般将其应用于各种项目的风险评估、定期审核机制等持续动态的流程中。使用DPIA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消除所有风险,但可帮助企业检测与预防风险,以及确定在具体适用情况下的风险等级是否可被接受。在AADC中,该模板被赋予了更多未成年保护相关的参考要素,例如其要求企业首先明确自身是否为儿童设计服务,并提出了咨询儿童及其家长、注意网络霸凌、防止性剥削等要求。即便企业并不专门为儿童提供服务,只要儿童可能接触其产品,AADC都要求其遵守相关标准,尽可能减少对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但另一方面,英国于今年5月发布的《在线安全法案》又要求增强平台对内容的监控,企业应向执法部门报告平台上的非法内容以保护儿童免于网络欺凌等问题。TechCrunch在评价该法案时表示,其似乎在鼓励平台“展示其工作”以证明合规性,促使其以“安全”的名义访问与保留更多的儿童用户信息,从而进行风险分析与年龄验证——这与AADC乃至GDPR所要求的“数据最小化原则”存在冲突,并最终导致在英国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企业不得不在脱节的政策环境中承担法律责任。商希雪也指出,AADC的年龄分级、限制“轻推技巧”等标准在执行中可能存在现实困难,在广泛的适用场景中判断用户为未成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过于频繁的操作又可能影响成年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选择恰当的技术工具并综合多方因素做出判断。针对此类问题,ICO未来与创新合规部执行董事在上述博文中表示,其将在今年秋季为守则范围内的组织提供关于解决年龄认定问题的进一步指导。“AADC对于没有在英国设立机构的企业也规定了域外效力。”王新锐提醒,涉及面向英国用户提供服务或可能涉及监测英国用户行为的中国企业,在其产品面向儿童时,同样需要遵守AADC的要求。目前其过渡期已经截止,前述企业在英国开展业务前,应当将AADC纳入其合规评估体系,并审视自身业务情况,考虑如何根据其要求采取合规措施。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不管是在疫苗还是在原创药的研发环节上,非人灵长类动物都是关键的一环。新冠疫情下,疫苗和药物研发也加大了实验猴的需求量。“年初的时候实验猴还是6万元/只,现在最高甚至快到10万元了。”科研单位工作人员林云对第一财经表示,一般而言,任何一款药物想要上市都需要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在药物临床前,需要在实验动物身上作安全性评价,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大部分在进入临床前,都必须在实验猴上进行安全性评价。而近5年来,随着国内生物医药研发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新药安评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前研究所需的用猴量逐年增加。另外,实验猴由于其与人类高度的基因同源性,对于疫情有高度的易感性,使其成为疫情发生后最有效的实验动物对象。“现在涉及新冠疫情的实验项目非常多,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买不到猴子。”林云告诉第一财经。“一猴难求”到“有价无猴”食蟹猴和恒河猴是我国两种最主要的实验猴,猴子从出生到性成熟,一般需要四到五年。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相关负责人今年4月对媒体表示,目前全国两种主要实验猴存栏24万余只,除幼猴、种猴外,实际商品猴存栏约10万只,如果再去除被海外预订、包销的,年龄太小的或“更年期”猴,国内存量仅有约3万只。这种存量,应对目前生物医药界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林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一个新药的实验大概需要实验猴70~80只,如果需要做几个新药安评,需求量就非常大。现在针对新冠疫苗、治疗的药物是头等紧急任务,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新药比如治疗肿瘤的也需要实验猴。因此,“一猴难求”之下,如果能找到实验猴,就是拼价格了。“现在一只猴子就算是8万元甚至是10万元,10只猴子就是快100万元了,这么多的费用一般科研单位一下子是拿不出来的。我们还需要走流程审批,和部分资金充裕的CRO(药品研发外包服务)企业不同。”林云说。除了科研机构、企业等使用方,实验猴养殖公司也对这种“有价无猴”的情形体会明显。云南一家中小型实验猴养殖公司(年产200~300只)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对实验猴的需求量有些大,客户要得很多,但是他们提供不了这个量。“现在我们公司没有成品猴,可以售卖的成年猴早已被预订售完,价格是在5万/只左右。养殖场现在只存有部分种猴,这些是不能出售的。”广西一家中型养殖公司负责人张屿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公司主要是和老客户签订合约,他们的猴源也早已被预订一空。“疫情前一只猴价格是在一万出头,疫情中期是在三四万元,目前已经到了六七万元一只。而且也没有了。”张屿解释说,因为一般当年的订单都是前一年签订,所以去年依然是按照疫情前的价格签订,只有今年的订单价格上涨了一些,但是他们并没有卖到十万元一只。“猴子是群养,从出生到可以售卖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大概会淘汰20%。不过因为成本比较固定,没有上游的涨价,因此现在一猴难求纯属一个市场行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会就持续上涨。”张屿对记者分析。原因几何?在林云看来,当前出现“一猴难求”有诸多因素。“国内的各大猴场是有养殖能力的,特别是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天然的养殖环境良好。