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机器人公司Festo最新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蜘蛛机器人,其能够像真的蜘蛛一样蜷缩成一个球并滚动。 尽管看起来很吓人,但这个机器人没有任何攻击性。它模仿了一只居住在摩洛哥沙漠中的真正蜘蛛,会蜷缩成球来躲避天敌,同时用腿来向前滚动。 这款机器人属于被称之为仿生学的机器人学分支,以自然界中的现有生物为原型设计相应的机械系统。“比仿制自然生物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汲取的经验,”Festo公司仿生项目负责人伊莱亚斯·克努本(Elias Knubben)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通过探索生物学中的迷人原则,并寻找相应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大自然中获得启迪。” Flic-flac摩洛哥后翻蜘蛛 在撒哈拉沙漠北部,当摩洛哥后翻蜘蛛被激怒后,它的移动速度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像一个体操运动员一样翻滚。像滚轮和翻身一样滚动。 克努本指出:“这种蜘蛛的举动是独一无二的,迄今为止我们所认识的其他动物都没有这样的动作。 图示:这种蜘蛛机器人要比真正的摩洛哥后翻蜘蛛体积大得多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摩洛哥后翻蜘蛛并不是由生物学家发现的,而是由仿生学教授因戈·雷兴伯格(Ingo Rechenberg)发现的。“他是仿生学的先驱之一,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他对沙漠有着强烈的热情,他在2008年发现了这种蜘蛛。从那以后,他一直痴迷于这种蜘蛛,两年前他问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个项目上进行合作,”克努本补充说。 图示:Festo于2015年发布的蝴蝶机器人集群eMotionButterflies 因此,蜘蛛机器人诞生了,它被命名为BionicWheelBot。它比真实的摩洛哥后翻蜘蛛要大得多,周身的15个微型马达忠实还原了自然的运动方式。有人说它看起来像是电影《星球大战》中战斗机器人Droideka,但克努本保证这种相似性只是一个巧合。 虽然这只是一个研究项目,但拥有各种运动特性的机器人可能会应用复杂环境中,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它的设计者认为这款蜘蛛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农业,海底探测甚至于登陆火星表面,我们目前的沙地摩托一直存在会陷进沙里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卡在沙中的风险。 狐蝠 早在2011年,Festo就因为发布了鸟类机器人SmartBird而声名大噪。这是第一款能够像真鸟一样飞行的机器人,仿照鲱鱼鸥的样子。克努本说:“我们在制造具有扑翼机构的飞行机器人方面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并且这些机器人自展会发布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扑翼机器人比其他类型的飞行机器人更难以设计和控制,因为没有像螺旋桨那样提供连续的升力。 新发布的BionicFlyingFox是Festo复制自然界中蝙蝠等动物无羽毛飞行的一种尝试。它有7.4英尺宽的翼展,可以在空中自由滑翔,而研究人员只控制起飞和着陆。 它仿照了狐蝠的飞行方式,这一选择给设计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首先是我们需要能够将这样一个展开了如此巨大的翅膀折叠成一小块,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使用3D针织物的弹性薄膜与两层不透气薄膜的组合材料,其结果是延展性很好,但也很轻,”克努本指出。这款飞行机器人的重量只有区区580克。 Festo开发的其他飞行机器人包括装满氦气的飞艇式企鹅,带有四只翅膀的蜻蜓机器人。此外该公司还开发了精巧的eMotionButterflies蝴蝶式机器人集群,这是首次涉足群体行为的蝴蝶机器人。 就像概念车 这些机器人都没有在市场上发售。那么为什么Festo要制造这些机器人呢? 克努本指出,“我们收到了来自玩具行业,无人机行业,军方那里的很多要求,但我们仍旧不愿意出售它们,因为它们与我们紧密联系,我们更愿意在会议,展销会和博物馆展示它们,”克努本说。 Festo公司主要从气动布局和工业自动化中获得收益,但机器人动物是测试创新设计的一种有趣方式,可能这一成果最终会出现在普通的工业机器人身上。 “例如,为了制造机器人袋鼠,我们做了大量关于如何将着陆阶段的能量应用到下一次跳跃的研究。我们在自动化领域也需要相关成果,也就是电动机朝一个方向移动,然后停下来,然后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受这些想法的启发,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技术解决方案,” 克努本说。 克努本指出,这个过程与汽车行业使用概念车的方式非常相似,都是最具创意的试验平台,未来某一天会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现实产品。 但克努尔说,“其中的大部分都不会成为产品,但我们会从所有动物中汲取知识。”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在百万亿大资管行业中,期货资管宛若太仓一粟。 大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在去通道、去嵌套的背景下,期货资管更是捉襟见肘,行业规模从2016年巅峰期的近2800亿元缩水至如今的2000亿出头。 “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先活下来,才能再谈发展。”纵使业务跻身行业前列,银河期货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张玉川在谈及期货资管前景时,依然感到紧迫与忧虑。但从长远来看,张玉川对期货资管仍持乐观态度。随着近些年期货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培养发展,期货资管日后势必能在金融市场打造出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去年底,央行牵头、“一行三会一局”联合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引导资管行业回归本源。“事实上2016年的证监会出台的‘新八条’已经先行一步,升级监管要求。”张玉川认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信托等行业影响更大。对期货资管而言,新规明确了资管产品只能有两层嵌套。除此之外,其余监管要求早已在“新八条”中体现。 输在起跑线上:依赖通道急剧扩容如今被迫壮士断腕 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期货资管自诞生之初就面临的窘境。 2012年5月,证监会颁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标志着期货资管业务正式拉开序幕。起步初期,受限于“一对一”模式、期货公司净资本达5亿以上、分类监管评级B类B级等因素,期货资管的业务规模裹足不前,在试水前两年并无太大起色。2014年底,中国期货业协会放开“一对多”业务限制,这让期货资管业得以借助通道做大规模,行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式增长。 到2016年底,期货资管翻番规模增长,达到2792亿元。业内人士透露,彼时通道业务在期货资管中占比高达八成。在通道业务中,结构化产品则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由于优先级资金可保本保收益,这部分委托人多来自银行。 “期货资管起步晚,跟大型金融机构根本没法比。要想生存下来,必须先做大规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通道业务。“张玉川解释道,早期期货资管过度依赖通道业务,既有行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市场需求。“期货资管有结构化产品,银行愿意投,资金一般在10几亿或数十亿,这样能迅速做大规模。” 市场曾戏谑,期货资管是赶了个晚集,还遇上了“城管”。事实上,随着2016年“新八条”的出台,期货资管的通道业务由热转冷。 “‘新八条’通过对结构化产品进行规范,限制了通道业务。”张玉川分析指出,一方面,此前结构化产品的目的能为优先级资金取得稳定收益,但“新八条”后优先劣后资金均要求承担同比例盈亏。另一方面,监管层限制了杠杆比例,以前结构化产品有较高的杠杠,能“用小资金撬动大资金”,但新规之后杠杆比例下降,资金成本大幅提升。这样一来,通道业务就丧失了意义。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在去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出台后,通道业务遭到全面禁止。资管业务回归到“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依赖通道成瘾的期货资管,也面临着壮士断腕的局面。 后通道时代:规模缩水四处找钱精简人员控制成本 去通道风暴下,期货资管规模缩水明显。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为2118亿元,较去年底的2458亿元缩水13.83%。 与行业大趋势一样,银河期货的资管规模目前也处于收缩状态。有资金来源,才能做大规模。在市场最大的金主——银行理财被切断通道以后,下游各路机构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其实在证监会2016年出台‘718’政策之后,整个资金端就已经极端困难了。资管新规出台后,把银行理财这一块源头掐断了,所以目前资金端没有任何的缓解迹象。”张玉川坦言,未来期货资管只能靠自己去募集资金,加大销售力度,原来的路子已经行不通。 相比较于银行理财的5万元投资门槛,期货资管与私募基金一样,都是100万元起投。投资门槛高、产品无法分拆,这让期货资管产品的销售也举步维艰。“没有任何好办法,只能硬做,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张玉川直言不讳。 在行业收缩之际,控制成本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除了极少数期货公司目前资管业务能产生利润,大多数公司仍未盈利。“2016年,我们的资管业务整体才算打平,略有盈利。”张玉川表示,2016年资管业务规模在巅峰期时,团队最多有70余人。在弱化通道业务后,已精简至不足50人。 “开公司还是要看盈利,所以目前我们压力比较大。”对于2018年的盈利预期,张玉川认为比较难。 转型需要耐心:只有现在种树未来才能开花结果 在100万亿的大资管行业中,期货资管体量甚至不足0.3%,与银行理财、信托、公私募基金、券商等相比,更是判若云泥。有市场人士甚至质疑,期货公司是否应专注经纪业务放弃资管。 “我肯定不赞成这种观点。对期货公司来说,资管业务与风险管理子公司是近年来新增的两项业务。从长远来看,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利润点。”张玉川认为,纯经纪业务技术含量较低,并非长久立足之计。近些年,监管层逐渐放开期货公司的金融牌照和经营范围,其实是政策利好。 “不要限制自己的手脚。尽管资管业务现在还不能盈利,处在萌芽阶段,但只有现在种树,未来才能开花结果。” 张玉川进一步判断指出,期货资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将处于一个低迷阶段。未来,期货资管仍然会是资管行业体量最小的一部分,这是由期货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比决定的。在此阶段下,期货资管应先求生存,再慢慢发展。监管要求越规范,未来发展会越稳、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一点耐心。“只要生存下来,就算胜利。” 那么,期货资管的突破点应该在哪里?张玉川认为,在去通道背景下,必须加大转型主动管理型业务,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人才建设上,要内部挖掘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内部的研究团队要做到投研一体,“如果自己不敢做交易,又凭什么去说服客户投资?”;外部要加大从公私募等机构引进一流人才,以银河期货财富中心为例,团队近1/3是“海归”,有从高盛等全球顶尖机构回国的投资经理。 其次,在投资范围上,做好权益与债券市场的基础配置,发挥自身的“老本行“期货投资的核心优势。与此同时,进一步拓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把期权、股指期货等工具充分运用起来。 此外,张玉川强调指出,投资者教育也任重道远,不少人对于期货产品仍存在误解。他举例解释称,对于一个1亿规模的产品而言,10%-20%的仓位配置到期货市场,就算非常纯粹的CTA策略产品。“因为期货杠杆很高,对应风险也较高。有投资者认为我们配置的期货持仓就这么一点,好像投资经理没干正事儿。”他表示,期货交易的高杠杆与投资者对产品的低波动率预期,其实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慢慢让客户去理解。 展望未来,张玉川对期货资管仍持乐观态度。从业25年,纵观资本市场几经沉浮与变迁,张玉川坚信,与其他任何金融业务一样,期货资管仍需时间成长壮大。从长远来看,期货资管对整个金融市场是非常有益的补充,也是未来期货公司的利润引擎。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近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江苏某上市公司关联资产再度出现违约的消息,引发北京机构圈震荡。 “信仰早就打破了。”4月27日,一位私募机构人士这样感慨。 其说的是原本被认为是资本市场最优质的上市公司投融资项目,因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事件,而带动了整个业态变迁。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已经有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中城建、神雾环保(300156.SZ)、富贵鸟(01819.HK)、春和集团等8家公司旗下的债券先后出现违约,涉及债券金额接近120亿元。 这其中,神雾环保、富贵鸟均是上市公司,亿阳集团则是ST信通(600289.SH)的控股股东。 违约已经对股价造成了大幅影响,风险也从债券市场蔓延到股票市场。 从机构消息来看,目前包括投资机构、评级机构和研究机构等,针对风险事件,正在形成不同的应对策略。 传导至股市 “目前出现违约主要都是资金链问题,不一定是没有现金流,也有可能是之前扩张得太快,还没有来得及产生现金流,负债端就断了。”4月27日,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仅4月24日,就有“12春和债”、“14富贵鸟”两期债券出现违约,两期债券发行时的债项评级均为AA级,涉及的金额共13.4亿元。 “一天之内就有两起,压力越来越大了。”有投资人在某机构群内感慨。 一个多月前就曝出危机的富贵鸟,终于在最后时刻依然没能避免违约。 “因前期存在大额对外担保及资金拆借,相关款项无法按时收回,故无法按期偿付‘14富贵鸟’公司债券到期应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而且实控人林和平未能按照《保证合同》的约定履行担保责任。”富贵鸟方面指出。 目前,东方金诚已经将富贵鸟主体评级和“14富贵鸟”债项评级均调至C级,新世纪评级也已经将“16富贵鸟01”债项评级下调至C级。 危机爆发也让市场的反应加剧。自3月1日复牌后,“14富贵鸟”的净值直接跳水,跌幅83.14%。 值得一提的是,复牌后的这段时间,“14富贵鸟”多次因为交易出现异常波动而被上交所临时停牌,价格的大幅波动也反映了机构抛售的惨烈状况。 