但这两年疫情背景下实验猴用量激增,总量逐渐减少。”按照相关规定,每只实验猴都必须有详实的遗传档案和健康档案,而猴源的减少也导致能做实验的成熟猴不够。“做实验必须要求三岁以上的猴子,而从出生到三岁,这期间养殖方也要付出不小的成本,现在达标的成熟猴并不够。”让林云更为忧心的,是猴子的种群保护。她说,一般饲养场每年都要留一部分种猴来保证未来的繁殖,但是现在随着猴子总量的减少,有部分养殖公司甚至开始售卖种猴,“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会影响到未来的猴子数量”。张屿也认为,当前实验猴短缺最大的问题,就是猴子的种群。“种群问题并不是刚刚出现,因为中国已经暂停进口种猴近十年。”他说,我国现在既不能采购种猴,现有的猴子种群又老龄化严重,无法繁殖,疫情又加大了需求量。“我国主要的实验猴——食蟹猴大概占整个猴子产业的八成,但它不是本土物种,需要从国外比如东南亚引进。而国内的实验猴需求量并不是一直这么大。以他们公司为例,“在金融危机那几年,猴子严重滞销根本卖不出去,有两三年都是每只身价3000块。大概十年前,我国就暂停了种猴的进口。”“2018年底,国家批准部分猴场可以进口种猴。不过没多久新冠疫情就暴发了,毕竟连进口冷冻海鲜都会携带病毒,更不用说活体动物了。”张屿说。2020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要求“各地饲养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种群因素之外,2015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启动的中国药监系统改革也让实验猴的需求量激增。是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药品审评审批速度,这也导致国内新药研发近年来快速增长。“在2015年之前,实验猴的用量并不多,不像现在一个新药安评就要数十只,猴子的存量被快速消耗。”张屿说。今年4月,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首席科学家李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实验猴销量和使用量,从2013年的七八千只涨到了2019年的近3万只,前几年还是成千增长,从2017年开始,变成了成万只地增长,主要用于药物研发和安全评价。基础研究则是实验猴的另一个主要“使用场景”,每年用量大约在5000只。李秦解释,两种主要品种的实验猴产能开始下降,从过去每年总产量4万只左右,降至2020年的3万只~3.5万只,每年出口加内销的总量为4万只~5万只,用不了几年,存量就会消耗殆尽。在不变的既定存量下,实验猴的身价也随着市场需求水涨船高。林云对记者透露,早在几年前,部分CRO企业就已经将国内几大猴场(年产约2000只)的猴源买断了,不仅是成年猴,他们还会把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猴先买到手养着。疫情发生之后,这些企业接着向中小型猴场收购实验猴,“他们的资金比我们这些科研单位充裕,因此目前我们很难买到实验猴。”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紧急协调安排多批次的实验用猴,用以疫病治疗药物研究。今年科技部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及“揭榜挂帅”榜单,就布局了涵盖实验动物在内的四个方向,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制研究、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库服务质量提升和实验动物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将连续五年、每年拨款1亿元予以支持。加强战略储备今年年初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任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90%的实验猴都控制在私人企业手中,应该加强实验猴战略储备。任进彼时建议,上海市可启动实验猴政府定点采购计划。比如,相关部门能否到现有实验猴繁殖饲养基地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将实验猴的资源调拨纳入政府资源调配规划,首先满足国家战略项目需求。另外,是否可以有条件地打开实验猴进口的通道,紧急从国外调拨实验猴资源,统一调配、统一定价,并对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的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和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调配和使用。而在养殖户看来,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做好猴场的疫情防控,严格把控猴子的质量。“我们还在扩大养殖场规模,土建工程已经做完了。”上述云南一养殖场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接受采访的多位猴场负责人表示,由于一猴难求的情况还在持续,他们基本都是优先提供给医院、科研单位等新冠疫情相关研究的老客户。“做这行已经十几年了,还没有扩张的计划,毕竟种猴进不来。另外,虽然行业内有个别开始售卖种猴的情况,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坚持保留相当比例种猴的。另外,现在公司也不会将猴子售卖给非紧要项目的需求方,比如一些高校的生殖类基础研究。”张屿说。(应受访者要求,林云、张屿为化名)财经钻CZ,真正的价值币,推动创新、科技、创业投资、价值型财经等等的进步和发展.客服QQ:318059325 微信:wdcjcne 邮箱:kefu@cjz.vip一:财经钻CZ详细介绍:https://www.cjz.vip/uploads/868369.pdf二:财经钻CZ相关介绍:https://www.cjz.vip/99989216.html...