相比而言,亿阳集团的债务违约直接反映到了子公司ST信通的股价上。在亿阳集团出现债务违约后,ST信通复牌连吃15个跌停,市值缩水了51亿元。 “明显的感觉到去年11月开始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非标以及发债的余额,都在往下走,而且往下走的趋势还很明显,虽然中长期贷款比较高,但是总量是在下滑。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些公司融资链条不畅,就很有可能爆发信用风险。”李奇霖表示。 从投资机构端也得来同样的反馈。 4月27日,北京某私募机构信用债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调研时也感受到,其实公司端发债的意愿依然很强,但大部分企业发债都十分困难,特别是民企。原因一方面是投资者认购的积极性不佳,另一方面是二级市场收益率高,企业新发债又不想给太高的利率。”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风险事件频发导致机构认购意愿不足,进而企业发债受到影响,这可能又会给公司的融资链条带来影响,从而导致进一步的风险。”该人士指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近期,亿阳集团、内蒙古博源集团、中弘股份等陷入风波中的公司也都表示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只投AAA级别的债券,投委会也更加严格了。不止如此,近期调研的标的也越来越多,选择上也更加谨慎,对公司评级、融资以及一些财务方面问题都要重点关注。”4月27日,北京某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应对风险模式 由于风险事件频频扰动市场,在违约风险所涉及的投资机构、发行公司、评级机构等多个方面都开始做出应对。 譬如亿阳集团表示在与中国华融子公司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重组事项;内蒙古博源集团正在推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收购逾期债券的方案,将协助信达资产完成对全部逾期债券的收购,并与信达资产达成整体解决方案。 不过,债务违约给相关企业经营层面亦带来一系列反响。 近期本报记者走访某出现违约风险的上市公司时,一位公司员工表示,“虽然近期公司还有项目在做,但是目前大家人心都比较浮动,有离职想法的员工不在少数。如果这次的坎迈不过去,可能很多人就离职了。”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人来说,等待的过程依然是十分艰难的。 4月27日,有亿阳债持有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违约的后续情况只能等待法院的判决结果。我们投资人也经常联系,但也都没什么消息。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亿阳账上还有多少资产,最终兑付比例如何。” 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自洲际油气(600759.SH),该公司4月24日发布了“16洲际01”本息自行兑付的公告,洲际油气方面指出,公司将通过自有账户,将本期债券的本金及利息逐一兑付到各债券持有人账户中。 截至上述公告出具日,本期债券的本金及利息兑付资金已部分到位,剩余部分将于近日陆续到位,本期债券兑付仍存在不确定性。 按规定,如果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进行付息兑付,洲际油气最迟应于到期日前第二个交易日将资金划入中证登账户。此举已经在多个债券交流群内激起了机构人士的热议。 “一个标准化产品最后变成非标准化的兑付,最终会影响整个市场给信用债的定价。这样最终的兑付情况都不清楚,会影响市场的违约数据。”有机构人士直言。4月27日,一位接近洲际油气人士回应本报时,对债券兑付信心十足,“预计5月2日所有投资者都能兑付,自行兑付还是通过中证登兑付,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是一样的。” “在打破刚兑背景下,此前很多地方政府愿意协调债券兑付的态度现在可能都会出现转变。”该人士指出,“近期某公司出现兑付危机之时,当地政府也曾想出手,但考虑到打破刚兑最后也并未落实。” 某涉及数百亿债务问题的民营企业出现违约问题之后,该省政府一位相关负责人回应本报记者采访时亦坦言,全靠政府兜底并不现实;而在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时,地方政府亦有掣肘,处理难度非常艰巨。 此外,反映到评级机构身上,风险事件频发已经使得多家机构有所准备。 “近期公司内部会议上曾多次点名近期市场上几个风险案例,要求我们严格评级。”前述评级机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原标题:Researchers are keeping pig brains alive outside the body) 4月28日消息,据Futurism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最新试验可能改变死亡的定义,他们成功让被砍下的猪脑在体外存活长达36个小时。这一壮举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实验室里研究完整大脑的惊人细节。此外,这项研究也开启了一种生命延伸的奇异可能性,那就是人类的大脑将来或许也能在体外维持存活。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日前举行会议,目的旨在调查美国神经科学中心探索大脑科学局限性引发的伦理问题。在这次活动中,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内纳德·塞斯坦(Nenad Sestan)透露,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对从屠宰场获得的100到200个猪脑进行了实验,通过由泵、加热器和人工血液(可帮助保持体温)构成的系统,成功让猪脑恢复血液循环功能。 “水桶里的大脑” 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脱离躯体的猪脑恢复了意识。然而,在塞斯坦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中,大脑中数以十亿计的单个细胞被发现是健康的,并且能够正常活动。塞斯坦接受采访时拒绝进行详细说明,但他称自己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公布了结果,并没有打算让他的评论公开。 然而,自去年春天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生物伦理学家开始围绕耶鲁的研究进行讨论,这项研究涉及到“恢复微循环”的重大突破,包括大脑深处的毛细血管的氧气流动。马萨诸塞州剑桥大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精神病学研究主任史蒂夫·海曼(Steve Hyman)说:“这些大脑可能受损,但如果其细胞还活着,它就是一个活的器官。这是这项技术诀窍的极端,但与保护肾脏的区别并不大。” 海曼还说,与保存心脏或肺脏等移植器官的技术相比,相似之处在于,它可能会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项技术是一种避免死亡的方法。海曼说:“人们可能不再说‘把我的大脑冷冻起来’,而是要求‘把我抱起来,给我找个身体’。”海曼表示,这种渴望是错误的,至少现在是这样。他认为,将大脑移植到新的身体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耶鲁大学的系统叫做BrainEx,包括将大脑连接到封闭的管道和贮液池回路中,这些管道和贮液池中循环着一种红色的灌注液,它能够将氧气输送到脑干、小脑动脉和大脑中心深处的区域。塞斯坦在给国家卫生研究院官员和伦理学专家的报告中说,这项技术很可能适用于任何物种,包括灵长类动物。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大约在四年前开始研究这项技术,并寻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助,他们希望能构建人类脑细胞之间连接的完整图谱。