90后、00后这两年似乎开始慌了。从每年双11抢购生发产品,到保温杯泡枸杞的话题炒上热搜,这届年轻人在健康问题上肯投入的血本,丝毫不逊于疯狂购买保健品的大爷大妈。嗅觉灵敏的资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最近,熬夜水和刮油水就来了。当代年轻人深受熬夜问题困扰。要么被逼迫熬夜工作,要么“不得不”熬夜玩手机,总之,明知熬夜是罪,却逃不开“夜的诱惑”。面对日渐升高的发际线、日益增大的黑眼圈,年轻人惊喜地发现了一款救命神器——熬夜水。打开某书,关于“熬夜水”的笔记就有40多万篇。这款打着“风靡魔都”、“下午4点便售罄”口号的熬夜水究竟是何物?看配方,其实就是人参、胎菊、葛根、蜂蜜、红枣、桂圆等中药材冷萃的水。这样一瓶水,能卖到38元,还经常断货。专家接受采访时说,一般的中药,仅仅是冷萃的方式,能够提取的有效成分并不多,而熬夜水中唯一较贵的药材——人参,也都是饮品制作好后添加的,效果非常有限。这解释字里行间透着一句话:这些年轻人花钱买的可能不是熬夜水,而是智商税。其实市场上类似的产品数不胜数,比如还有一款叫做刮油水的“神器”,一样的套路,一样的目标群体。号称喝了能减肥,实际上,它的成分里是一些短链的糖,可能会导致腹泻,但并不会减少食物的吸收。近些年,针对年轻人的这种消费套路层出不穷,先有各种网红小吃,茶饮、甜点、咖啡、雪糕等等,还有各家网红餐厅,其中不少食品性价比极低、质量和安全性都堪忧,却能迅速风靡市场,引得无数年轻人排队花钱,只为在朋友圈打个卡。后有长年统治潮玩销量榜的盲盒,成系列按季售卖,单价动辄几十元,一个系列就近千,不知不觉中掏空年轻人的钱包。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却能轻易被套路?因为资本太懂年轻人了。先看那些网红小吃和餐厅,其中有个隐秘的要素——成瘾。有媒体分析,近些年受到资本青睐的网红食品,基本都是高糖、高脂肪或重口味的成瘾性食品。为了提高人们的复购率,在初始设计时把辣、咸、甜都进行了适口改良,以确保消费者会上瘾。换句话说,就是商家们把七成茶+三成配料的奶茶变成了三成茶+七成配料的新茶饮,再把大众饭馆的火锅配上茶饮变成网红餐厅的新式小火锅,然后卖出了更高的价格。“上瘾制造机”的鼻祖可口可乐和雀巢都只能自愧不如!消费者上瘾后就有更多的复购率,而更多的复购率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销量,量上来之后,便可以打造成熟的供应链,很大程度地降低食材和人工成本,这样又可以不断在各个城市复制,打造所谓网红效应,然后收割更多的年轻人。细思极恐,这就是资本设计出的一套完整的陷阱链,身陷其中的年轻人哪有翻身之力。再看盲盒这类潮玩,其套路本质都是一样的。资本利用不确定性刺激年轻人的购买欲望,再用成系列的持续更新,让年轻人“上瘾”。脱口秀大会上庞博的段子说得好,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方便面里的水浒卡,几十年过去了,它摇身一变,以数十倍的价格开始收割新一届年轻人。很多所谓的“爆品”背后,都是资本根据人性或者人性的弱点设计的一系列套路、陷阱链(特别是金融业的很多杠杆合约、很多所谓的“理财类”产品),年轻人要怎么才能摆脱当韭菜的命运?...
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存在交易,是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中的常见行为。毋庸置疑,价格公允的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在阳光照射的背面,由于关联方身份难以识别、交易形式复杂、作价公允性中小投资者难以衡量,关联交易往往披着“公平、公允”的外衣,不可避免的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本期深视监管,重点探究关联交易中存在的“掏空”上市公司的典型问题及破解途径。关联交易的阳谋日常关联交易作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最常见的业务往来,因涉及业务经常发生且具有普遍性,是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利益输送的主要场景。以深市某液晶显示器制造公司为例,公司长期处于微利状态,2020年毛利率仅0.74%,显著低于同行业公司。细看公司年报,公司近一半的销售和采购都来自于关联方,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合理、上市公司是否是替关联方“打工卖命”令人生疑。事实上,向关联方高买或低卖资产也是关联方掏空上市公司的常见手段。记者发现,受近年监管严打“三高”重组的影响,为降低被监管的风险,购买关联方资产有从重组转向以重大交易形式开展的趋势。经梳理,深市2020年收购关联方资产的重大交易中,资产平均增值率达805.51%,是非关联交易增值率的两倍。而向关联方出售资产时,平均增值率仅为165.56%,是向非关联方出售资产增值率的一半。有的公司甚至打折向关联方卖资产,如某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公司就以-5.74%增值率向关联方“亏本甩卖”,引来市场质疑及深交所的两次监管问询。此外,还有部分公司通过关联担保占便宜。经统计,深市公司2020年为关联方提供担保的余额达1.08万亿,明显高于上市公司接受关联方担保的余额0.89万亿,其中237家接受上市公司担保的关联方未向上市公司提供任何担保。虽然监管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需由被担保方提供反担保,但部分公司执行不到位。如ST红太阳对控股股东担保时,以双方互保方式替代控股股东提供反担保,控股股东债务违约后公司资金被划扣近30亿元,公司却因无反担保措施无法向控股股东追偿。表面上看,双方互保谁也没占便宜,但双方信用、资质的不对等,更像是上市公司单方面进行信用“输出”。更有甚者,部分关联方处心积虑将身份非关联化,隐藏居心叵测之目的。如某玩具制造公司在2020年末妄图通过突击高价销售白酒创利保壳,该交易存在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销售单价远高于市场零售价、客户地址与公司董事长的酒店地址一致等多项异常,在监管质疑和问询下,公司将非公允收入从主营业务收入中扣除,相应利润调整为非经常性损益,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何来可乘之机?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不少关联交易缺乏商业实质,有的甚至漏洞百出。针对这些问题,监管实践中,通过设计相较于一般交易更严格的规则制度,并对关联交易给予特别关注,以杜绝不公平交易的发生。例如在披露和审议标准上,对关联交易设置了更低的金额门槛,关联股东和董事需要对关联交易议案回避表决,关联担保无论金额大小都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其中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交易,在被市场质疑和交易所关注问询下,或是调整交易价格、付款安排等方案要素,或是选择终止。然而,仍有部分稍加甄别便能发现端倪的交易最终还是走完流程、顺利实施。这与公司治理存在缺陷、中介机构履职缺位、中小投资者不够重视等都不无关系。同美英日等市场相比,A股市场股权集中度明显偏高。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虽然会带来更高的决策效率,但大股东话语权较大,其他股东难以形成有效制约,则为关联方掏空行为创造了一定实施条件。此外,大股东主导提名、投票选举出的董事会、监事会,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受到限制。实践中,即使有个别勇于发表异议的董事或监事,也难以积聚力量否决议案。如某公司董事对拟向存在资金占用劣迹的大股东提供担保持反对意见,但议案仍获高票通过。经记者梳理,2020年深市董事或监事对606项议案发表了反对意见,但未获通过的议案不足8%。个别异议董事及监事通常难以左右表决结果,无法形成有效内部约束。有些中介机构未能履职尽责,甚至与关联方“沆瀣一气”,成为了掏空上市公司的“帮凶”。在粤传媒收购香榭丽案例中,评估机构为佐证高溢价的合理性,配合关联方选择不审慎的评估参数,为后续大额商誉减值、业绩爆雷埋下隐患,执业质量令人担忧。更须注意的是,投资者对股东大会参与不积极,无疑为关联方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开了最后的绿灯。由于部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意识薄弱,更关注赚取股票价差,对公司的长期经营并不在意,因此对股东大会持“三不”态度:不大关心、不太参与、不多异议。记者统计发现,即使在大股东回避表决的情况下,涉及关联交易的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的比例还不到股东大会总数的1%。原本是守护公司利益的有力“关卡”,却有些流于形式。