其中有些连接可能跨越大脑的广阔区域,因此更容易在完整器官中进行追踪。塞斯坦承认,耶鲁大学的医生已经问过他,脑保护技术是否有医学用途。他说,脱离身体的人脑可能会变成“小白鼠”,用来测试奇异的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而这些疗法用于活人身上太危险。 这个被戏称为“水桶里的大脑”的装置,如果在人类身上试验,很快就会引起严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例如,如果某人的大脑在体外被激活,那么这个人是否会在没有耳朵、眼睛或交流方式的情况下,在最终感觉全部被剥夺的房间里醒来?有人会保留记忆、身份或法律权利吗?研究人员可以对这样的大脑进行道德解剖或处理吗? 1983年的喜剧电影《The Man with Two Brains》中,有个“罐子里的大脑”场景。尽管这都是笑话的素材,但作为大脑保存技术,医学伦理学家们正在认真对待它。此外,由于联邦安全法规适用于人类,而非“死亡”组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是否会对科学家可以尝试这样的“再生”程序表示怀疑。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顾问说:“即使盒子里没有大脑,也会有很多奇怪的问题。我认为很多人将会开始去屠宰场,获得猪头,并研究结果。”塞斯坦表示,他关心的是这项技术将如何被公众和他的同行所接受。他说:“人们很容易为这种技术着迷,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相当于昏迷状态 众所周知,昏迷的大脑至少可以存活几十年。脑死亡患者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家人选择让他们依附于维生设备继续生存。但是以人工方式维持完全脱离身体的大脑存活,以前的探索很少。此前曾有过类似的尝试,包括1993年的一份涉及啮齿类动物的报告,但塞斯坦团队是第一个用大型哺乳动物来实现它的,没有使用低温技术,并且获得了如此喜人的结果。 最初,耶鲁研究团队不确定是否存在“体外大脑”(ex vivo brain),即能够恢复血液循环,并能恢复意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使用脑电图(EEG)或放置在大脑表面的电极,检查了猪脑中的复杂活动迹象。这些设备可以接收到反映大脑活动的脑电波,这表明大脑存在思想和感觉。 塞斯坦表示,他们最初相信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信号,这让他们感到兴奋不已,但是后来确定这些信号来自附近设备。不过塞斯坦现在称,这些器官产生的脑电波与人处于昏迷状态相当,大脑组织本身“看起来非常棒”,在被解剖后,细胞可以产生看似正常的表面形态。因为如果由于损伤和细胞死亡,缺乏更广泛的电活动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在猪被斩首后大约四小时,这些大脑就被连接到BrainEx设备上。 然而,这也可能是由于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增加了血液替代品来防止肿胀所致,此举也会严重地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塞斯坦解释说:“你必须明白,在我们的解决方案中使用了许多通道阻滞剂,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任何信号的原因。”塞斯坦表示,可以想象,大脑可以无限存活,并且可以尝试恢复知觉。但他们已经选择不去尝试,因为“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塞斯坦说:“动物的大脑并没有意识到任何事情,我对此非常有信心。尽管我对未来这项技术如何被其他人使用表示担忧。假设,有人接受了这项技术,使它变得更好,并恢复了某人的大脑活动。这是在恢复人类意识。如果那个人有记忆,我可能会彻底崩溃。” 大脑实验 对于科学家们希望在活体大脑中进行的大脑连接实验,意识并不是必需的。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神经科学家安娜·德沃(Anna Devor)说:“脑电图(EEG)记录的大脑活动是一条平坦的线,但很多其他的东西都在不停地运转。” 德沃对耶鲁的研究很熟悉,她认为,对于那些致力于构建大脑图谱的科学家来说,活体大脑是“非常好的”。她说:“关于死亡的全部问题是一个灰色地带,但我们需要记住,孤立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不一样,我们需要用给予动物的同等程度的尊重来对待它。”今天,在《自然》杂志上,17位神经科学家和生物伦理学家(包括塞斯坦)发表了一篇社论,认为人类脑组织实验可能需要特殊的保护和规则。 他们发现了三种可以引起担忧的“大脑替代物”,其中包括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米粒大小的神经组织)、人类动物嵌合体(植入人类大脑组织的老鼠)以及体外人脑组织(ex vivo,比如手术中被切除的脑块)。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安全措施,比如给那些拥有人类大脑细胞的动物注射药物,这样它们就能保持“类似于昏迷大脑的状态”。 海曼也在这封信签了名,他说自己很不情愿,因为他认为大多数情况都是夸大或不可能的。他说,一个微小的大脑器官几乎不可能有感觉或思考任何事情。海曼认为有一种类型的研究可能需要快速行动起来,以制定相关规则,那就是塞斯坦尚未发布的大脑保护技术。海曼说:“如果人们想让人类的大脑活下来,这是个更紧迫、更现实的问题。考虑到保存活体猪脑已经成为可能,那么保存人脑组织应该有相关规则制约。”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摘要:几十年来,在攻克艾滋病的路上,我们人类取得了进步,但脚步还不能停。 4月26日,香港大学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能保护细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清除艾滋病病毒,并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实验。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艾滋病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抗体药物“串联双价广谱中和抗体”(BiIA-SG),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过的艾滋病病毒株,并促进清除小鼠体内的潜伏感染细胞。 港大研究团队指出,BiIA-SG通过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CD4蛋白,能有策略地伏击艾滋病病毒,保护细胞不被感染。另外,基因导入的BiIA-SG可以在小鼠体内持续发挥功效,并且清除已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这项研究为BiIA-SG作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用于艾滋病病毒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概念验证。 相比目前治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药物,新药物效用有明显改进,研究团队希望新药物有望真正成为首个“香港制造”,适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药物。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期刊《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艾滋病已经夺走了3500万人的生命。据2017最新艾滋病数据显示,全世界有3670万艾滋病感染者。 