坚守正道的初心基于上述种种问题,要减少或杜绝不合理、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并非易事,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董监高以及中介机构均须坚守正道的初心,特别是大股东少动歪心思、少打歪主意。在制度设计上,针对关联交易公允性难以判断的难点、痛点问题,深交所在2020年中发布的《信息披露指引第5号——交易与关联交易》中,进一步充实了关联交易定价的披露要求,如明确评估增减值较高或与历史价格差异较大的重大交易,需详细披露原因及评估推算过程。中介机构能否履职尽责、严格把关,也直接影响对交易是否公允的判断。通常,若关联交易方案没有审议程序不完备、交易要素不齐全等明显“硬伤”,大多公司凭着中介出具的审计或评估报告,继续推进一些不太合理的交易。近期,证监会在对中介机构归位尽责问题上指出,对动“歪心思”、搞“歪门邪道”的,要严格落实人员和机构双罚,进一步形成权责利对等、相互制衡的市场化约束机制与监管评价体系,这无疑为中介机构敲响警钟,对其执业质量和态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能否被股东会有效拦截,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为了提升中小投资者话语权,推动其参与公司治理,新证券法首次明确规定国家设立的投资者保护机构可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于近期启动了首单征集投票权,成功推动中国宝安修改限制股东权利的公司章程条款。本次网络投票数占总股本逾五成,创该公司上市以来纪录。未来如将该机制扩展应用到防范掏空行为上,将对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形成有力制约。归根到底,要减少非公允、不靠谱的关联交易,更需要源头上大股东对市场和投资者存敬畏之心,少想着“占便宜”“打主意”。上市公司也需要修好治理内功,董事会、监事会积极履职尽责,维护好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防范关联方为所欲为。...
近日,一张住院收费票据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质疑。票据显示,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神经康复病区,一名1岁幼女住院4天总花费55万余元。医院回应称,治疗是科学的,没有天价收费,这种特效药就是这么贵,且不在医保目录里。家属表示,用药是其知情同意的,医院没有多收钱。(见9月5日《健康时报》) 相关信息显示,这名女孩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系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而“诺西那生钠”正是全球首个精准靶向治疗该症的特效药,该药2019年2月引进国内,当时的价格为70万元一针,今年1月降为55万元一针。在国外,其价格同样昂贵。 55万元一针,首年费用高达400万元,后续每年约200万元,这显然是患者家庭难以承受的。 从药企角度看,价格贵主要是因为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巨大成本,而罕见病本身需求量有限。一边是价格贵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一边是普遍患者负担不起的沉重现实。特别是在现有医保制度下,罕见病特效药并没有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从医保基金管理角度看,“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后,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基金用于支付高价罕见病后,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基础疾病的保障,后续还可能会造成地方经济压力”。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让医疗保险更多分担个人医疗负担、实现社会共济,确实是个问题。比如,依据各地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对特殊药品给予一定的报销比例,“能分担一点是一点”;通过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以及其他社会商业保险渠道进行共担等。 事实上,有的地方正在尝试类似的做法。如四川成都推出了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将包括诺西那生钠在内的7个罕见病药物,纳入该市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保障范围;浙江也曾试点罕见病专项基金保障模式,由每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按照每年2元的缴费标准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专项基金,最高报销比例能达到90%…… 这种合力分担机制,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也顾及了基本医保的承受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医保基金显得不堪重负,也与一些医疗浪费相关。如不合理的医疗补偿方式催生的过度开药、检查等现象。如果这些现象能得到有效遏制,那么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将宝贵的医保基金、“救命钱”尽可能地用在“看病治疗”的刀刃上,惠及更多患者和公众,是有关部门努力的方向。 张贵峰...