自从发现新型疫症艾滋病以来,至今医学界还没有找到根本上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二十多种药物用于AIDS的治疗,但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只能减慢或抑制病毒在体内的扩散,并不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我国已经有超过30种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但依然没有一种疫苗可以大规模投入临床使用。 尽管还没有找到有效治愈的方法,但人类与艾滋病毒的斗争依然在持续进行。钛媒体编辑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下人类与艾滋病毒的斗争史。 1983年发现首个艾滋病病例以来,科学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艾滋病疫苗。 1984年4月,国立癌症研究所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艾滋病的病因,即逆转录病毒HTLV-III。在与巴斯德研究所的联合会议上,他们宣布LAV和HTLV-III是相同的,也是艾滋病的可能原因。为了筛选病毒,希望在两年内开发出一种疫苗,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2月1日为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 1991年,视觉艾滋病艺术家核心小组启动了红丝带项目(the RedRibbon Project),为艾滋病感染者及其照顾者同情心的象征。红丝带后成为艾滋病意识的国际象征。 最早,一种称为AZT的药物能够降低HIV的侵袭力,这被视为艾滋病医学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AZT最初是在1994年被合成,曾被作为一种抗癌症的药物,但后来被证明无效。它是一种逆转录酶抑制剂,是评价其他抗HIV药物的阳性对照药,也是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联合用药的基准药物,对艾滋病毒有相当高的抑制力。对艾滋病的治疗开始阶段是单独使用,后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是所有抗艾滋病药物中最具有价值优势的。 1996年,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the Joint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AIDS (UNAIDS)成立,主张全球采取艾滋病疫情行动,并协调整个联合国对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温哥华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强调了鸡尾酒疗法HAART的有效性,大家乐观其成。FDA批准了第一个家庭测试工具包; 测量血液中HIV水平的病毒载量测试; 第一种非核苷转录酶抑制剂(NNRTI)药物(奈韦拉平); 和第一次HIV尿检。 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呼吁设立一个“全球基金”,以支持各国和各组织通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包括购买药物来阻止艾滋病毒的传播。印度的西普拉等仿制药生产商开始为发展中国家生产普通的艾滋病毒药品,几家主要的制药商同意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于11月宣布了“多哈宣言”,允许发展中国家生产仿制药物来对抗像艾滋病毒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 2009年,由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联合宣布,一种新型试验疫苗可使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世界第一种具有一定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尽管其免疫效果还很有限,但它实现了“免疫效果”从无到有的跨越。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的,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是担当“好助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但此前的试验显示,这两种疫苗独立使用均无效。 2010年7月,南非艾滋病研究人员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报告说,一种药用胶体软膏可以使妇女因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减小一半。这种被称作阴道凝胶的药用软膏包含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泰诺福韦”,它是为了帮助妇女抵御艾滋病毒的第三型的杀菌剂。 2011年10月,西班牙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全新艾滋病疫苗MVA-B进入人体测验第二季阶段,这种疫苗有望弱化艾滋病病毒,使它只能引起“轻微慢性感染”。 2015年7月,艾滋病规划署宣布,有关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千年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六个月达到了目标。千年发展目标6的目标是阻止和扭转艾滋病毒的传播,有1500万人得到了治疗。9月份,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新的治疗指南,建议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者都应该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不管其CD4细胞计数如何,并在诊断后尽快进行治疗。10月份,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根据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发布了2016- 2021年战略,要求加速全球艾滋病应对行动,实现关键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目标,实现零歧视。 从人类对艾滋病毒挑战的第一天起,人们就想征服它。几十年来,在攻克艾滋病的路上,我们人类取得了进步,但脚步还不能停。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4月2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正式对外发布,也就是业内俗称的“资管新规”。 资管新规按照产品类型统一监管标准,从募集方式和投资性质两个维度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分类,分别统一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要求。坚持产品和投资者匹配原则,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强化金融机构的勤勉尽责和信息披露义务。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禁止资金池,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分类统一负债和分级杠杆要求,消除多层嵌套,抑制通道业务。加强监管协调,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功能监管。 