当别家券商顶着“含基量”在二级市场大炒特炒时,中信建投(601066.SH)却有点郁闷。2021年半年报显示,该券商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014.12万元,同比下降144.53%;净利润-9939.84万元,同比下降1145.67%。在已披露半年报的基金公司中,亏损的屈指可数,而中信建投基金又是亏损最多的一家。对公募基金来说,营收为负、亏损近亿元向来都十分罕见,更遑论报告期内基金行业环境整体向好。9月7日,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募基金的商业模式相对“旱涝保收”,基金管理费每日计提,营收为负确实有些异常。净利雪崩对比2020年的经营状况,中信建投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可以用“雪崩”形容。2020年年报显示,中信建投基金全年营收为3亿元,净利润为4752.75万元。虽净利润较2019年下滑了8.6%,但经营状况仍属正常范畴。2021年上半年风云突变,中信建投基金由盈转亏,亏损额接近1亿元。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行业是轻资产行业,主要成本为人力支出,半年亏损1个亿几乎闻所未闻。从规模角度来看,中信建投基金今年上半年呈现“公募升,专户降”的趋势。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部分合计规模为266.87亿元,同比增长55.17%;专户产品管理规模为人民币278.73亿元,同比下降55.19%。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基金完成业务重心切换,专户显然成为了“弃子”。在“去通道化”的大背景下,通道业务被压降属意料之中,规模同比下降69.75%,通道业务存量规模仅剩84.27亿元。专户主动管理规模也同比下降43.37%,存量规模为194.46亿元。作为一家成立已八年的基金公司,中信建投正进入多事之秋。2020年12月,创始股东之一的江苏广传广播将所持20%股权作价1.45亿元转让给中信建投。目前,中信建投持股7中信建投基金75%,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5%。不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最新挂牌信息显示,航天科技财务拟以1.83亿元的底价转让所持股权,计划出清退场。中信建投基金管理层也变更频繁。2020年12月30日,中信建投基金常务副总经理袁野离任。2021年2月,原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蒋月勤也离任。而在2020年年中,原总经理邱黎强、原副总经理周建萍先后离任或退休。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中信建投基金的巨额亏损,大概率与专户子公司的债券“踩雷”有关。债市踩雷对中信建投基金而言,麻烦还未结束。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裁判文书网上披露了多份与中信建投基金相关的法律文书,其中涉及五起债券交易纠纷。引起外界最多关注的是踩雷“14富贵鸟”债券。富贵鸟公司于2019年8月23日宣告破产,留下一地鸡毛。中信建投基金确认债权金额合计3678.77万元,但仅获分配款项67万元,清偿率不足2%。“血亏”的中信建投基金,将富贵鸟的审计机构毕马威告上了法庭,索赔相关损失。不过,有法律届人士日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信建投基金或许只能获得“安慰性”赔偿,按照类似判例获赔偿的金额可能在百万元左右。金元顺安基金亦因富贵鸟债券违约事件状告毕马威,索赔4100万元及其相关利息。一审判决结果显示,法院最终判决毕马威赔偿120万元,判赔比例接近3%。相关法律文书显示,踩雷的产品包括中信建投金晟3号、中信建投金晟4号、中信建投金晟5号以及中信建投金晟1号,其中中信建投金晟1号两度买入。相比“14富贵鸟”,中信建投基金相关专户产品投资五洲国际债券的损失更大。2016年9月19日,中信建投基金管理的专户产品“济南农商1号”买入五洲国际非公开发行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券面价值为2亿元。两年后,该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此后,中信建投基金提出仲裁。上海仲裁委员会裁定,五洲国际向中信建投基金偿还2亿元本金以及1480万元利息,并支付相关违约金。然而2021年3月18日立案执行该裁决,却遭遇了诸多尴尬,因五洲国际名下不动产以及相关股权都已经被其他法院查封,只能在6月进行轮候查封,目前执行到位金额为0元。对于深陷巨额债务危机的五洲国际而言,中信建投基金的回款希望有些渺茫。中信建投基金第三只踩雷债券为“17三鼎01”。相比前两只债券的全军覆没,其在“17三鼎01”上实现了部分止损。2017年9月6日,中信建投基金买入1亿元面值的“17三鼎01”,并在两个月之后卖出3000万元面值。2019年9月6日,剩余的7000万元面值“17三鼎01”违约。中信建投基金赢得了官司,法院判决三鼎控股赔偿中信建投基金本金7000万元、相关利息和逾期付款损失,但具体执行情况仍未知。相比上述三个案例,中信建投基金在“13永泰债”的“踩雷”算是小巫见大巫。其请求法院判决永泰能源支付债券本金404万元以及相关延期违约金。不过,法院认为永泰能源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成立,案件被移送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中信建投基金的最后一个“踩雷”案例,看起来相对“温和”,其购买了明泰公司发行的4亿元私募债。由于明泰公司未按认购协议约定支付利息、清偿本金,西投控股陆续为明泰工程代偿4.55亿元。明泰公司尚欠担保费700万元未付,西投控股遂诉至法院,要求明泰公司支付违约金及资金占用费合计1.15亿元。...