央行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资管新规过渡期设置为“自《意见》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相比征求意见稿而言,延长了一年半的时间,给予金融机构更为充足的整改和转型时间。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底,已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23947只、基金规模6.68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4982只,基金规模0.67万亿元。那么,资管新规的发布将对这些机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理财不二牛就此采访了多位从业人士,也得到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首先,从资金端来看,资管新规向上穿透了合格投资者。 来看看新规中对于“合格投资者”的定义: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一位来自华南的创投基金高管表示,对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提高可能会直接减少合格投资者数量,对产品规模也会产生连带影响。但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本来就比一般理财产品高出很多,因此这样做也有利于“通过分类让合适的投资者买进合适的产品,从而达到保护投资者、规范私募机构募集行为的目的”。 其次,资管新规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产品设计和交易结构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新规中规定,“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标准规制,同时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发展空间”,“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等。 而这意味着此前市场上常见的“银行理财+私募基金”、“保险资管+私募基金”、“非金融机构+私募基金”等模式都将被禁止。 上述创投基金高管指出,可以想见,由于多层嵌套的消除,未来大量上市公司进行杠杆收购的并购基金将停滞。另一位私募股权人士也告诉牛妹,新规之下,私募股权行业原有的交易结构将面临较大调整,“我们从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就一直在讨论新的交易结构模式”。 第三,资管新规向下穿透了底层资产,私募股权基金资金池运作被禁止。 资管新规明确“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对此,上述私募股权人士分析,这意味着此前银行理财等资金通过资管计划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时通常采取的“滚动发行”、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操作均不再可行,相关涉嫌资金池的操作将被禁止。 第四,相关产业基金或将迎来发展机会。 资管新规中表示,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要求的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多位受访人士对此表示,相关产业基金或将迎来发展良机。 “资管新规的发布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肯定是巨大且深远的。虽然根据新规我们还有非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但整体来看这样做肯定有利于防范行业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上述私募股权基金人士表示。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4月27日,深交所公告称,向会员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监控账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通过四个方面强化了重点监控账户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重点监控账户的认定情形。结合多年来市场监察工作经验,将发生严重异常交易行为或频繁发生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证券账户纳入重点监控账户名单,并设置12个月的重点监控期。 二是重点监控账户向全体会员发布。每月定期向会员发送名单,覆盖相关账户持有人名下所有证券账户,强化会员对重点监控账户的信息共享,进而消除重点监控账户持有人的监管套利空间。 三是加强会员对重点监控账户的管理职责。要求会员与客户签订证券交易委托补充协议,同时采取重新核查、重点监控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压实会员责任。 四是对会员接受重点监控账户持有人新开账户提出更严格的管理要求。会员对重点监控账户持有人的新开账户申请须开展审慎评估,开立账户须经合规负责人签字确认,开户后须连续6个月提交月度报告。新开账户因异常交易行为被深交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深交所将对相关会员酌情加重惩处。 深交所表示,加快推进建立“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从主要直接监管投资者交易行为转变为监管投资者和监管会员并重,督促会员承担起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的各项责任。尤其在重点监控账户管理方面,更需要充分发挥会员在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控,切实防范交易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深交所将把会员对重点监控账户的管理情况纳入其客户交易行为管理评价和现场检查内容,强化对会员的监督问责。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谈到,本次发布《通知》加强重点监控账户管理,是深交所适应市场形势与监管理念变化、打击异常交易行为的一记“重拳”。下一步,深交所将持续深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提升科技监管能力,增强一线监管威慑力,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券商投行正遭遇一场寒冬。寒意到底有多深?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表明。 Choice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发审委审核公司的数量是176家,项目整体通过率是93.18%。而今年的这组数据分别是106家,通过率61.32%;去年IPO首发数量是115家,通过率89.57%。今年首发是70家,通过率仅为45.71%;去年一季度增发家数和通过率分别是57家和100%,今年是15家和86.67%。 在承销保荐收入方面,去年一季度是49家券商投行分食59.25亿元,而今年是39家分食27.28亿元。今年一季度券商保荐费用同比减少了54%。 “投行日子不好过了。”这已成为众多投行人士的感慨。而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降薪裁员等又极有可能再次成为券商减轻成本的举措。但糟糕的是,多位投行人士认为,还没有到最冷的日子。 不过,任何时候都有收获者。例如,今年一季度,中信建投就一举超过去年同期的海通证券,成为最赚钱的券商投行。实际上,从整体上看,在这场变局中,大投行依然保持着较强的赚钱能力,而一些中小投行则生存压力倍增。 