“交易所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风险隐患增多。”9月6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年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开放合作是全球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证监会正按照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部署,研究推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相关举措。易会满还表示,证监会要继续担负起资本市场的使命责任,进一步强化市场功能发挥,坚持依靠实体、服务实体,推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同时要警惕资金空转泡沫化,防止脱实向虚风险累积。日前,为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并将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易会满称,证监会将以此为契机,加快构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易会满在会上对当前市场的四个热点问题表示了关注。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监管风险、社交平台发展带来投资者行为的变化、SPAC等新型上市模式的风险,以及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的市场影响等。重申坚定开放态度“当今世界的资本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是国际化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当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易会满强调称,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也都是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区域,承担着汇集全球资金、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功能,理应为全球投资者服务,为跨境投融资提供便利,不应成为所在地政府打压制裁他国的平台和工具。他表示,证监会正按照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统一部署,研究推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相关举措。具体包括,继续拓宽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拓展和优化沪伦通制度,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供给,推动建立境外从业人员资质认证机制等,为境外机构和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公平、高效和便利的服务。针对跨境监管审计问题,易会满也做出了回应。“在当前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各国各地区的监管机构需要更加担当,秉持市场化原则,发挥专业精神,共同推动解决合作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易会满称,将坚持相互尊重、有效沟通、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中概股监管、跨境审计监管与执法合作等领域,同相关方开展务实合作,争取更大的进展和积极成果。关注四方面风险隐患“交易所传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易会满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叠加疫情冲击,资本市场的运行模式和行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交易所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风险隐患增多。他在致辞中对四个方面的市场风险表示了关注。一是一线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问题。他表示,技术进步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便利投资者参与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跨境跨市场跨产品的风险隐患,违法违规行为也呈现更加隐蔽、更加复杂、更加智能化等特征。“这需要交易所深入思考目前自律监管的科技化水平是否足以适应和应对?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易会满提出。二是社交平台发展带来的投资者行为变化问题。易会满称,前段时间,“散户运动”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互联网技术创新、自媒体传播、做空机制缺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和市场影响跟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交易所对此是否有足够的认知?又是否有有效的手段?”他提问称。三是发行上市模式创新的问题。易会满表示,近两年,部分境外市场通过SPAC模式的上市融资活动大幅增加,还出现了直接上市等新型上市方式,这对传统的IPO模式形成了颠覆性挑战。有观点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IPO虚拟化和“脱媒”的现象,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都引发了不少新问题。“我们持续在关注,是否在每个市场都具备条件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跟踪和研究。”易会满说。四是新型交易方式的监管问题。易会满表示,在成熟市场,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比较普遍,在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最近几年,中国市场的量化交易发展较快。“交易所对入市资金结构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易会满表示,希望大家做些思考。...