首发增发项目大幅减少 根据Choice数据,今年一季度发审委审核公司数量为106家,其中首发为70家,可转债19家,增发15家,配股2家。相比去年来说,首发和增发数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去年一季度首发审核家数为115家,今年则同比下滑39%。 增发的下滑比例更为严重。自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之后,非公开发行规模大幅下滑。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增发审核的家数是57家,而今年一季度只有15家,同比下滑达到了74%。在过会率方面,2017年的一季度的57家全部顺利过会,今年一季度的通过率则是86.6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券商已经开始转向了新的业务重点。在IPO低过会率、严审核以及非公开发行受限等之下,可转债与并购重组将成为重点。 从数据上看,可转债在一季度也获得了较大发展。Choice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发行可转债的项目数量是3家,今年1季度可转债的审核家数是19家。“可转债我们会重视,但只有优质的公司才可以做可转债,这方面的量并不是很大。”4月26日,深圳一家大型券商资深保代人士表示。 并购重组也将是券商下一步业务重点。“我们现在IPO基本不接什么新项目,除非是符合新经济要求的。即使规模小,也会重点考察下。我们下步的重点是并购重组。”上述投行保代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一些并购重组负责人也开始成为猎头挖角对象。Choice数据显示,并购重组自去年年初以来事件数量一直保持在2000个以上的高水平(排除今年2月份的新年假期)。 “其实并购重组也不好做,项目也不好找,审核也十分严格。但相比IPO和增发,还是有机会的。”26日,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季度中信建投最赚钱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的保荐收入是27.28亿元,同比去年减少了54%。而去年一季度是59.25亿元。去年有49家券商分羹成果,而今年参与的券商投行数量只有39家。 今年一季度最赚钱的投行是中信建投。中信建投去年同期排名为第四,今年则上升至第一。一季度,中信建投的承销保荐是3.92亿元。其中首发为1.54亿元,增发1.4亿元,可转债9420万元。可以看出的是中信建投在首发、增发、可转债方面均有收获。 中信证券以2.7亿元的保荐收入位于第二位。华泰联合则有去年的第14名上升至第3名。今年一季度,华泰联合实现保荐收入2.2亿元。其中首发1.4亿元,增发0.58亿元,可转债2200万。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则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去年一季度位列前十的东方花旗、中德证券和东吴证券则今年均消失在前十榜单,取而代之的是国元证券、招商证券和平安证券。 Choice数据显示,投行保荐费用最少的仅为300万。有6家投行的保荐收入不足千万,包括天风证券、中原证券、南京证券等。有17家券商投行的保荐费用在1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超过5000万的只有16家。承销费用过亿元的也只有9家。而去年一季度投行保荐收入过亿元的券商数量是19家。 从整体上看,一季度无论是券商投行总的保荐收入还是每家券商的收入都远远低于去年一季度。有投行人士感慨道,以后投行赚钱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了。“收入大幅减少,券商的经营压力加大,接下来裁员降薪都可能是券商节省成本的方式。”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座次列位重新排序 在新的监管审核之下,券商投行在承销IPO数量方面的排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7年一季度,海通证券以12家的首发数量居于首位,但在今年一季度海通证券的排名已跌落至第6位,首发数量为2家。中信证券则从去年的第6位升至首位,一季度IPO首发数量为5家。 广发证券依然维持第二排名。去年一季度排名第3位的中信建投则落至第5位。进步最大的当属华泰联合。华泰联合在去年一季度首发数量排名是第19位,而在今年一季度排名则上升至第3位。此外,国信证券和国金证券在今年一季度则纷纷跌出前5排名。 在首发承销规模上,中信证券以66.88亿元居于榜首。中信建投的承销规模为52.20亿元,华泰联合以微弱差距居于第三位,承销规模为49.93亿元。承销规模最小的为德邦证券。一季度其首发数量为1家,承销的南京聚隆的发行规模仅有1.44亿元。其次为九州证券,承销的锋龙股份的规模为2.75亿元。 增发承销规模上,华泰联合以1175亿元的承销规模稳居首位,增发承销家数11家。三六零项目则占据了较大比例。Choice数据显示,仅三六零一项的称小规模就达到了502亿元。此外,承销的申万宏源项目的成效金额也高达120亿元。 位于第二位的为中信建投,增发项目数量为12家,规模为389亿元。国信证券以215亿的规模居于第三位。承销规模最小的为东吴证券。其承销的山东矿机项目,发行规模仅为1003万元。位于倒数第二的中航证券承销的规模为2亿元。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严监管、去杠杆、控风险、回归信贷、资管新规”是2018年银行业的主要课题,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中小银行已在经营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银行业正在积极尝试转型,部分银行主动与基金公司等合作,做大托管业务;一些银行深耕科技金融,把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作为突破口;有的银行加强同业合作,拓展客户资源。 发挥特长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近日邀请17家基金公司客户做互动交流,研讨2018年基金与银行业务如何更好地合作。据了解,招商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作为“轻型银行”转型道路上的“特种兵”,全行托管规模突破12万亿元,稳居股份制银行第一。上海分行作为招行系统内A类授权分行,规模站上1.61万亿元台阶,其中基金类托管产品更在系统内首屈一指,公募基金项目超1000亿元,各类基金专户超3000亿元。 上海银行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公司共同设立“上银-临港科创金融示范区”,将为临港、漕河泾、松江等园区内的8400多家企业及科创型人才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与某大型外资银行开展现金柜台共享业务,利用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的现金柜台,为该外资银行的公司客户提供现金存取服务。该业务系浦发银行与外资同业柜台共享业务的首次尝试。浦发银行通过对同业客户需求的排摸,了解到外资银行对现金柜台业务的需求点,达成与外资银行的现金柜台共享业务的合作方案。该方案利用浦发银行现有柜台资源,在不增加投入情况下,增进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为其更多客户提供便利。在开拓新业务种类的同时,起到与同业银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作用,为浦发银行现金经营“云平台”的建设打下基础。 大银行的大手笔 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全资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月18日在上海揭牌,这是国有大行成立的首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的经营范围包括软件科技、平台运营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建设银行集团及所属的子公司,并将审慎地开展科技能力的外联输出。其中,建行已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共享建行去年上线的“新一代核心系统”,或让建行给他们提供咨询,支持他们的信贷系统的开发。建信金融科技目前的研发中心团队全部由建行内部构成,初期规模为3000人左右,未来可能对外招聘。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工行大零售战略稳步推进,2017年,公司零售营收同比增长7.31%;零售贷款同比增长17.86%,占比从32.1%升到34.7%,其中按揭贷款同比增长21.5%,以融e借为代表的消费贷增长3.5%,信用卡增长18.3%。同时,零售存款也同比增长了2.95%。 工行在大零售转型、金融科技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综合化经营和国际化程度上持续领先行业,其业务和经营管理持续领跑行业。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
4月20日下午3时,王春贤对海星宝理财平台及理财产品“零星宝”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应。视频截图 海星宝理财平台发布的理财产品“零星宝”下架及赎回公告。微信截图 4月20日下午3时,厦门盛融星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春贤,突然出现在某直播平台的直播画面中,不过他并非录制节目,而是对所运营的海星宝理财平台及理财产品“零星宝”出现的问题进行回应。4月8日,海星宝理财平台发布公告,下架活期理财产品“零星宝”,致使大量客户无法赎回投资。 王春贤等负责人在直播中称“零星宝”下架是因为监管政策层面等原因,并推出“资金快速赎回”方案,赎回资金的投资人须再向平台缴纳15%的手续费,剩余资金半数还要用于置换关联公司股权。该方案随即引发投资者质疑。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零星宝”下架之前,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曾下发通知,明确未取得金融牌照的网贷机构将被取缔。有投资者因此怀疑,“零星宝”下架疑与运营方资质有关。已承诺今年6月底“清盘”的海星宝理财平台一客服人员也于前日证实,“零星宝”因国家政策不允许而“正常下架”。 “零星宝”下架 投资人受损 海星宝互联网理财平台官网显示,该平台主要为借款人和投资者双方提供借贷信息交互,撮合双方完成资金匹配的中介服务。2015年,海星宝理财平台在上线同年推出理财产品“零星宝”。 根据海星宝理财平台上的介绍,“零星宝”是一个可以“当日计算利息,次日可以提现、年化利息8.88%的活期产品”,以此吸引了大量投资人。 今年4月4日,有投资人发现,海星宝理财平台手机APP不能正常运行,“零星宝”投资无法取出。至4月8日,海星宝理财平台官网发布公告,平台将下架“零星宝”产品。对于下架的原因,公告称是由于资产端技术的集合匹配的难度、业务坏账的抬升,以及P2P备案监管政策层面对“零星宝”的合规性要求和最新对互联网资管的禁止所造成。 “还没尝到甜头,钱就没办法取出来了”,23岁的王盼(化名)是湖南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她于今年年初成为“零星宝”的投资者,将存了一年的积蓄1万余元全部投入其中。 “零星宝”下架前后,王盼和投资者们收到了海星宝理财平台发布的一系列消息。“4月7日海星宝发布公告说限制提现,还要收取投资账面总额的8%作为手续费,4月9日又对手续费进行调整,从原来的8%上调到15%”,王盼和多位投资者认为,这些都是海星宝理财平台“霸王条款”。 王盼说,因担心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失她选择赎回,扣掉15%手续费即损失1500元后,还剩下8500元的本金,但这笔钱至今仍未到账。 负责人直播“解说”善后方案 4月20日下午3时,“零星宝”被下架约两周后,运营海星宝理财平台的厦门盛融星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盛融星投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春贤现身,他通过映客直播针对“零星宝”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 新京报记者观看直播回放录像发现,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王春贤及平台另外两位负责人实际讲话内容不到40分钟,其余时间或是调试设备,或是默不作声。 在直播中,王春贤等回答了投资者关于“零星宝”投资者赎回金额的两种方案。 “投资者除15%的手续费外,剩下的85%的一半即42.5%的资金会折合成为平台投资的关联公司的股权,投资者只能拿回总额的42.5%的资金。”王春贤称,该“资金快速赎回”方案“是为了保障平台资金链不断”。 如果不选择“资金快速赎回”方案,投资者将会获得公司在厦门固定资产的分配权。王春贤称,公司还开通了不收手续费的普通赎回方式,“每日仅仅可以赎回总持有份额的千分之一,每天只允许赎回一次。”也就是说,投资1万元,每天只能赎回10块钱。 王盼和其他观看直播的投资人则表示,这是公司单方面的说法,没有证据能证明其真实性。 ■ 追访 理财平台6月底“清盘” 资质存疑 新京报记者从海星宝理财平台官网获取的《零星宝产品投资协议》显示,乙方为厦门盛融星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盛融星投公司主要经营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储存服务等。在其经营范围内,新京报记者并未找到关于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营业项目。此外,海星宝理财平台官网没披露相关的运营数据、报告等信息,违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 去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已补齐资管业务牌照的网贷机构经过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日常经营;无牌照,但存量归零、无新增的机构必须出承诺书,限期变更;无牌照,有存量的机构将会被纳入取缔类进行处置。有业内人士介绍,随着网贷备案大限的临近,目前业内正在紧锣密鼓地启动相关整改。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理财产品“零星宝”下架同时,海星宝理财平台已发布消息,承诺该平台将在6月底进行“清盘”。 4月25日,新京报记者联系海星宝理财平台,该平台客服人员称,“零星宝”下驾“是国家政策不允许,属于正常下架。”对于收取投资人15%手续费后如何兑现赎回,该客服人员表示“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记者还多次联系盛融星投公司及多家关联公司,电话无人接听。 ■ 律师说法 赎回投资收手续费属“霸王条款” 截至4月25日,新京报记者加入“零星宝”投资者建立的2个微信群和4个QQ群,每个群的人数从40余人至500余人不等。在一个微信群里,有投资人不断表达自己“绝不快赎(资金快速赎回方案)”的意向。还有投资人统计,仅在一个“海星宝”维权QQ群里,涉及投资数额就接近8000万元。 而在王春贤直播回应后,许多投资人在维权群里依然表示不满,并称将通过报案、起诉等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游开贵律师表示,投资人在对产品进行投资时会和运营方或者公司产生合同关系,根据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来说,海星宝理财平台下架“零星宝”理财产品属于单方责任,如果是不可抗力造成公司违约,投资者不受影响,所投入的资金也能全额赎回。但就15%手续费,游开贵称属于“霸王条款”,投资者可以拒绝,并对其进行起诉。 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理财平台,即将起航! ...