本文审稿:褚昱昊,北京化工大学博士,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师据央视报道,根据北京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90%的白血病患儿家中曾在半年内做过装修。才知道不懂装修是多么可怕。虽然引起白血病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装修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2年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指南》,苯、甲醛和放射性氡等物质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超标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其中,又以苯系物与甲醛的超标最为广泛。苯,进入人体后,可能会造成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是诱发白血病的元凶之一,大多数装修材料含有大量的苯类物质。1住新装修房子一年内别怀孕新装修的房子多少都会有甲醛、有机挥发物、苯、氡、氨等。如果超标,很可能对胎儿有直接的影响,如造成孕妇的流产、胎儿的发育异常,或胎死腹中等。如果搬进新装修的房子,建议一年之内不要怀孕,同时尽量不要在夏天搬进新家,因为夏天有害气体挥发多。装修完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建议至少是六个月以后入住,目前甲醛这块没有十分有效的快速去除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直保持通风,使浓度降低。2新房尽量别在冬季装修冬季一般会有暖气,装修和家具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甲醛、氨气和苯等比夏季多,再加上冬季开窗通风时间减少,不断挥发出来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无法快速排出,致使室内聚积的有害气体浓度增加。3装修换窗户最好是平开窗很多人在装修时都会更换窗户,这时家中最好能安装“平开窗”,不要安装“推拉窗”,有条件的可安装带有上悬功能的平开窗,这样可使室内通风量更大,有利于装修污染物的扩散。4买油漆最好选用水性漆油性涂料中使用的是有机溶剂,含有大量的苯系化学物质,会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而水性涂料溶剂是水,这就好了很多。5瓷砖石材辐射性较强很多人装修时会选择天然大理石,看上去高档有面子。但是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瓷砖等石材容易释放“氡”,它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因此,选择瓷砖时一定要看产品放射性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类别为A的最好。在所有瓷砖中,抛光砖中的超白砖的辐射最强,彩釉砖表面放射性元素氡的析出率比普通瓷砖要高,应尽量少用这类辐射高的瓷砖。6木质家具易藏甲醛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污染主要来源于木质家具,木地板和壁纸等。购买家具时要认准E级认证,甲醛释放量E1、E2级是指国家规定的甲醛释放标准,E1级产品可直接用于室内,E2级产品则必须进行饰面处理才可用于室内。7家具一定要封边处理上面说了,家具是居室内的大污染源之一。因此,定做家具时一定要做封边处理,这样就把甲醛封在了里面不会跑出来,家具的板材也要选择双面板,少用复杂材料。8地漏最容易传播有害气体厨房、卫生间的地漏最容易传播有害气体。一定要选用水封深度达到5厘米以上的地漏;安装洗面盆、洗菜盆和浴盆的排水时,一定要安装水封碗和反水弯;封闭在柜子下面的地漏要注意多清洗和消毒。9墙刷得太白易诱发白内障很多家庭在装修时偏爱白色,不仅墙壁是白色的,瓷砖、灯光、家具也往往选用白色或者很亮的颜色。白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采光的不足,使房间看起来更明亮,但也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光污染,时间久了,容易诱发白内障。10吸油烟机别装的过高吸油烟机的安装高度不要距离灶台太高,这样油烟还没吸进去就已经飘到室内去了,在不影响做饭的情况下,越低越好,一般是60cm-90cm为宜。11选装“特异功能”的窗帘为了防晒,要挑选窗帘时不妨挑选有“特异功能”的窗帘,即朝室外的那面是涂层遮光布,可以有效隔绝紫外线;里面是深色的布面,拉上窗帘,睡眠的气氛立刻显现。12墙砖选表面光滑的不藏污渍不同于客厅和卧室的地板和墙面那么简单,装修厨房,不同的地方得用不同的材料。厨房的墙壁贴瓷砖得得买质量好的、花纹少、表面光滑的墙面瓷砖,因为瓷砖耐高温、易擦洗,还不容易沾油烟。...
9月6日,多位网友发现豆瓣“回复”功能无法使用,系统显示“因技术原因暂停回复功能,9月13日恢复”。除“回复”功能,近日豆瓣多个娱乐小组组名也显示为“未命名”,据凤凰网报道此次小组改名是为了响应“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相关要求表明,小组新名称将不能再含有“吃瓜”、“爆料”、“拉踩”等诱导集中八卦爆料、拉踩引战等内容。近些年由于豆瓣小组逐渐成为娱乐内容的重要“讨论社区”,豆瓣各“吃瓜”小组渐渐成为八卦爆料、拉踩引战的重灾区,也是不少大规模网络舆论事件的最初发源地。8月27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后,豆瓣也作出响应,加大对饭圈诱导打榜、引战拉踩、炒作造谣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